唐輝
【關鍵詞】語文 早讀課 短時高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A-
0049-01
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言文或詩歌需要學生熟讀背誦,而這些需要學生熟讀背誦和掌握的文章,大多數是考試的重點內容。根據調查顯示,人在早晨的思維活動處于最佳狀態,記憶效果最好。假如能夠抓住清晨寶貴的幾個小時,讓學生投入精力學習,往往能夠收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早讀時間,優化早讀過程,提高學生在早讀課中的學習效率。
一、選定內容,做好早讀預習
在寶貴而有限的早讀時間里讓學生獲得最佳的讀書效果,教師首先要做好早讀前的準備工作。教師可以在前一天晚上給學生布置第二天的早讀任務,比如,明確需要預習的文章篇目,要求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等方式做好預習準備,對早讀的內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第二天的早讀中投入精力深入思考,達到良好的早讀效果。以學習陶淵明的文章《桃花源記》為例,為了讓學生在早讀中能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寫作風格,教師可以事先為學生布置早讀預習任務,明確需要查閱的資料,如生詞、作者的生平及寫作背景等。學生通過網絡搜索、查閱字典,初步掌握文章的概況,對田園派詩人的寫作風格有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這樣才能在第二天的早讀課中深入地閱讀課文。
二、興趣引導,藝術性地早讀
早讀課中的朗讀并非機械性的朗讀,也不是毫無組織的跟讀,而是需要打破傳統的“一刀切”式的單調的朗讀方式,本著興趣引導的原則,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早讀課中。具體做法是:
第一,分組朗讀比賽。早讀課要有聲勢,要伴隨著熱烈的情感,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如男生一組、女生一組,兩組交替朗讀課文,也可以先由男生齊讀課文,再由女生齊讀課文,這樣就形成了男、女聲音的交叉對比,從兩組的聲音強弱、情感投入程度、朗讀流利程度等方面對比朗讀的效果。經過多輪比賽之后,男、女生兩組各派一名代表概括文章的主旨,教師讓全班學生從兩組總結的準確度、理解的深度等方面進行評判。有了朗讀競爭機制,無論是男生組還是女生組都不甘示弱,會更積極地投入到早讀課中,從而提高早讀課的效率。
第二,專人領讀。選入早讀的篇目大多數是名著名篇,學生在朗讀時需要投入情感,使朗讀變得有聲有色,有利于學生深層次地理解文章的內涵。教師可以每天指定一名學生領讀,其余學生跟讀,經過不同學生的輪流領讀,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就會更全面、更深刻。
三、運用多媒體,形象化早讀
單純的朗讀容易使學生產生聽覺疲勞,影響早讀效果。教材里的課文具有豐富的想象和情感,學生朗讀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投入情感,用心體會。因此,開展早讀課要結合學科特點,進行形象化地引導,融入情感的溝通與交流。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教學工具,結合文章的特點,在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或視頻,讓學生在形象化的情境中領悟文章的內涵,體會文學創作的風格美、韻律美。比如:在朗讀朱自清的文章《春》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制作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圖,讓學生邊欣賞圖片邊帶著對春的喜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在春的情境中學習課文,能夠促進對文章的理解。
四、定期考核,提高早讀效果
早讀不只局限于早晨的幾十分鐘,為了確保早讀的良好效果,讓學生通過早讀獲取知識,教師要建立一定的考核機制,通過定期考核,提高學生早讀的積極性。比如,教師要定期對學生的早讀情況進行檢查,可以隨機抽取一個學生,讓其朗讀選定的文章,從學生朗讀的流利度、感情投入程度等方面進行檢測,并給出科學、公正的評價。
打造短時高效的早讀課,需要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制度,也需要全體學生的熱情參與和積極配合。此外,教師要善于采用藝術性的早讀方法,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早讀課中,從而提高早讀課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