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雪美
【關鍵詞】機智?搖高效課堂 數學
【中圖分類號】G ?搖【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A-
0050-01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在一節課中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生也獲得高效發展。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沖動是學生學習的原始誘因,如何機智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原始沖動,是教師永恒的課題。筆者認為,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實際出發,創設“問題情境”,盡可能地使數學情景化、生活化,能調動學生學習的原始沖動。例如,教學《三個方向看》一課,引入時可先播放一段視頻。如奧運會跳水比賽播出時,從三個角度回放運動員跳水過程的慢鏡頭,請學生分別指出是哪些角度。學生看完視頻后討論而得出結論:從不同方向看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圖形往往是不同的。又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時,筆者先講數學家歐拉發明坐標系的過程。歐拉當時躺在床上靜靜地思考如何確定事物的位置,無意中發現一只蒼蠅粘在了蜘蛛網上,蜘蛛迅速地爬過去把它捉住。歐拉恍然大悟:“啊!可以像蜘蛛一樣用網格來確定事物的位置啊。”這時,學生的興趣已經被調動起來了。筆者抓住時機,引入正題。采用這樣的方式能順利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
二、機智處理生成與預設的關系
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教師的價值引導和學生的自主建構的辨證統一,課堂是師生共同經歷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搖籃,是動態存在的。在課堂教學中會出現很多事先沒有想到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善于捕捉每個細節,恰到好處地點撥,靈活巧妙地應變,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問題,既不傷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不影響教學目標的實施。
如教學《射線和角》這節課時,學生知道了射線的特征后,可舉出例子如手電筒和太陽射出來的光線都可以看成是射線,問學生是否還能舉出一些關于射線的例子來。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我認為手電筒和太陽射出來的光線不是射線,人的頭發倒是射線。(全班大笑)
師:其他同學們有意見嗎?(幾乎所有同學都感到疑惑)這位同學的想法很有新意,不妨讓他來說一下理由。
生:手電筒和太陽射出來的光線被物體擋住了,那就不是射線了。而人的頭發如果不剪,讓它一直朝上筆直地生長,那么頭發不就是射線了嗎?
師:直線上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它包含兩個部分:(1)直線上一點就是指這一點是固定的;(2)它一旁的部分是無限延伸的。
師:同學們認為他說的對嗎?
所有的同學眼睛一亮,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對這位學生的獨特思維,筆者沒有制止,而是讓他說理由,巧妙地挖掘了該學生思維的生長點,把學生瞬間的獨特思維轉化為教學的亮點,有效地開發了課堂生成資源,使得其他學生從中感受到獨到的思考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并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充分發揮評價機制的功效
學習評價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天性喜歡接受表揚,教師幾句表揚的話語,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力量。有人說,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里。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努力發揮語言的激勵功能,使學生獲得勝任感、滿足感。通過心理激勵,使學生保持樂觀、自信的精神狀態,強化積極的自我意識。另外,評價的語言也要豐富,當學生說出想法后,老師可發自內心地說“老師為你們感到自豪”“你的表現棒極了”“你是個很有思想的孩子”“你刻苦鉆研的精神真讓我佩服”等。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要求教師要機智地對不同學生做出相應的評價。有時評價學生的結果,有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時評價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時評價學生的思維方式,哪怕出現錯誤,也要從給其他同學以警示這方面來肯定他。多元的評價,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智慧,創設知識共享的氛圍,整個課堂會洋溢著平等、民主、和諧的氛圍。
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了解不同學生的認知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問題。如《統計》一課中,在記錄這個環節,教師沒有直接把記錄的方法告訴學生,而是先讓學生自己討論怎樣記錄才又快又準確,再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錄,然后全班交流,展示學生的記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最后師生合作對比總結,得出記錄的最佳方法。統計結束后,教師提出“從統計表中你知道哪些知識”這一開放性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言去表達同一個意思,如“誰和誰相差多少”“誰加上幾就等于誰”“誰減幾就等于誰”等。這樣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地分析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真正地讓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的發展。
要達到課堂的高效,就要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若能以學生為本,必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