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能英
【關鍵詞】學校管理?搖精細化 四個層面
【中圖分類號】G ?搖【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4)01A-
0059-01
南宋詩人朱熹說:“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蹉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于精,而精益求精也。”精益求精的態度古已有之,社會中各行各業的管理也都離不開“精細”二字。管理一所學校,更應突出精細化的內涵,把看似簡單、容易的事情做好、做細,促進學校的發展。
一、環境營造精細化,凸顯校園文化特色
創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營造濃郁的文化氣息,能為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而這正是學校精細化管理成效的體現。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首先,在學校人文環境建設方面,學校樹立了“桂苑”這一品牌形象,依據桂樹具有“清新、綠意”的特點,在校園中栽種了一棵高大的桂花樹,彰顯了“桂苑”這一文化主題。同時,緊扣桂花樹具有“高雅、和諧”的內涵,在校園里安放了一塊刻有“桂苑飄香”四個字的天然大石。在教學樓走廊,懸掛帶有桂花樹圖案的名人名言、文明標語、格言警句等,將學校的百米圍墻打造成“桂苑墻”,使整個校園散發著濃郁的“桂苑”文化氛圍。其次,在學校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學校建立了體育館、科技館、圖書館等,為開展文化活動提供了場所。最后,學校還成立了校園廣播站,及時播報校園新聞,為建設學校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精心打造具有“桂苑”特色的學校文化,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層次,形成了較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教學管理精細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教學方面,精細化管理要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課堂為主陣地,用精心的工作態度細致地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提升教師的教學素養需要精細化管理。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借助“桂苑”這一特色文化平臺,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教師基本功比賽活動,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比如,開展了以“苑中奪桂冠素養大賽”為主題的教師素養比賽、桂子花開教學比賽等。此外,教師通過培訓、參觀等活動,真正樹立了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品德,調動了工作的積極性,形成了良好的重教學、講業務的氛圍。
其次,加強課堂教學建設需要精細化管理。教師提高教學質量要做到細化教學要求,細化教學過程。比如,備課時教師要重視教學模式的創新,上課時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的評價要采取多樣化的方式。學校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要定期檢查、評估,教師根據考核結果找出不足之處,及時進行調整,從而提高教學技能。
三、德育工作精細化,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學生德育工作要注重從橫向管理轉向縱向管理,堅持德育工作的精細化,優化工作方法,用活動引領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
1.以活動為載體,陶冶學生的情操。在德育工作方面,學校要改變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力求工作的精細化。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學校通過開展與“桂苑”文化理念相關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比如,每年三月開展“栽種幼苗”活動,九月開展“桂苑飄香”活動,平時結合“六一”國際兒童節、國慶節等開展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等主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2.搭建平臺,狠抓習慣養成。學校依據《中小學生守則》和校規、校紀,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要求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嚴格遵守這些制度。例如,教師結合校本教材帶領學生開展探究桂花樹品種的基本常識、種植技術、醫藥價值和桂花的食用方法,搜集以“詠桂”為主題的詩詞、民間傳說,讓學生從活動中得到感悟,并遷移到學習和生活中。
四、科研建設精細化,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一所學校的教育科研隊伍建設對學校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學校要善于采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不斷完善科研隊伍的建設。例如,在教育科研方面,筆者所在的學校要求各學科教研室要及時收集教師日常教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每月定期開展研討會,將有代表性的問題上升為校本課題或市級課題,做到教研與教學相結合。各學科教研室、年級組要圍繞本校“桂苑”文化的辦學特色,在校級課題研究的基礎上,細化本教研組的課題研究項目,從而提升教師的科研能力。
學校精細化管理在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學校管理效率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學校管理者要改變粗放型的管理方式,力求將精細化管理方法滲透到學校管理的各個層面,讓全體師生在精細化管理模式下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