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歷史百年積淀
賓利和阿斯頓·馬丁已經成為了奢華的代名詞,這是他們的品牌文化與高端路線所致。但是對于任何一個汽車品牌,有了高超的造車工藝和藝術理念,也不能在短時間內將品牌提升到與賓利和阿斯頓·馬丁相同的高度,因為還缺少歷史的積淀。
1914年,萊昂內爾·馬丁和羅伯特·巴姆福特合作創立了阿斯頓·馬丁,在品牌創立之初就確定了阿斯頓·馬丁的造車理念與方向:造型別致、工藝精致和性能卓越的運動跑車。五年之后的1919年,賓利品牌由華特·奧文·賓利創辦,他的目標則是:Tomakea good oar,a fast car,the best in its cIass.(要造臺好車,快車,同級別中最好的車)。毫無疑、司的是,這兩個品牌的造車理念都是針對于當時的賽場,目標也都是贏得冠軍。阿斯頓·馬丁與賓利在當時的賽車運動中都叱咤風云,即便是二十世紀末的勒芒賽場,阿斯頓馬丁和賓利也是領獎臺上的常客。
正是這種對于賽場的癡迷讓他們的技術領先了當時其他廠家,而這種造車理念上與技術上的優勢一直保持到了現在。接近百年的積淀讓賓利和阿斯頓馬丁有著其他品牌無法比擬的優勢,也正是這種優勢和這百年間的無數經典車型把他們送到汽車品牌中的一個最高的境界。
奢華的藝術品
賓利是豪華汽車廠商中的一面旗幟,因為在其他廠商標榜的豪華配置和舒適性配置對于賓利來說是必須做到的。不僅僅要做到豐富的配置,細節的處理也要達到極致。好在我有機會能夠與賓利進行深一步的接觸,也有幸能夠感受一下賓利那骨子里的奢華。
拉開車門,便進入了一個奢華的殿堂。超大的車身尺寸營造出極為寬綽的空間,真皮與實木是內飾的主題,而且全部采用的是手工縫制。僅僅方向盤的縫制過程就需要15個小時,還必須是熟練的工人。裝飾完一輛賓利的整個內飾至少需要400片不同的皮質,而這些皮質需要從15頭牛身上取得,這還是一個保守數據。每一塊木質的選用必須要比其他品牌的選材厚50%。賓利對于內飾設計最為苛刻的要求是木紋必須對稱,這更是極大的增加了制作成本。坐在這樣一個極為奢侈的駕駛座上,握著閃閃發亮的鍍鉻排擋桿,我只有一個念頭:這才叫豪華。
坐在豪華殿堂中是不會有任何激進駕駛的想法,因為賓利車內所有的細節都在提醒你他是名尊貴優雅的紳士。6.75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啟動幾乎沒有任何聲響,只有轉速的變化在提示你他已經蘇醒。D擋前行,注重低扭的發動機絲毫沒有任何遲疑便向前滑行,2噸多的體重在1020Nm的巨大扭矩下根本不是負擔。坐在舒適無比的座椅中享受著按摩,沒有任何激烈駕駛的想法,盡管他的百公里加速只有5.5s也依然不能勾起我深踩油門的欲望。因為我知道他是賓利,是一位尊貴的紳士。我最應該做的是讓他陪著我徜徉漫步,感受他與生俱來的奢華帶給我的舒適體驗,我不想讓轟鳴的排氣與尖銳的響胎來打破這份優雅。
阿斯頓·馬丁作為跑車品牌中的“獨行俠”也有著其他品牌望其項背的文化積淀。與007系列電影那扯不開的淵源,不僅是因為阿斯頓,馬丁與詹姆斯·邦德同為英國的明星,更因為馬丁與邦德一樣有著奪目般的優雅和致命的力量。
從DB5開始到DB9、DBS,天幕危機中又回歸到了DB5,阿斯頓·馬丁的每一款跑車都有著獨特的魅力。與邦德的禮服一樣有著極為精致的外觀比例,內飾又如邦德那健碩完美的身材相得益彰。同為全皮覆蓋的內飾卻有著比賓利更為跳脫的配色,中控臺中央的鑰匙孔是馬丁的傳統。按鍵式的擋位選擇,也讓每位駕駛者都能夠感受他那極致的性能,即便我們還沒有起步。也只有這樣的一輛車,才能當得起邦德的坐駕,依靠的不僅是外觀與性能,還有那傳承百年的造車理念。
賓利與阿斯頓·馬丁只走高端路線的理念與其他英國車品牌有著很大的不同。直到現在MINI還是最能吸引年輕人的一個小車品牌,靈活且優雅,經典而富有活力。相信在電影《偷天換日》中三輛MINI的精彩出鏡給所有人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除了阿斯頓馬丁之外,英國的跑車并不缺乏佼佼者,譬如邁凱倫和路特斯。邁凱倫也是具有超強實力的超級跑車廠商,但相比起馬丁來說還是缺少一些英國紳士的味道。路特斯就更加的極端,小排量發動機搭配輕量化車身讓路特斯像個大玩具,但就是這個大玩具卻是一匹賽道黑馬,在賽道中路特斯不會懼怕任何敵手。但即使這樣,邁凱倫和路特斯還是無法比肩阿斯頓馬丁,那份精致與優雅是學不來的。
所以說賓利與阿斯頓·馬丁所標榜的奢華不只是造車時材料的選擇和昂貴的手工制作,而是在造車的過程當中融進了自身的品牌與文化,讓每一輛車都有著別人模仿不了的奢華。
因為奢華所以稀少
賓利與阿斯頓·馬丁在各自的陣營中都屬于一個絕對的王者,同是超然的存在。雖然賓利主要還是生產豪華四門轎車,但也推出了歐陸系列跑車去攻占豪華跑車市場。歐陸GT跑車采用了V8和W12雙渦輪增壓兩款發動機,充沛的動力再配合賓利傳承百年的賽車工藝帶來的駕乘感受是別的車型無法比擬的,更何況還極盡奢華。正因為如此,無論是外形、性能還是內飾設計都成為業內翹楚,價格自然不菲。
阿斯頓·馬丁則一直生產豪華運動型跑車,從DB系列那些出現在007中的明星開始,到后來的ONE-77,無論是外觀還是動力都能稱得上是超級跑車。更令其身價倍增的是全球只有77輛,這樣一個數字也又極大的提高了它的身價,像我等普通人能夠一睹真容就三生有幸了。而Raplde則開了阿斯頓-馬丁四門跑車的先河,雖然四門的車身設計汽車界已經屢見不鮮,但Rapide卻讓人耳目一新。車門開啟時有一個很大的上揚角度,有了一些剪刀門的意思,隱藏式的B柱讓它還有著Coupe車型的流暢外觀。修長的車頭線條仿佛游艇,在下面隱藏著一顆V12發動機。6.0LV12自然吸氣發動機啟動時的聲響非常純凈,沒有亞平寧超跑的囂張和桀驁,這也是種英倫范兒。
我知道他有看極強的性能,可是奢華的紅色全皮內飾讓我無法忍心去探視他的極限,我自知以我泛泛的駕駛技術是無法像邦德一樣與馬丁其舞。可我還是按耐不住的想感受一下他的加速,一次就好。295mm的后胎肯定無法招架620Nm的最大扭矩,所以我選擇中途加速來模仿007在電影中的追逐。緩緩的起步似游曳在海浪中的游艇,排氣也沒有過多的喧鬧,一切的一切都非常平靜優雅,我甚至都想降下車窗感受清風。一切又在地板油后瞬間變化,變速器的降擋執行時間短得令我咋舌,轉速攀升至紅區,排氣也開始不遺余力地制造那振奮人心的聲音,準背如約而至。前置后驅的形式讓后僑成為活躍的源頭,即便是中途加速也還是無比活躍,響胎、扭動還都在情理之中。如雷的排氣回火仿佛帶我進入了邦德的戰場,英倫獨行俠變身強悍特工,僅需一瞬間。
這輛阿斯頓·馬丁Rapide S卻有別于他的量產車型,這是一輛百年紀念款車型。整輛車從內到外無論是選材還是工藝處理都有著特別的地方。純銀質地的車門裝飾條和頭枕上銀線刺繡的阿斯頓·馬丁羽翼徽標從細節上詮釋著奢華,全車的噴漆過程中更是因為使用了一種獨特的著色劑而將噴漆時間由50小時延長至68小時。毫不吝惜成本的制作讓阿斯頓-馬丁成為一件幾近完美的工藝品,而350萬元的售價注定只有少數人能夠接受。
賓利與阿斯頓·馬丁因為其深厚的品牌文化積淀和奢侈的制作工藝,讓他們的身價也同樣躋身世界一流水準。最便宜的阿斯頓·馬丁售價也超過200萬元,相比起其他運動跑車品牌來說確實有些昂貴。但是我認為對于賓利與馬丁來說不算離譜,因為有實力購買他們的人就屬于少數,在這些人中真正能夠被他們各自的品牌文化所吸引的人就更是鳳毛麟角。所以賓利與阿斯頓·馬丁更加稀少,也更加珍貴。
高處不勝寒
對于賓利和阿斯頓馬丁來說,銷量永遠都不是他們所在乎的。他們在乎的是在汽車品牌中占據住這樣一種超然的地位,讓每一輛車都變成工藝品,讓每一輛車的車主都能從他們的坐駕中感受到獨特的品牌魅力。至于競爭對手么,賓利還有勞斯萊斯這樣的老冤家能夠競爭。阿斯頓馬丁卻沒有一個能夠正面抗爭的對手,即便是意大利超跑的崛起還是美國肌肉車的復興都不能對他造成一絲的影響。
英國人有著一貫的高傲,英國車也有著這種高傲的影子。就仿佛電影中說的那樣:永遠都不要跟別人斗,你要贏的是你自己。賓利與阿斯頓·馬丁的高傲讓他們繼續處在一個其他品牌達不到的高度,正所謂高處不勝寒。阿斯頓·馬丁就這樣不去與任何品牌做斗爭,也不屑去競爭,他們正在做的就是不斷的超越自己。賓利也是如此,他們每一款新車型就是一次超越,在超越的同時延續自己的歷史。如今,賓利與阿斯頓·馬丁已經站在了汽車品牌的頂峰,不懼任何挑戰者,俯瞰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