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
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四大名樓
從機場到市區的出租車上,司機剛好給我講了海爾的成長歷程——從個小廠到今天的國際巨頭,正是自強不息的象征。近年來,小微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狀態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他們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困惑和迷茫,已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吉利G×7的用戶群體,正是那些艱苦創業、奮斗不息的小微企業新興企業家,這也正是吉利組織“大有所為吉利G×7海岸之旅”的初衷。
本段“吉利G×7海岸之旅”車隊將造訪張裕紅酒博物館和勝利油田,也會參觀風景優美的蓬萊仙閣、天鵝湖,還將實地全方位了解環渤海經濟區小微企業的發展狀態,全方位了解山東地區的人文風情、商幫文化與海洋文明。在青島暢飲完世界知名的“青島啤酒”之后,我們便義無反顧地繼續北行。
威海劉公島感觸歷史的焦灼
當接近中國最宜居城市威海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成片的高樓大廈和高架橋在告訴我們這座城市的高速發展。威海最有名的當屬劉公島,也是我們今天的目的地。
在1888年,北洋海軍成立時在島上設電報局、水師學堂、北洋海軍提督署、鐵碼頭,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北洋水師的誕生地。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就發生在該島東部海域。如今,它成為著名的旅游觀光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島上有江澤民總書記題寫的“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牌坊,有北洋水師提督署和丁汝昌寓所舊址,有甲午海戰期間功不可沒的北洋水師鐵碼頭和古炮臺、紀念甲午英烈的北洋水師忠魂碑。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收藏大量珍貴文物,以蠟像、沙盤、模型等多種形式,生動地再現了當年北洋水師及甲午戰爭的歷史面貌,激勵我們勿忘國恥!
沙灘與美酒共舞的煙臺
煙臺的美酒早已名揚天下,來到煙臺自然是少不了品嘗美酒,于是煙臺的第一站便是張裕國際葡萄酒城,體驗這里的名不虛傳。一進大門一股寧靜的酒文化便撲面而來,這世外桃源般的酒莊展現了一種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而大廳內供游人隨意暢飲的紅、白葡萄酒更是讓我們“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煙臺海洋世界附近吃完豐盛的海鮮大餐后,直奔近在咫尺的蓬萊閣。蓬萊閣景區位于膠東半島最北端,這里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傳說蓬萊、方丈、瀛州是海中的三座仙山為神仙居住之所,亦是秦始皇東尋求藥、漢武帝御駕訪仙之地。廣為流傳的“八仙過海”神話傳說便源于此。蓬萊閣始建于北宋嘉佑六年,與黃鶴樓、岳陽樓、滕王閣并稱中國四大名樓。閣東蓬萊水城為我國最早的古代軍港之一,負山控海,修有水門、碼頭、炮臺等海港和軍事建筑。另有水師府、登州古船博物館、中國船舶發展陳列館等20余處景點。雖然這里的景色對大家已沒有什么新意,可大家還是面對大海,盼望著海市唇樓的出現。
就在晚宴進行過半時,一盒突如其來的生日蛋糕驚著了大家,原來今天11月6日是吉利的27周歲生日,于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拉開了序幕,在這歡聲笑語中大家表達了對吉利的祝福。
養馬島地處煙臺東30公里。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途經此地,見島上水草茂盛,群馬奔騰,視為寶地,便指令在此養馬,專供皇家御用,養馬島因此得名。清晨的養馬島非常冷清,天邊的魚肚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們的心情也變得十分忐忑,于是選擇了一塊平整的海邊山坡上坐等日出。當金色的太陽伴著朝霞從東方噴薄而出,萬道霞光普照大地之時,大有萬物復蘇之萌動。日出就像是功力強大的武功高手,在這朝霞里灌輸給我們無數正能量,自我感覺5點鐘起床的疲憊感早已不知去向。
當駕車來到海島西北面的石灘時,大海的咆哮與島嶼的靜美成為了一幅美麗的畫卷。耳邊瑟瑟的秋風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曹操的《觀滄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里值得一看的景色還有海上玫瑰音樂廣場,一顆璀璨的海上鉆石閃亮在煙臺黃金海岸線。這座以愛情為主題的天馬棧橋全長700m,入海400m,是煙臺目前投資最大,入海最深的海上棧橋。棧橋上的鉆石、玫瑰、愛情猶如美妙的音符在形如五線譜的浪漫海洋上其同演奏著愛的圓舞曲,陪伴著愛人們一起見證愛的旅程。
幾天的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國道的奔波,我們一直在忍耐著心中的野性,當看到眼前如此優美而平坦的金色海灘時,我們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狂野,于是大家紛紛駕車沖向大海,開始在沙灘上戲水。在發動機的轟鳴聲中,水花四濺,大家對GX7的非公路表現也有了首肯。
煙臺山海拔53m,位于市區北端,是煙臺的標志和象征,三面環海,林木蔥蘢,是這座城市歷史重要的發祥地和象征。站在煙臺山上,可盡覽煙臺市全貌。明洪武年間,為防倭寇侵擾,在此修建狼煙墩臺,又稱烽火臺,發現敵情,晝則升煙,夜則舉火,以為警報,簡稱煙臺,煙臺也由此而得名。清同治元年(1862年)煙臺開埠后,英、法、日、美等16個國家曾相繼在此建造領事館、教堂和郵局,于是形成了煙臺山集東西方文化為一體,成為煙臺歷史文化與自然景觀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區。
煙波浩渺的黃河入海口濕地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就是此處了,它是因1855年黃河改道而成,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黃河的流淌與沉淀,在它的入海口成就了中國最廣闊、最年輕的黃河口濕地生態園。因其獨特的濕地生態環境,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造就園內的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有刺槐林1.2萬公頃,各種生物1917種,其中水生動物641種,屬于國家一級保護的有達氏鱘、白鱘兩種;這里也是鳥類的棲息地,鳥類主要有丹頂鶴、白頭鶴、白鸛、中華秋沙鴨、金雕、白尾海雕等多種~級重點保護烏類,國家二級保護的烏類有30多種,這里已成為鳥類生活的樂園。在這里可以觀賞河海交匯的景觀、一望無際的蘆葦濕地,還有各種各樣的鳥類。
天津衛感觸相對論
《冬吳相對論》節目的梁冬、吳伯凡兩位主持人,以及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吉香古色的臺上就坐后,一場別開生面的對話就此開始。以“草根”起家的吉利控股集團董事
煙臺
第一站便是
張裕國際葡萄酒城
長李書福,向眾多小微企業主和媒體人士,講述自己30年來的艱苦奮斗“創業經”,給小微企業主們提供了可借鑒的“藍本”。
李書福暢談了怎樣獲得了第一桶金——用一臺蘇州的“虎丘”照相機給別人照相:第二桶金——通過回收舊電器冶煉金銀,最終由生產摩托車到生產汽車,再到跨國企業的董事長,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
李書福從1983年以一部照相機開始創業,先后經歷了開辦照相館、冰箱廠、摩托車廠等一系列起伏跌宕的創業歷程,直到1997年豪情公司成立,吉利汽車雛形初現,如今吉利汽車已成為連續兩次進入《財富》500強名單的大型跨國企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吉利汽車歷經艱辛,如1997年,李書福在技術、資金、人才非常缺乏的前提下,以“借雞生蛋”的方式,歷盡坎坷才圓了自己的“造車夢”;如為求得一紙“準生證”,吉利高層四處游走,歷時四年方“修得正果”……這一切,都由李書福以創造者、親歷者的身份娓娓道來,令在場參與節目的用戶和媒體人士為之動容,深深地感受到創業之艱辛、艱難,成功來之不易。
當問及如何創業,有什么可借鑒的感悟和經驗時,李書福總結為“追求理想、把握商機、堅持信念、不怕失敗、用心決策、凝聚力量”二十四字“真言”,以及“中國車,飛多高,奮戰十年變大雕!”的志向,“我的夢想是讓中國車走遍世界,而不是讓全世界的車走遍中國”的愿景,以及“我心意已決,我負全權責任,哪怕是傾家蕩產,頭破血流,我也要干!”的豪情,讓大家真正感受到吉利汽車是中國自主汽車品牌的驕傲和自豪。
對于到了青春期的吉利來說,李書福暢談在數年前就看上了沃爾沃,也就是在那時李書福就預感到了美國的經濟危機。今天,吉利終于找到了沃爾沃這個女友。李書福在談話中最驚人的言論便是“中國的土地是最不值錢的”,告誡年輕人不要再幻想土地能掙大錢。
吉利GX7海岸之旅車隊從廣西東興沿海岸線出發以來,穿越數十個沿海城市,以“觀商、觀人、觀景”三種方式,對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份及沿海城市的商業文明、海洋文化和當地富有特色的風土人情進行了探尋。而在“海岸之旅”數千公里里程,頻繁面對高速路、山路、沙灘、城市道路等多種路況的旅程中,GX7在舒適性、油耗、空間等方面表現相當出色。當大家看到這篇文章時GX7車隊已經完成了從東興到中國海岸線最北端鴨綠江口的丹東市的海岸之旅,滄海正在慢慢變成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