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爽
摘要:所謂的綠色建筑,其含義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以其最大限度節約自然資源與可利用資源。綠色建筑是城鄉建設過程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因素,是城鄉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環境與節能減排是當前人們所熱議的共同話題,因此,對于城鄉建筑來講,必須由傳統高消耗型發展模式轉向高效能綠色發展模式,而綠色建設理念是實施這一轉變的重要思想。推進建筑領域的生態節能,也成為大眾的衡量標準。
關鍵詞:綠色建筑;城鄉建設;意義;可持續發展
我國綠色建筑繼續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綠色建筑的發展目標和要求,采取“強制”與“激勵”相結合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手段初見端倪。所謂綠色建筑,是依據建筑周圍的自然環境與人文領域,綜合運用生態學和建筑學的具體原理,合理組織建筑內外空間、建筑系統內的其他有關元素間的關系,使其成為一個有機的統一體。與此同時,使其具有良好的室內氣候條件與較強的生物氣候調節功能,為人們居住生活提供舒適的環境,使人、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之間處于良性循環的空間系統內。
一、逐步在城鄉建設中推行綠色建筑
(一)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
我國的發展現狀已經對當前建筑業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新一輪的挑戰,因此,傳統的高消耗、高耗能的發展模式于經濟、于環境都不在適應其長期的發展,也嚴重阻礙了社會與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實行新的、有利于社會與經濟的發展模式勢在必行。隨著可持續發展觀被廣泛推行以來,國人對綠色建筑理念也逐漸重視起來,進一步引進了綠色建筑的理念和技術,并應用到我國現在以及未來蓬勃的建筑市場中,讓綠色建筑的觀念深入人民大眾的思想理念之中。
(二)在城鄉建設中推行綠色建筑是大勢所趨。
所謂的“綠色建筑”,它所要表現的是以高效的利用資源為主導,采用綠色建設為基本理念,即使在一定程度上會相應提高其建筑的成本,但從長遠來看,確實是起到了節能的作用。在使用初期投入的成本,會在今后的使用中慢慢節省回來。以節能9%的房屋為例,建設成本7—9%左右的加價,能在5—8年時間里,通過取暖、用電以及其他生活使用中節省回來;由于利用了“綠色建筑”這一理念,大大的改善了人們的居住環境,疾病的發生幾率也逐漸降低。
二、城鄉建設中綠色建筑存在的問題
(一)大眾的思想意識
在我國,有害存在一部分人群,不能夠正確的理解綠色建筑是怎樣一個概念,在實際建設中,一些看似擁護綠色建筑建設的設計師,其實只不過是在有限的空間布置幾塊小草坪和幾叢灌木,將其稱作為此,不僅沒能帶動綠色建筑的推廣,反而使人們對綠色建筑的意義混淆,使實質上的綠色理念被忽略。
(二)經濟條件制約
由于經濟條件有限,對于絕大多數普通居民來說,這樣一種理念似乎與公眾仍存在一定的距離。一些大眾對綠色消費理念的理解尚不完善。其實,綠色建筑也就是從自我做起,以環境保護來維持綠色建筑的長久生存。
三、影響我國建筑節能推進的深層根源
(一)制約我國建筑業節能推進的主要根源
首先,對于建筑領域各個方面,尚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勵制度;其次,公眾節能意識不足,且能源價格目前偏低。初次投資成本的增加,一些業主、消費者對此缺少一定的吸引力;再次,施工監管不力、施工驗收監督不力,使節能項目的質量難以保證,對此,我們也缺乏有力的懲罰機制;最后,節能技術的基礎研究不夠,由于綠色建筑在我國處于起步階段,很難明確得知一項技術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生態效果、節能效果,很多項目選技術時都遇到這個問題。
(二)推行綠色建筑的重要措施是整體設計
建筑設計應強調整體設計理念,結合本地實際氣候、文化、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綜合全面評價分析,整體設計,而不能著眼于一個局部而不顧整體。如在經濟不太寬裕的情況下,將有限的材料用在關鍵部位而不是均勻分布,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體設計將直接影響到綠色建筑的性能和成本。
(三)以人為本,和諧宜居
追求高效節約,但不能以降低生活質量,犧牲人的健康和舒適性為代價。應充分根據當地的氣候地域條件等特點,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風、集熱和制冷,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使綠色建筑節能滿足國家標準,充分利用綠色能源。
(四)可持續綠色場地設計
綠色場地設計的目的是通過現狀環境和建筑來使城鄉設計和施工一致。在設計中可以遵循幾點:首先,盡可能利用現狀的地形與地貌,高差比較明顯的坡地,宜采用適合坡地建設的建筑,根據地勢高低不平的特點設計的建筑方案;其次,建筑效果要有一定的層次感,且錯落有致,利用地理現狀,節約了建筑材料,外形氣勢宏偉,利用的坡度建筑應考慮戶與戶之間的日照,朝南布置,間距合理長效控制。由于具有坡度選址時應調查場地的土壤構造及其承載力,在地下水源水質比較好的地方,綠色建筑還可以地下打井以解決部分生活用水
四、結語
綠色建筑,不但要與自然環境相融和,更重要的一定是要具有經濟性。在經濟型的前提下,使資源的利用達到最高效率。各種資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越高,越能節省壽命周期費用,不但提高綠化效果,更能增加投資綠化建設的能力。因此,能源效率的提高,是進行綠色建筑建設的基本條件。綠色建筑的發展印證時代的需求,我國綠色建筑繼續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采取“強制”與“激勵”相結合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手段初見端倪,我國已迎來了綠色建筑快速發展的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容詠勤.綠色村鎮住宅建設模式研究[D].天津城市建設學院,2012
[2]余曉平.建筑節能科學觀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1
[3]劉瑜,覃琳.我國綠色建筑評估標準的發展演變[J].室內設計,2012(06)
[4]陳薪,龍惟定.建筑的終極目標是可持續發展[J].低碳世界,2013(08)
[5]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課題組.發展綠色建筑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建筑節能,2011(03)
【作者單位:大慶市城市規劃監察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