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謹 吳周燁 嚴晶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南京 210023)
嚴明應用“養陰化瘀”法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反復咯血癥驗案1則
嚴謹 吳周燁 嚴晶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南京 210023)
支氣管擴張 咯血 養陰化瘀 中醫藥療法 驗案 名醫經驗
嚴明教授(1928-2007)為江蘇省名老中醫,擅長中醫藥治療肝膽病,對于其他疑難雜癥亦有獨特見解。嚴教授去世后留下150本文字材料記錄其臨證驗案及學術思想,筆者作為嚴老學術思想第四代傳承人,認真學習了這些資料,受益匪淺。現擷取嚴明教授醫案中治療支氣管擴張癥反復咯血癥病案1則,與同道分享。
趙某,女,36歲,小學教師。1976年5月18日初診。
患者自1965年起咯血,迄今十余年,反復不已,尤近兩月頻繁發作,自4月中旬起至初診已咯血5次,期間每次間隔7~14d不等。自訴發作之時每次咯血數口,并伴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胸前壓痛感明顯,痛感隱隱伴有刺痛,時作時止,固定不移。刻下:患者一般情況尚好,咯血已止5天,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均在正常范圍,但時感胸前區持續作痛,胸悶,咽中有時如梗塞感,時感手指發麻,無惡寒發熱,無頭暈耳鳴,無自汗盜汗,面色無華,納寐尚安,二便調,帶下可,舌紅少苔,脈弦細。患者自訴咯血后雖屢次用西藥控制,旋又發作,數年前曾在南京結核病防治醫院全胸攝片,未見結核病灶,僅見右下肺紋增多。西醫診斷:右下肺支氣管擴張合并咯血。中醫診斷:血證。中醫辨證:肺陰不足,陽絡傷損,瘀血阻滯,肺失清肅。治法:養肺陰,清肺止咳,活血祛瘀,通絡止痛。處方:
(1)煎劑:養肺止咳為主,佐以化瘀通絡。南北沙參(各)三錢,大麥冬三錢,五味子一錢,茜草炭二錢,當歸須三錢,桃杏仁各三錢,江枳殼二錢,川郁金三錢,冬瓜仁三錢,魚腥草一兩,鮮蘆根一兩,絲瓜絡二錢。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2)散藥方:活血祛瘀,通絡止痛。生蒲黃六錢,醋炒糖五靈六錢,制乳香五錢,制沒藥五錢,生甘草一兩,參三七六錢。研細末,和勻,裝入膠囊殼中,每服1錢,1日3次,用水送下。
2周后復診:2周來未有咯血癥狀,胸痛偶作,刺痛隱隱,干咳少痰亦有緩解。示方中“養陰化瘀”之法透達脈絡,陰液已養,頑瘀正去。遂決定堅持原治療方法,湯劑略有出入(原文不詳),散劑照前法繼續服用,以待療效。
39日后患者三診:未見咯血,胸痛不現,咽潤無痰,攝全胸片可見肺紋理略有增加,余均正常。可見患者陰虛之象全無,瘀血已盡,當屬病愈。
支氣管擴張癥臨床并不少見,大多繼發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阻塞后,以慢性咳嗽、咯大量濃痰(或)反復咯血為主要臨床表現。本案患者咯血遷延10余年,初診時正恰離經之血已止5日,嚴明教授四診合參,審證求因,認為患者咯血反復日久,陰液大傷,其干咳少痰、口燥咽干癥狀乃一派陰虛之象;此外,患者胸前刺痛隱隱、時作時止、固定不移的表現,示患者還兼夾血瘀。故嚴老提出病因為“久病入絡,陽絡傷損”,病機為“肺陰受損,瘀血阻滯”,辨證為肺陰不足,陽絡傷損,瘀血阻滯,肺失清肅。患者病勢持久,病程綿延,當屬久病,外邪長期入侵,絡脈作為聯系溝通表里內外、氣血津液精微物質輸布的重要隧道,最易成為不正之氣稽留之所。絡脈自身狹窄細小,外邪留戀則阻滯其運輸氣血津液精微物質,極易受損。肺為華蓋,位居臟腑最高位,居胸中,為陽位,支氣管以中醫角度辨別應屬陽絡,外邪稽留,損傷陽絡,故反復咯血不已,反復咯血則大傷陰液,陰液不足則血運不暢,故十余年來,虛者更虛,瘀者更瘀。
治療方面,面對血證,當遵先賢,《血證論》中“止血、消瘀、寧血、補血”四法為后世醫家治療血證時的不二良法。此患者陰虛為重,兼有血瘀,欲此病痊愈,不能僅僅止血,上法只為治標之方,更應在“消瘀、補血”方面下足功夫,換言之,治療應遵從“養陰化瘀”。特別此患者長期陰虛兼夾瘀血,虛實夾雜,在用藥時,應重用養陰之品培補陰液,固養患者大傷之陰,此外,應加強活血化瘀,并注重引藥入經,祛除絡脈深處頑固之瘀,有利于破損血絡之愈合,改善病灶的微循環,多管齊下,以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然此病虛實夾雜,過重于培補陰液則易留瘀,祛瘀太過則陰液難生,如何在養陰的同時達到祛瘀的目的,實屬此病治療過程中的重中之重。對此,嚴明教授提出可以采用不同的劑型以針對不同疾病提高療效,而現代中醫往往忽視此點。散劑表面積較大,具有易分散、便于吸收、奏效較快的特點,可以使養陰祛瘀藥物的有效成分更快更多地進入損傷的肺絡,與湯劑配合,相輔相成。故湯劑方選沙參麥冬湯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散劑方選失笑散加減。湯劑中重用南北沙參與麥冬,寓“甘寒救其津液”之意,麥冬五味又有生脈散之意,兼以杏仁、冬瓜仁、蘆根等清養肺陰、肅肺止咳;桃仁、紅花、茜草活血祛瘀,輔以當歸滋養陰血防祛瘀太過;枳殼開胸行氣,“氣行則血行”,望血行則瘀去;因病邪深入絡脈,藥物難以透達,特加入絲瓜絡通絡止痛,并引藥入絡,使諸藥到達病處;魚腥草可以抗炎,治療肺損傷,故加魚腥草清肺熱,控制肺部感染。諸藥合而成為養陰潤肺為主,佐以活血化瘀之湯劑。散劑以失笑散(蒲黃、五靈脂)為基礎,五靈脂、蒲黃二藥均入血分,前者擅破血行血,后者兼行氣分,行氣而活血,相須為用,活血祛瘀之功相得益彰;加入乳香、沒藥,活血止痛,活血兼以調氣,醋炒有助于化瘀通絡,活血止痛;配合參三七既能化瘀又能止血;甘草調和諸藥。眾藥相合成為一個散瘀兼能養陰的散劑,使用方便,直達病位。
編輯:吳寧
R259.622.205
A
1672-397X(2014)10-0052-02
嚴謹(1990-),男,醫學碩士,中西醫結合泌尿內科專業。yanxiaolanjin@163.com
2014-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