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蘇南京 210029)
指導:單兆偉
單兆偉以識藥剖析用藥的帶教經驗拾萃
劉曉
(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江蘇南京 210029)
指導:單兆偉
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單兆偉教授從臨床實際出發,引導學生識別中藥飲片及組織學生采藥,以達到會識藥、用藥,正確處方的目的。學生通過單師特色的帶教方法培養,明顯提高了領悟能力與學習能力,促進對理法方藥的全面掌握。
中藥飲片 臨證用藥 帶教經驗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凡例》中說:“辨明藥性,闡發義蘊,使讀者深識其所以然,因此悟彼,方藥不致誤用”,對中藥的準確把握是學好中醫的關鍵。徐大椿曰“思救人必先知物”,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單兆偉教授在學生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視中藥識別與應用,要求學生掌握藥物的形質、性味、功用及主治與臨證用藥的關系,在全國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中設置學習型小藥箱,藥箱分左右兩側,每側12層,每層放置一個12cm×12cm×3cm小盒,每個小盒分為25個小格,按功效分類共放置600味飲片于其中,每次門診在診病、提問、討論中便提及相關中藥,通過講解中藥的形質、四氣五味、功效、鑒別要點等以剖析臨床用藥,聯系相關方劑的組成及應用分析講解;并組織研究生采藥,以明確藥物生長環境、藥物形態、入藥部位等。讓學生明確如何準確應用每一味中藥,使處方配伍有特色,精簡準確,達到會識藥、用藥、正確處方的目的。
臨床教學中單師在使用到某味中藥時,讓學生從小藥箱中找到該味藥,從其形態、顏色、質地、氣味等方面認識,聯系其功效、臨床應用,全面掌握該藥物的相關知識,以點帶面,以藥引方,以方展病,從而達到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引一點展全貌的良好效果[1]。茲舉“薏苡仁”的識別與運用為例,臨床上單師擅用薏苡仁治療多種病證,單師曰:“薏苡真定者良,色青兼白,色青,得木氣為多。色白,得金氣亦多。又薏苡仁甘淡,微寒而屬土,陽明藥也。”故臨床常用于脾胃病的治療,土能勝水而除濕,薏苡為去濕要藥,因寒因熱,皆可用,如脾虛泄瀉、濕熱內阻、水腫腹脹等;亦用于某些肺系疾病的治療,如咳嗽唾膿,尤其因癰膿而甲錯者,則非薏苡不能任;筋骨之病亦常用之,《神農本草經》云:“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除筋骨邪氣不仁”,扶土所以抑木,濕去肝和則筋舒痛止。又結合現代藥理研究,薏苡仁主要的活性成分薏苡仁酯、薏苡仁油等有著很強的抗腫瘤作用,薏苡仁的皮尖提取物制成康萊特注射液,現作為一種抗腫瘤藥物廣泛應用于癌癥的治療或輔助治療。單師強調薏仁尚能殺蛔墮胎,妊婦禁服。且生用炒用又需細辨,生用利濕好,炒用健脾佳。
部分中藥來自同一植物或動物,但由于藥用部位不同,其作用有所差異。如茯苓、茯神、茯苓皮的運用中,三者均來源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單師嘗引用《本草衍義》:“其津氣盛者,方發泄于外結為茯苓,故不抱根而成物。既離其本體,則有苓之義;茯神者,其根但有津氣而不甚盛,故只能伏結于本根,既不離其本,故曰茯神。”茯苓由松根靈氣結成,以大塊、堅白者良。其味甘淡,性溫和,為胃之正藥,色白而純,則兼入肺。肺胃職司下降,膀胱氣化則出,能于氣中消水,水中化氣,以利小便,單師在臨床應用中,脾虛泄瀉、小便不利等常用茯苓健脾滲濕。茯神抱心以生,專入心,能開心益智,安魂定魄,脾虛而夜寐欠佳者常用茯神健脾安神。茯苓皮,取以皮行皮之義,專能行水,治水腫膚脹,皮膚水腫者選用茯苓皮利水消腫。單師用藥醇正輕靈與全面了解藥物性味密切相關。單師指導學生將同源藥綜合起來對比,取得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
考古之本草多有草、木、菜、果、谷之分類,而將根、莖、葉、花等具屬一藥之下單列,而相似部位,藥性則多有相通之處。花以輕揚,莖而通利,枝可條達,葉能舒展,根為淳厚,果可益人,籽則堅利。茲舉單師講解花類藥物,單師謂:“花者,香以調神,芳以辟穢,質輕而靈通。”雖言凡花性皆主輕揚,上行外走,而又需明辨。金銀花其氣芳香,其味甘寒,有宣通氣血解散之功,通經入絡,且寒能解毒,甘不傷胃,故癰疽外證推為圣藥。菊花得天地秋金清肅之氣,而不甚燥烈,于頭目風火之疾尤宜。密蒙花其色紫,故入肝,甘寒無毒,故能潤肝燥,養肝血,能散肝家之風熱,風熱得去,肝血得養,故目疾可除也。款冬花生于水中,花開紅白,氣味辛溫,從陰出陽,蓋稟水中之生陽,而上通肺金之藥也,一切咳嗽,皆可取用,但屬疏散之品,無補養之功,用時需審之。合歡花味甘平而蠲忿怒,安五臟以益心脾,令人歡樂無憂。玫瑰花香氣最濃,清而不濁,和而不猛,柔肝醒脾,流氣活血,宜通窒滯而無辛溫剛燥之弊。紅花開于盛夏,色赤而溫,味甘且苦,辛散俱優,調血脈可祛瘀生新,少用和血,多用行血。槐花色黃質輕,稟天地陰凝之氣,涼血清肝,除下焦濕熱之邪,涼而帶散,既治腸風痔漏,又治癰疽毒瘡、皮膚風濕等證;但虛寒者當戒。旋覆花滴露而生,花又微咸,稟風氣而主散,得水味潤下而堅。味勝于氣,故以味為主。咸以軟堅,具宣行肺胃之功,蠲飲化痰都有效;因有白毛,宜絹包用。臨床需知每味中藥皆有特色,用時需詳審。
同類藥比較是指同一類藥物在藥性、功效和主治方面有相同之處,但又各有側重的藥物之間的比較,即在共性的基礎上區別個性[2]。通過比較,學生可加深理解,便于記憶。單師帶教時常以問為導,給出兩味及兩味以上功效相近藥物的飲片,要求學生回答是什么藥,分別有什么性能,功效應用有哪些區別,臨床上如何合理應用,并結合臨床案例,引導學生思考。單師常選用百合、酸棗仁、龍齒、遠志、琥珀、珍珠、茯神、磁石、合歡皮等安神。而百合味甘平,微寒微苦,色白而多瓣,其形似肺,始秋而花,又得金氣之全者,故能清補肺金而寧神。酸棗仁味酸入肝,皮赤則入心,內黃則入脾,為心肝脾三經之藥。性故微斂而微守,心得之則神安,肝得之則魂藏,脾得之則思清,故治不得眠,但仁性多潤,滑泄最忌。龍齒澀涼,鎮心收魂安魄,故游魂不定、輾轉反側不得眠者用之。遠志苦辛而燥,專入心腎二經,能通腎氣上達于心,使腎中之水,上交于離,成既濟之象。故能安神益智。琥珀乃松脂入土年久而成,其質堅色赤,專入血分,平和甘淡,消瘀利竅,鎮心定魄;血瘀而失眠者用之研粉睡前調服,但石藥終燥,血少者慎用。珍珠出大蚌中,感太陰月魄精華而生,故有“中秋無月,則蚌即無珠”之說,質稟堅剛,性含靈寶,味甘咸寒無毒,故能鎮心墜痰而安魂定魄。且令人潤澤顏色,婦女多用之。茯神抱心以生,味甘氣平,得中正之氣味,故和脾肺而安心神。磁石色黑屬水,性味辛咸寒,能引肺金之氣入腎,養腎氣,鎮腎虛,故腎虛濁泛而為內障耳鳴不能寐宜用之。合歡皮因其葉則夜合,服之令人歡欣怡悅而命名,嵇公《養生論》亦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肝郁而睡眠夢多者尤宜。臨證可辨證單用或配伍用之。
對于非中藥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少有采藥實踐,而單師重視學生實踐,組織研究生采藥,并請專業中藥師給予指導,講解所見中草藥的生長環境、識別特征、用藥部位、功效主治及臨床應用,從而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加深學生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通過眼看、手摸、鼻聞、口嘗的感官作用,快速地記住許多中草藥的典型識別特征。在運用藥物時聯系其藥物生長環境、用藥部位,能更準確用藥,并能更明白單師為什么用這味藥。采藥活動能使識藥與用藥緊密相連,最大效率的提高學生的臨床辨證用藥水平,增強其對臨床用藥安全性、有效性及合理性的把握能力。
單師在門診設置小藥箱,從生動直觀的中藥飲片引出問題——是什么藥,有什么性能,如何配伍應用,應用時需注意什么?即以飲片辨識帶藥性功效,鞏固中藥基礎知識,強化用藥能力訓練。百聞不如一見,通過視覺記憶、感性認識引導理性思考,使理論知識不再枯燥乏味,使教師從授人以魚轉為授人以漁,使學生從死記硬背轉為活學活用。單師亦利用飲片給患者解釋在其藥方中用到的藥物是什么,有什么功效,使患者更有信心治療疾病。單師帶教從臨床實際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對中藥識別及采藥,增加了中藥學的知識,提高了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豐富了教學內容,此方法值得在中醫學生的培養中廣泛推廣。
[1]胥波,王毛妮.單兆偉教授啟迪式教學法拾萃.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11):126
[2]晉命堂.對比法在中藥教學法中的應用.山西中醫,2001,10(5):55
編輯:傅如海
R285.6
A
1672-397X(2014)10-0068-02
劉曉(1989-),女,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醫脾胃病。shitou127@aliyun.com
201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