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芳
(上海市奉賢區中醫醫院,上海 201499)指導:陳以平
陳以平運用膏方治療尿路感染復發的經驗
馬志芳
(上海市奉賢區中醫醫院,上海 201499)指導:陳以平
陳以平教授指出尿路感染的復發與腎虛關系密切,臨證治療當主癥與次癥兼顧,強調膏方布局應集補、清、疏為一體,使之補而不膩,清而不寒,疏而不漏,方可取得良好的療效。附驗案1則以佐證。
尿路感染復發 膏方 中醫藥療法
陳以平教授從事臨床中醫腎病醫療工作50余年,攻克了一些疑難、復雜、重癥腎病,尤其對慢性腎臟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相當重視,每到冬令時節,以膏方形式治療慢性腎病的穩定期、恢復期,特別是中年女性尿路感染復發者,常獲滿意療效。筆者跟從陳師臨證學習、抄方侍診已有數載,獲益良多。現將陳師采用膏方治療慢性尿路感染復發的經驗撰其要點如下。
女性尿道短,易發尿路感染,中年之后,特別是尿路防御能力下降,增加了尿路感染的復發;且經常使用抗生素,易致形成細菌多重耐藥[1]。復發性尿路感染屬于中醫學“勞淋”范疇。《素問·上古天真論》曰:“女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腎氣虛是造成尿路感染反復發作的主因,此與現代醫學的觀點相類似。陳師提出培補腎氣為治療尿路感染的第一要義,藥用黃芪、山萸肉、黃精、續斷、狗脊、豬苓、茯苓、鹿銜草為基本主方,達到腎氣充盛,邪不可干,尿路感染的復發機會就相應減少。方中黃芪、山萸肉、黃精益氣填精;續斷、狗脊補腎強腰;豬苓、茯苓、鹿銜草健脾利濕。陳師認為膏方中雖補益藥占大多數,但若補益失誤,或一味猛補,過于滋膩,于病無補,反致病家胃腸不適。結合本病虛實夾雜[2],故組方以平補為特點。
在益氣補腎、健脾利濕基本方確立后,根據病家不同的兼癥,辨別氣、血、陰、陽辨證論治。尿路感染反復發作多為女性更年期之后,此類病家多肝氣郁結,肝火偏旺,心悸失眠,烘熱汗出,故陳師提出補益與疏肝理氣相結合,處方酌加楮實子、柴胡、制香附、白芍、當歸、功勞葉、女貞子、旱蓮草、合歡皮等。老年女性病家一般有氣血不足,陽氣偏衰,表現為腰酸背痛,形寒肢冷,膝軟乏力,在用藥上側重于黨參、丹參、菟絲子、白術、桑寄生、牛膝、仙靈脾、巴戟肉等。本病在中醫學屬于“勞淋”范疇,故在處方時可根據病情加味運用清利濕熱之品,如車前草、地栗梗、地錦草、仙鶴草、萹蓄等。
補虛療疾可選用不同的中藥劑型,但陳師認為,自古以來膏方作為中醫傳統的一種制劑,為歷代名家所推崇,自有其獨到之處[3]。動物膠體屬于血肉有情之品,用其收膏,大大增強了補虛、養血、壯陽、生精之力。對慢性尿路感染患者來說,以本虛為主,虛熱尤存[4]。選用滋陰養血之龜版膠、阿膠為收膏主藥,鹿角膠偏熱,量宜稍減,諸藥合用,取陽中求陰、陰中求陽之意。雖然陳師是應用冬蟲夏草治療腎病的先行實踐者[5],但其膏方中鮮有此藥物,原因乃一則現在名貴藥材價格居高不下,稍微增加劑量價格動輒上萬,增加病家負擔,二則少量服用又收效甚微。故陳師選用生曬參、高麗紅參、西洋參、胎盤粉、核桃仁、黑芝麻等藥物,認為對于尿路感染的復發同樣具有培補作用,且價廉物美,使普通工薪階層也能享受到中醫傳統膏方的滋補功效。
陳師強調膏方布局,須集補、清、疏為一體,使之補而不膩,清而不寒,疏而不漏;終達補虛瀉實并重,臟腑氣血同治的效果。
韓某某,女,56歲。2008年12月11日初診。
患者訴尿路感染已有3年,平均每年發作4~5次,嚴重時有肉眼血尿,每次發作采用抗生素治療,療效大不如以前。刻下:腰膝酸軟,背脊怕冷,頭暈心悸時作,納食可,易口干,夜寐多夢,大便偏干,夜尿2~3次,排尿時尿道有不適感,舌苔薄、質紅,脈細。尿檢無異常。既往有痔瘡史。中醫辨證屬腎虛不足,邪熱內伏。方擬溫補腎氣、清解余熱。處方:
黃芪450g,山萸肉150g,黃精150g,川斷150g,狗脊150g,豬苓150g,茯苓150g,鹿銜草300g,地栗梗300g,鳳尾草300g,槐米150g,當歸120g,白術120g,制香附120g,白芍120g,枸杞200g,女貞子120g,靈芝300g,酸棗仁300g,珍珠母300g,雞冠花300g,生地120g,寄生120g,桑螵蛸150g,覆盆子300g,仙靈脾150g,巴戟肉120g,仙鶴草300g,懷牛膝300g,高麗紅參150g,胎盤粉150g,龜版膠150g,阿膠150g,鹿角膠100g,冰糖500g,黃酒少許為引。
2009年11月17日再診:訴服膏方后尿路感染發作1次,服抗生素后即愈。腰酸頭暈、睡眠好轉,但下半年后癥狀反復,刻下:胃脘脹,矢氣多,偶有眩暈,夜尿2次,痔瘡少發。處方予上年膏方去槐米、仙靈脾、狗脊,加青、陳皮各60g、潼、白蒺藜各150g、制半夏90g、代赭石150g、旋覆花90g、蘇梗150g。
目前患者服用陳師之膏方已連續5年,尿路感染已有4年未復發。
[1]郭兆安,司國民.尿路感染的中西醫診治.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7:154
[2]戴麗娟.正確使用膏方調補腎病.江蘇中醫藥,2006,27(11):8
[3]馬智,陳民,陶雪飛.補虛祛病話膏方.遼寧中醫雜志,2003,30(10):790
[4]賀學林,張春崧.陳以平膏方治療腎病驗案舉隅.浙江中醫雜志,2002,37(8):344
[5]陳以平.冬蟲夏草為主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28例初步觀察.上海中醫藥雜志,1984(2):11
R277.513文獻識別碼A
1672-397X(2014)03-0026-02
馬志芳(1971-),女,本科學歷,主治醫師,擅長中醫臨床診治內科腎臟疾病。Mazhifang1@sina.com
2013-10-01
編輯:傅如海
陳以平上海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ZYSNXDMZY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