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仁 蔣偉平
摘 要:小課表,大學問。課表編排是否合理,對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減輕教學負擔,增強學習效果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認真對待。體育課課表編排應做到科學、合理、規范、恰當,避免操場有時“熱鬧”,有時“冷清”。
關鍵詞:方寸課表;科學安排;優先;最佳組合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4)01-0054-01
一、統籌考慮,優先安排體育課
大多學校是在語數外等文化課安排完畢后,再見縫插針地安排體育課,尤其是上午的最后一節和下午的幾節課幾乎成了體育課的專利。體育課成了“填空課”,充當文化課學習后的一種調節劑。
體育課是中小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學校在編排課程表時應首先考慮、優先安排體育課。北京市教委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的意見》提到:“中小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體育課時規定,確保開齊開足體育課,不能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隨意占用中小學體育課時。學校在安排課程時優先安排體育課,以充分利用學校有限的體育場地和器材。”因此,合理體育課表的安排,要充分考慮到場地、器材等情況,使場地既不空閑也不擁擠。體育課分布要均勻,既要有前半周,又要有后半周,既要有上午,又要有下午,盡量避免操場上有時冷冷清清,有時熱熱鬧鬧。
二、不徇私情,符合教育教學規律
課表編排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編排課表的人,必須是教學方面的行家,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要有較強的責任心,要通曉教育學、心理學,要懂管理,明事理,要符合教育教學規律,要考慮各課程的特點,堅持人性化原則。同時又要有較強的責任心、事業心和公正心,課表編排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實效、穩定,盡量避免人情課、關系課、照顧課。教師個人每天的課時量盡可能均勻,連堂不宜超過兩節,體育課與活動課不要安排在同一天,音樂、美術、科學、電教等公共課不要與體育課排在同一天,每班體育課分布要均勻,盡量不集中在一周的前半段或后半段,公共課除了傳授本身的專業知識外,還起到對人體大腦活動的調節功能,將它們分別安放在不同的適當課時,起到調節大腦、放松身心的作用。學校領導做好表率,教師顧全大局,克服個人困難,支持教務部門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按需編排課表,不能單純從教師個人利益出發干擾排課。未經教務處許可,不得隨意調課、代課。對于外籍老師周五下午適當照顧是人文關懷的一種體現,未嘗不可。此外,課表編排好后應暫試行一周,編排課表的教務人員可利用這一周時間到操場現場察看或從體育教研組長、體育教師中了解,有沒有沖突課、擁擠課,如有不足,一周后可對課程表進行微調。
三、上午第一二節課安排體育課
不少學校領導以及語、數、外等老師潛意識中認為,上午第一二節課為學生學習的“黃金時間”“最佳時間”,此時學生頭腦清醒、思路清晰,安排體育課是一種損失和浪費。筆者所在學校的體育課就是從上午第三節課開始安排(其實絕大多數學校都是這樣)。
根據中共江蘇省委、省政府下發的《關于切實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精神,小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寄宿生除外)不超過6小時。除去晨會、早操、課間、大課間等約有6課時,如果上午第一二節課不安排體育課,周一到周四有4課時,周五有3課時,共計19課時可供安排體育課,而小學體育教師周課時數一般都在14~18之間,可安排課時明顯不足。其實,他們忽視了學生在上第一節課之前已經有近1小時進入教室開始學習這一事實。其實,學生若經過第一二節體育課適度的活動,機體得到喚醒,興趣得到提高,潛能得到挖掘,思維更加清晰,身體更加舒適,學習更加投入。2008年北京市教委下發的《意見》明確要求,各中小學消除上午第一二節課不安排體育課的現象,目的就是加大可編排體育課時,將學校有限的體育師資與場地器材達到最優組合,使智力開發與體育鍛煉得到最佳發展。
四、一二年級的作文課安排體育課
許多學校為保證作文課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在安排作文課時一般會將同一年級或全年級的作文課安排在同一半天進行且兩節連上,于是可安排的體育課時又少了兩節,操場更是出現空閑。
十七世紀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認為,學校要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就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科目、時間、方法等進行巧妙的安排,使學校各方面的工作能夠像“用最巨大的技巧做成功的,用最精細的工具巧妙地雕鏤出的鐘”那樣有條不紊地運行。筆者建議,將這兩課時安排一二年級的體育課。小學階段中高年級寫作為作文課,需要兩課時且要連上,而一二年級卻為寫話課,只要一課時足以且不需要連上,這樣就可以巧妙地解決學校作文課時及操場空閑的問題。另外,學校也可以考慮將中、高年級的作文課分別安排在兩個不同的半天,交叉安排也是個很不錯的辦法。
總之,靜下心來,以極其認真負責的態度,審視一下方寸的課表,使之盡可能做到時間、空間、人員的有機結合,對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體育課堂教學質量,減少校園傷害都有著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