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瑾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我國競技體育保險的發展與思考
文瑾
(鄭州師范學院,河南鄭州 450044)
隨著我國競技類體育的快速發展,競技類體育保險已經成為我國整個體育經濟的新的增長點,我國的競技類體育市場發展十分緩慢,與國際平均水平相比,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筆者對國內經濟類體育保險的發展與提高進行了討論,并據此提出我國體育保險行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從具體問題出發,探尋問題的解決方案。
競技體育 保險 體育改革
競技類體育保險主要指的是在競技類體育活動中存在的保險行為,這種保險活動和其他的保險活動都屬于一種商業行為,國際上一些經濟發達國家,在經濟類體育的保險上有十分嚴格的法規規定,以及高效的管理保險制度與體系,能夠在競技類體育活動中給競技類運動員提供更加高質量的人才技術隊伍和成熟的保險產品。
我國的競技類體育保險長期以來受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運動員的各種意外傷害長期由國家負責,他們已經習慣在發生意外后由國家承擔后果,在我國,除了一部分商業運作水平高的俱樂部,很大一部分運動員都不具備自行投保意識,在這一點上,西方國家于此形成鮮明對比。一些國外的運動員都有意識的對自己的身體投入重金進行保險與訓練,由此一來,市場經濟下,很多運動員都得到發展,大多數競技類運動員都為自己的一條腿以及身體的某一個部分投下非常大額的保險。如國際米蘭的羅納爾多為自己的雙腿投下了數千萬美元的保險,這意味著,如果他本人因為腿傷而不能在足球場上繼續工作,那么憑借著保險金仍然能夠保證自己衣食無憂。
競技類體育在我國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卻一直沒有較大的發展,從很多保險公司的角度來看,因為保險險種存在著地區性差異,很多地區的費率較高、不同險種中存在著諸多不明確條款以及不夠及時的賠付能力都使得我國很多體育運動員和保險公司不敢參與。因為競技類體育本身各種項目具有較大差異性,因此就會發生較大的偶然性和隨機性,保險公司不愿意涉足一些具有較高危險性的競技類項目,因此對于高危險性的競技類運動保險品種的開發和相應的風險承擔都有顧慮,這就造成了對于高危性競技類運動險種服務的欠缺。
很久以來我國的競技體育沒有被各大保險公司納入到正常經營項目中,在保險行業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精算,但是還沒有一個用于競技類體育的精算模型,這就導致了日常的風險核定中難以對風險進行詳細的評估,如果無法對風險進行詳細的運算就難以對風險進行評估和定價。除了在精算方面競技類運動項目對于身體的損傷也沒有完全的了解,只憑著保險公司單方面很難做出相應的風險評估和保費定價。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在保監會已經上報的保險產品目前只有四種,這幾種保險產品分別為水下運動責任保險、滑雪類運動意外傷害險、跆拳道意外傷害和道館責任保險以及登山戶外運動意外人身保險。因此很多運動員雖然想對自己的某項運動項目投保,但是保險險種的單一嚴重制約了競技類體育運動的保險發展。
保險中介類機構的發展水平體現了該種保險市場的發展程度,根據保險業的慣例,競技類體育保險通常是由保險經紀公司代為辦理的,在西方發達國家的成熟保險市場中,差不多有一半的投保人都是通過經紀公司進行投保,在我國的香港地區,這個比率將近百分之六十以上。因為我國內地的競技類體育項目保險項目起步本來就比較晚,直接導致了保險中介行業發展滯后。直到2004年我國第一家體育競技類運動保險公司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除了保險中介機構較少之外我國競技類體育保險發展緩慢還因為這個行業本身的專業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我國的人才培養體制造成了在競技類體育保險行業中缺少保險專業人才。整個競技類體育保險工作從體育風險的評估到新險種的協助開發,從投保后的售后服務到發生事故后的理賠工作都需要體育復合型保險工作人員的參與。
截止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國體育基金會和保險公司共同制定的《國家運動員傷殘事故程度分級標準》、《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事故程度分級標準定義細則》、《國家隊運動員傷殘保險試行方法》等對于國家運動員傷殘開始有了涉及,到目前為止,我國的保險法和體育法沒有涉及體育相關保險,雖然我國的保險法經歷了多次的修訂,但是為了強化保險法在體育保險理賠過程中的可操作性,還有待于通過更加詳細的法律和規章制度進行有益的細化和補充。
我國很多的保險界專家認為我國的體育類保險應該屬于商業類保險的范疇當中,這一點就決定了我國的競技類體育保險一定要通過市場化的道路進行發展,但是我國體育運動中的競技類項目真正實現職業化和市場化的并不是很多,而且我國很多的運動員沒有清楚地認識到自身的角色應該有國家所有轉向自我所有,在這個觀點轉化的過程中,國家有關體育部門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通過加大對競技類體育項目保險的宣傳使得運動員對運動類保險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使得他們能夠真正樹立一個明確的保險意識。除了要改變運動員的傳統觀念還要加強運動項目主辦單位的保險承購意識,因為人們對于競技類體育項目中的風險認識不夠充分,只有在發生了事故造成重大損失之后才想到保險可以作為轉移意外風險的重要工具,所以要通過承辦賽事機構加強風險宣傳教育,提高整體保險意識。
競技類體育保險項目和體育事業之間是相互促進的,為了能夠促進競技類體育的發展,除了要解決制約發展的主要瓶頸,還要調整好保險產品和競技類體育的關系,在雙方的發展過程中要盡量融入商業化和市場化的元素,從而促進一種新型的市場關系。目前我國的競技類體育保險和體育項目之間的合作主要是通過一種贊助的形式進行發展,這種發展模式是在市場化初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但是隨著競技類體育產業化和市場化的縱深發展,這種贊助類型對于龐大的競技類體育市場是遠遠不足的,通過建立新型的市場化運作模式來促進我國競技類體育項目的保險市場發展。
我國國內的保險公司要根據我國國內的市場形勢和市場需求開發出新的保險品種,提高我國保險公司和國外保險公司競爭的實力。在進行根據市場開發產品的過程中最主要的是制定合理的保險費費率,保險公司要在能夠保證自身利益的前提下維持公司的良好運行,但是在開發的過程中不能過分重視短期利益,以此避免在日常業務開展中產生道德危機等風險。同時在險種開發的過程中要注意和保險公司以及和保險中介公司之間的合作,在開展業務之前要對競技類體育市場進行充分地調研,調研后對數據進行整理。然后在借鑒國外成功開發保險的基礎上,研發出適合我國競技類體育市場的保險險種。
在我國競技類體育保險的發展過程中,受到一些相關因素的影響,我國的競技類體育中介市場存在著很大的待開發市場,這對于我國人口眾多的的現實情況是十分不相匹配的。建設一個良性的競技類體育保險中介市場,同時在教育過程中也要同時注重對保險和競技類體育的并重教育,兩者教育不可偏廢,以此培養同時精通體育和保險領域的人才,通過多方面的培訓來加強對競技類體育保險公司發展環境的建設,為體育保險提供多個方面和多個層次的服務,將市場當中潛在的需求轉化成為實際的市場需要。
西方的體育保險法律法規是比較健全的,很多國家對于所有體育項目和運動員都進行了相關投保。在我國的體育保險法律法規發展過程十分緩慢,而且遠落后于現代化的體育保險發展。所以我國要在體育保險上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增加和體育保險有關的內容,同時在進行競技類體育運動時必須要進行商業投保,以此提高對于運動員的保險率。
綜上所述,競技類體育保險是社會商業保險的一部分,社會保險體制的不斷發展也在推動著競技類體育本身的發展,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這是我國市場發展的重要的根本性轉變,而我國的競技類體育在社會經濟和政治文化的運行中不斷的影響著社會的發展,因此競技類體育保險作為一種保險事業,國家要通過投資和合理引導實現保險資源在該行業的合理配置。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對競技類體育投資行業做出管理,制定出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通過對競技類體育行業進行評估,對該種保險進行客觀的評價,并且在未來的幾年中將競技類體育保險事業當做保險行業中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培養,結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環境逐漸強調競技類體育保險的經濟性。
[1]林學斌.北京奧運會后我國體育保險發展趨勢探討[J].軍事體育進修學院學報,2011.(4):19-20.
[2]徐云.對我國體育保險業的再認識[J].體育世界,2012,(3):53.
[3]王貞瓊,雷選沛,陳宏星.北京奧運風險管理與我國體育保險的發展[J].理論月刊,2013,(10):78-81.
[4]朱紅軍.我國競技體育保險業發展的瓶頸及其對策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1,(8):54-56.
[5]李怡.中外體育保險業政策法規比較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2,(9):45-46.
文瑾(1962— ),女,滿,河南開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