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麗
(黑龍江省虎林市委黨校,黑龍江虎林 158400)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建設法治和服務型政府
孫旭麗
(黑龍江省虎林市委黨校,黑龍江虎林 158400)
十八屆三中全會做出了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的嚴正指示。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轉變 政府職能 建設 法治政府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是改革的全新視角和方法論框架,突出了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為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全面正確的履行政府職能指明了方向。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決定》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提出新的內涵和要求。
(1)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突出了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強調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領域的改革要更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強調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合作治理、共贏善治。
(2)《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從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到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決定》做出的重大理論創新,是向現代市場經濟邁進的決定一步。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以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推動經濟社會的健康有序發展。
(3)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了中國總體改革的路線圖,其中,行政體制改革在總體改革的路線圖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決定》提出必須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行政體制改革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對于政治體制、經濟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具有保障和支撐作用。而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關鍵環節是轉變政府職能。過去我們對政府職能的標準表述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更好地發揮政府彌補市場失靈的作用,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把該管的事情管好。
1982年以來,經過多輪改革,我國基本構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政府職能體系。但從總體上看,面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當前我國行政體制改革,政府職能轉變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的矛盾與挑戰。
目前,相對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我國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依然滯后。政府主導甚至掌控市場經濟的運作方式,以強制性權力配置資源,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對經濟主體進行管制和干預,逆轉了政府與市場關系,阻礙了市場機制配置資源功能的發揮和政府角色的轉型。
由于改革環境、體制轉軌的復雜性和改革的漸進性,目前的政府自身改革還不到位,政府職能轉變嚴重滯后。政府主導的全能主義依然是中國公共治理中最典型的表現。政府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直接配置資源,設立過多的行政許可、行政審批事項,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發展。
在政府現有的管理模式下,權力與利益總是密切相關的,而改革勢必觸及既有的權力格局與利益格局,簡政放權,必然要削減一些部門的權力,權力下放意味著利益下放。讓既得利益者放棄現有的勢力范圍,必然是一個復雜的博弈過程,職能轉變,簡政放權,對社會和民眾來說是好事,但是對于擁有權力的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來講,從管理到服務,從握有權力到削減權力,必然存在抵觸心理,歷次行政改革實踐證明對于權力和利益的調整面臨的矛盾和困難都是最突出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政府治理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建設的關鍵環節,政府是國家治理最重要的主體,政府治理的效率直接決定著國家治理的績效。因此,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首先要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行政體制改革的目標和方向,是實現政府職能范圍的合理化,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政府合法化基礎的優化。通過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實現政府治理模式的轉型,建設職能科學、結構優化、廉潔高效、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關系的核心環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系統闡述了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的總體要求,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指明了方向。
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有著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迫切需要推進行政管理方式創新。以整體的視角改善決策、執行、監督機制,促進各個機制間的整合、有序與協同,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行為,建設提供公共服務的工作平臺與制度載體。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實現各職能部門的優勢互補與資源共享。建立科學的績效評估機制,致力于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加大“一站式”行政服務中心或政務中心建設的創新力度,整合政府職能機構的對外服務窗口為模塊化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政府管理流程的再造,加快推進服務型政府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