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劍鋒
(西安外事學院 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77)
實驗實踐教學在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相對于理論教學更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和創新性。傳統的實驗教學體系已不能滿足高素質人才培養的要求,開放已成為高校實驗教學改革的新課題。高校作為新技術、新思想的重要前沿,有必要不斷探索、實踐新課題、新事物的運行規律。教育部對本科教學評估中明確提到開放實驗教學。
實驗中心經過多年建設,運行狀況良好,管理規范有序,遵循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實行科學化、規范化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經過多年管理總結,不斷完善實驗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管理制度、考評辦法。
除完成基本的實驗實踐教學,將所屬的多個實驗室(電工電子實驗室,PLC及工業控制實驗室,機床電器實驗室等)實行開放,并根據特點分成兩個層面[2]:
第一層面,針對校內師生開放。
為加強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教師的教學與科研能力,中心將相應實驗室實行全天開放。開放時提供相應儀表、儀器,學生可完成實驗、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自主設計等實踐訓練內容,教師可進行教改或科學研究。
第二層面,針對校外企業、院校開放。
中心利用軟硬件資源,面向社會服務。多年來,已與多所高校、企業進行合作,承擔各類培訓(中級電工證等)、工程、產品開發和技術服務。
實驗中心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負責中心教學資源的統籌調配以及中心規劃發展。各個實驗室實行主管教師負責制。按層次化教學體系構建專兼職結合的實驗教學團隊,負責制定實驗課程教學大綱、申報教學改革項目以及相關實驗室建設等。為保證實驗教學及開放科學有效的運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規章制度,包括:實踐教學管理文件、實驗室工作條例、實驗室開放管理規定、學生開放實驗守則、實驗室安全衛生制度、實驗室儀器設備管理制度等。
1.2.1 開放實驗建立預約制度[3]
學生進人開放實驗室要提前向實驗中心預約,填寫開放實驗申請單,中心將根據具體情況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實驗。避免扎堆或空閑,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此,要求學生必須提前預習并寫出預習報告,做到實驗有計劃、有準備、對兩次預約不到且無正當理由者將不再允許其進入開放實驗室。
1.2.2 學生參與實驗室管理
學生進入實驗室后,要參與開放實驗室日常管理,包括實驗室安全、衛生、儀器設備使用、管理、維護等,這樣學生既有實驗任務,又有管理責任,從而提高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強化了自我監控意識。這種管理模式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發揮潛能的場所和機會。
1.2.3 健全針對教師和學生各個層面的獎勵機制
校相關部門不定期檢查,每學年末報送開放實驗室工作總結,學校對實驗室開放的質和量進行全面評估,對成績優異的實驗室和教師給予獎勵。對好學上進的學生,在學分上給予相應的加分,并積極培養參加省一級或國家級比賽。
為保證開放實驗室及實驗課程教學質量,校教務處制定了開放實驗質量評估體系,成立實驗中心和學校兩級教學督導組進行雙重評議。對實驗教師的開放教學等進行考核,以學生意見、論文等方式進行綜合考評。對考核優秀教師,申報校、院兩級優秀教師并予以獎勵。
實驗室的建設和維護本身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為保證開放實驗室的正常運行,制定了科學嚴謹的實驗中心經費保障運行體制,單獨分出開放實驗室費用,嚴格保證實驗經費合理、充足,保障需要。
根據各開放實驗室的需要統一進行調配,并對實驗室布局進行統一調整,使其相應的設置在安全的基礎上更人性化。各個實驗室在滿足正常教學任務安排之外,通過學生管理和開放管理系統,實現時間、設備、內容的開放,提高了實驗室資源、設備資源、教師資源的利用率。
實驗中心建有專用網站,提供豐富的網上教學資源和相關實驗教學管理。網站教學資源[5]不僅包括各實驗課程的教學大綱、課件等,以及儀器設備、器件手冊、應用參考文章等,還提供各個開放實驗室的開放時間,開放項目及所需要的相關知識,可供學生瀏覽選擇并預約,且信息定期更新,為學生課內外學習提供了重要的輔助手段。
實驗指導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學校也要重視實驗人員的培訓和考核,為實驗指導教師業務能力提高提供條件,建立一支穩定、技術精湛的實驗師資隊伍以適應開放實驗室的需要。
開放性實驗是學生的自主實驗,學生層次不同,所選擇的開放實驗內容較為零散、時間不集中、項目不統一、常規儀器設備基本能夠滿足,但存在設備使用有沖突。這就給實驗室的管理帶來了一定難度,如何更好的調配資源,與之相適應的規章制度還應不斷健全。開放實驗室中,教師的投入時間不斷增多,教師的付出也應該以獎勵制度不斷完善。
實驗室維護費用由實驗設備的管理維護、儀器設備的折舊、實驗耗材等組成。實驗室開放后,這些費用都相應的有所提高,原有經費投入顯然不足以支持實驗室開放后的運轉,有時會因為經費而影響新實驗項目的開出及學生進入開放實驗室。為此,在學校規章制度的范圍內,利用實驗室的開放性資源,通過有償培訓,可以部分解決實驗設備的維護問題。
實驗室開放初期,可能會出現學生較為冷清的局面。學生積極性不高,主要是因為缺乏正確引導,逐漸建立適應學生的開放實驗模式。因為學生對開放性實驗認識不足,大部分學生對自己沒有一個較好的專業定位等,經過入學教育、參觀現有實驗室、宣傳相關學科競賽,逐步的將學生吸引到開放實驗室中,并通過每年舉辦相關的專業比賽,不斷提升其對專業知識和專業前沿的了解,增加自己的學習信心。在制度上,學生參加開放實驗室可獲得相應的學分,建立起一整套激勵機制,構建完整的學生課外學習環境。
在開放實驗教學中,應保證正常的實驗實踐教學外,積極進行優化組合,合理配置資源。利用現有人員、設備,積極開展各項科研活動,使實驗室既能滿足實驗教學任務,又能進行技術開發和社會服務工作。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出現各種管理問題,沒有固定的解決辦法,只能根據各種的實際情況,從中不斷探索、總結,目的都是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1]堵俊,吳曉,羌予踐.電氣類開放實驗教學平臺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
[2]焦玉成,杜逸鳴.電氣類實驗室開放的實踐和探索 [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1,9(3).
[3]李愛鳳.開放實驗室預約系統設計與實現[J].財經管理,2009(8);
[4]潘信吉.開放式學生科技創新實踐平臺的建設[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
[5]趙秀芬.高校實驗室開放帶來的問題及應對措施[J].科技信息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