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促進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融合對策研究

2014-04-16 08:27:54馮曉青
黑龍江社會科學 2014年2期
關鍵詞:戰略研究企業

馮曉青

(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北京100088)

技術創新對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與技術創新之間具有相互促進的互動關系。為了更好地推進中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和技術創新,關鍵是要建構兩者有效融合的機制。為實現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與技術創新融合,建立一體化的運行機制,需要采取一系列對策。本文擬對此作出初步研究。①實現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與技術創新融合,本身是一個巨大的系統工程。限于篇幅,本文只能就其中一些方面予以探討。

一、從政策和制度層面強化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與技術創新戰略的融合

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特別是就企業而言,實施知識產權戰略與技術創新戰略都是為實現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策略和手段。不僅兩者缺一不可,而且需要戰略性地運用知識產權制度來加強技術創新工作,提高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數量和質量。由于政策具有導向性和指導性,制度具有極強的規范性和指引性,從政策和制度層面強化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融合,并制定一系列對策和措施加以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事實上,中國不同層面、不同部門頒發或公開的一些政策、制度,對于促進上述兩者的融合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指出,“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保護知識產權”。中國政府越來越認識到技術創新對提升中國綜合國力的重要意義,并啟動了國家創新工程。該創新工程高度強調了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其總體目標是基本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自身發展規律的技術創新體系及運行機制,大型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主導產品、名牌產品和關鍵技術的開發能力,產品在國內具有較高市場占有率,并在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技術進步成為提高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主要途徑,為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和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是中國國家創新戰略的重要目標。而這一戰略目標的實現,有效地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無不是重要的手段和保障。至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2013年11月通過的《關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加強知識產權的運用和保護”,也需要從技術創新與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角度加以落實。

不過,整體上,中國企業技術創新中忽視知識產權戰略的運用或者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中缺乏對技術創新的足夠重視,是暴露的共性問題。今后需要在政策和制度層面大力加強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融合。

二、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中應有明確的技術創新目標

技術創新本身是一個經濟和社會過程,強調創新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和商業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技術創新的目的。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也是一個系統工程,在內容上包含促進知識產權創造、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管理,以及重視知識產權的應用。知識產權的應用與技術創新之間具有高度的交叉關系,在一般情況下,知識產權進入了市場化、產業化和商業化,才稱得上是知識產權的應用。當然,也有一些情況不以此為準,例如從競爭戰略的角度,出于阻遏他人實施專利技術目的,不一定需要自己或許可他人實施該專利。不過,這不會影響知識產權應用于技術創新的高度重合性和相關性。同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其他環節也與技術創新戰略之間具有緊密聯系,如知識產權創造既是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源頭和資本,也是技術創新的源頭和基礎;知識產權保護是智力成果產權化和成為市場經濟主體戰略性無形資源的根本保障,也是技術創新的基本法律保護形式;知識產權管理則是運用知識產權獲取收益的基本手段和技術創新經濟價值實現的保障。

三、在技術創新各階段融入知識產權戰略理念、思路和策略

技術創新作為一個系統的經濟和社會過程,大體包括新技術、新產品或新工藝設計的立項,研究與開發,研究成果產權化,以及產權化后的知識產權的商業化、產業化、市場化等不同階段。這些不同階段都涉及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理念、思路和策略問題,需要很好地引入包括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等知識產權在內的戰略形式,以最大限度地從技術、法律和管理層面推進技術創新工作,實現技術創新目標。企業應以市場為導向,在技術創新的不同階段均引入知識產權戰略。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知識產權管理暫行規定》第18條規定:牽頭組織單位應定期對本重大專項申請和獲取的知識產權總體情況進行評估分析,跟蹤比較國內外發展態勢,研究提出下一階段知識產權策略。應從科技項目立項時就要確定熟悉知識產權工作的人員介入,對科技項目研究中可能出現的有關知識產權問題及時進行指導和協調,促進一批在相關領域內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并使之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指導科技計劃項目承擔單位建立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培養知識產權專門管理人員,形成研究開發人員與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溝通機制,實現對科技計劃項目研究成果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科技計劃管理制度中要切實落實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使知識產權管理貫穿于立項、執行、驗收等計劃管理的全過程,力爭從計劃源頭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這一規定,體現了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協同性,有利于在技術創新中貫徹知識產權戰略理念和思路,以知識產權戰略推進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對技術創新作用的發揮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以完善的政策、技術和市場環境為依托,貫穿于企業技術開發、產品研制和產業化的全過程,貫穿于企業科技創新、生產經營和服務全過程,其基礎則是知識產權的形成和界定,這在整個技術創新過程中都予以體現。技術創新的不同過程和環節中都可能形成知識產權,以下不妨以知識產權戰略中的專利戰略,立足于企業技術創新全過程,探討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融合的具體實現機制。

企業專利戰略是企業利用專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護和專利信息,謀求獲取技術競爭優勢的總體性謀劃。專利戰略與技術創新相互作用,具有一致的目標。專利戰略的實施需要在技術創新全過程中予以落實,即從企業新技術與新產品立項和決策、技術和產品開發計劃的實施到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全過程中運用專利戰略予以指引和指導。在技術創新中融入專利戰略理念、思路和策略,可以很好地以專利戰略指導企業技術創新活動。像日本夏普公司的核心技術開發與專利戰略的緊密結合,就為中國企業實施以專利戰略為指導的技術開發,實現技術創新與專利戰略的有機結合提供了范例。該公司擁有液晶顯示核心技術。公司將技術開發活動與企業專利活動緊密結合,在技術開發中引入專利戰略理念,實現技術開發與專利戰略的“有機互動”。公司還專門成立了獨立于知識產權部的一個由數十人組成的“專利戰略小組”的組織,該組織與技術開發活動保持著動態聯系,如技術開發小組確定的研究課題,會得到專利戰略小組從專利申請、授權、市場前景等方面的意見,以指導后續技術開發活動,調整技術研究開發方向。公司技術開發部門與專利戰略小組配合默契,使得技術開發活動與公司專利技術保護、獲取市場競爭優勢有效結合,從而保障了公司技術創新,為提高公司競爭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下將具體以技術創新的各個環節和過程為基礎,分析專利等知識產權戰略的指引和作用機制。

1.立項階段

技術創新的源頭是智力成果創造,而這離不開基本的立項。立項階段具體又可以分解為選題的調查與確立、可行性研究以及正式立項等。

(1)選題的調查與確立:專利文獻與信息分析。在項目立項前的選題階段,企業應立足于市場經濟主體自身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必要的市場調查,同時需要進行基本的專利情報信息分析。美國經濟學家梅耶斯和馬威斯曾研究了157個創新案例,結果發現有98項創新構思是被企業外部信息源所激發的,也有不少創新構思甚至全部來自于企業外部的構思[1]。這里的企業外部信息的獲取,就技術信息而言,離不開專利信息戰略的實施,而且該戰略形式在技術創新的整個階段都具有重要價值,甚至可以認為專利信息戰略是伴隨技術創新的動態戰略。企業專利信息戰略包含專利信息調查、專利文獻與信息分析、專利信息網絡服務、專利信息數據庫建設、專利信息管理制度等內容。專利信息戰略在企業技術創新全過程的實施反映了專利制度下的技術擴散機制中專利制度信息功能的重要性。從工業化國家的經驗看,無不將對專利文獻納入信息的戰略性利用伴隨技術創新的全過程。專利信息戰略的核心是專利信息分析,即對專利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其他大量的專利信息進行分析、加工和整理,并采取科學的統計方法研究出具有競爭情報功能的結論和規律。專利信息分析也可以稱為專利情報分析,“企業從研究開發項目選題決策到研究開發項目實施過程,專利情報分析都可以有效地支持企業的研究開發活動,為企業制定技術開發戰略提供科學準確的決策依據”[2]。

(2)立項選題涉及的知識產權問題。立項選題確定后,應對相關的知識產權問題做出安排。科技部《關于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第4條規定:“申請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項目建議書中寫明項目擬達到的知識產權目標,包括通過研究開發所能獲取的知識產權的類型、數量及其獲得的階段,并附知識產權檢索分析依據。”在立項選題階段,還涉及著作權保護問題,因為對相關技術和市場情況提出的分析報告,對自身和競爭對手分析的成果都屬于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享有著作權的作品。由于這些智力成果還具有實用性和競爭價值,在沒有公開的條件下還可以構成商業秘密,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保護。

(3)可行性研究。一旦選題確立,則應進行可行性研究,以便進行研究開發決策,制定出具體的研究開發計劃。例如,日本三菱公司在研究開發管理中,確定了研究開發立項的嚴格程序,其中重點是可行性研究。公司的研究開發工作由研究所負責。研究開發項目立項有以下四個環節:首先在每年夏天由各工廠或研究所提出提案,兩者所占比例大體相當;其次,每年9月份,研究所對提案進行可行性方面的評估;再次,每年12月左右,經評估認為不具有可行性的提案,申請人可以申請復核;最后,通過可行性評估的提案,經工廠廠長和研究所所長同意后,予以正式立項[3]。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專利信息分析,通過專利信息分析獲取相關的技術、經濟和法律信息,進而結合技術創新目標確定技術方案、關鍵技術、技術創新點及其效果。可行性研究階段提出的可行性論證報告應明確相關的知識產權目標和指標。《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知識產權管理暫行規定》第11條規定:項目(課題)申報單位提交申請材料時,應提交本領域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狀況分析,內容包括分析的目標、檢索方式和路徑、知識產權現狀和主要權利人分布、本單位相關的知識產權狀況、項目(課題)的主要知識產權目標和風險應對策略及其對產業的影響等。在可行性研究中,建立企業專利技術評估機制具有必要性,這樣可以為企業考慮是否值得予以立項、是否值得投入研究開發資金和人力資源提供決策依據。其中,除了專利信息分析外,市場分析也是必要的。這是因為,研究開發應面向市場需求,否則即使研究開發本身在技術上具有創新性、先進性,但由于市場需求不大,難以實現技術創新目的。故在可行性研究中,應引入市場分析,以保障企業研究開發決策牢固地建立在滿足市場需要的基礎之上。為此,企業研究開發部門和技術決策部門應當與市場營銷部門進行溝通,營銷部門可以根據對市場動態的把握向研究開發部門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更好地根據市場需要來確定企業的研究開發方向和選題。

(4)正式立項。在企業研究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礎之上,應制定項目研究可行性報告。可行性報告應明確目標專利技術檢索與分析的情況和結果,載明在研究開發階段可以獲得的知識產權情況,如通過研究開發獲得的知識產權的數量、類型、技術含量以及獲得知識產權的大致過程,并應對企業可能采取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和制度加以明確。可行性報告出臺后,則應對此進行評審,形成可行性研究評審報告,該報告應對擬定的技術研究開發項目的創新和突破點及其產生的知識產權情況、技術開發路線、未來技術成果及其知識產權以及知識產權風險防范等問題做出評估。可行性論證報告通過以后即可正式立項。

2.技術方案階段

在技術方案階段,知識產權戰略實施與技術創新戰略融合體現為將知識產權目標融入技術方案,提出明確的知識產權數量和類型目標,以及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在本階段,企業制定和實施的技術方案本身可以作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以及商業秘密加以保護。

中國現行關于科技計劃項目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規范性文件對科技計劃方案的制訂和實施都有對知識產權數量和質量目標的規定。例如,《關于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規定:在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申請、立項、執行、驗收以及監督管理中全面落實專利戰略。各類科技計劃應當根據各自特點確定知識產權目標,把專利權、植物新品種權、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的取得、保護和運用,作為科技計劃管理的重要內容。科技部2003年《關于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規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編制科技計劃項目指南時,對于明確提出技術指標要求的重點領域,應委托有關機構對國內外(包括主要國家和地區、主要研究機構和企業等)的知識產權狀況進行調查,形成調查分析報告,作為制定發布指南的依據和確定項目研究開發路線的參考,避免研究開發盲目性和重復。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把知識產權作為獨立指標列入科技計劃項目評審指標體系,合理確定知識產權指標在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權重。科技計劃管理單位組織項目評審時,應根據需要聘請知識產權專家參加,或者委托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對同一項目申請者的知識產權目標可行性進行匯總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項目評審的依據。《關于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第5條規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把知識產權作為獨立指標列入科技計劃項目評審指標體系,合理確定知識產權指標在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權重。科技計劃管理單位組織項目評審時,應根據需要聘請知識產權專家參加,或者委托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對同一項目申請者的知識產權目標可行性進行匯總和評估,并將評估結果作為項目評審的依據。對批準立項的項目,應在項目合同或計劃任務書中明確約定項目的知識產權具體目標、任務。”盡管這些規定是直接針對科技計劃項目中實現知識產權目標、落實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其對于規范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各個環節重視知識產權問題仍具有指導意義。

應當說,在中國現有大量的技術創新活動過程中,技術方案缺乏知識產權目標從而導致后續技術創新活動偏離知識產權戰略思維、忽視知識產權確權和保護的問題是非常嚴重的。以中國藥品專利保護為例,從1993年到1999年,中國制藥行業取得的科技成果1 168項,但只有32項專利申請。可能最有代表性的事例之一是國家863計劃實施后,產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如1997年在生物、信息、能源等領域取得的成果1 250項,發表論文2萬多篇,但當時申請的專利僅242項。由于忽視技術方案階段的知識產權目標,也會對本階段產生的知識產權不夠重視。

3.研究開發階段

(1)研究開發階段應注意的要點。技術方案一定確定,則進入研究開發階段。研究開發階段是技術創新的實質性階段和技術創新理論向實踐進發的基本途徑,也是知識產權創造的關鍵環節。在本階段,隨著研究開發進程的深入,企業需要隨時滲入知識產權保護。像微軟近年對知識產權管理進行重大改革,其中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將知識產權創造納入產品開發流程中,也就是在產品的開發中不斷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4]。同時,由于技術發展及其相應法律狀況變化的動態性,為保持研究開發的前沿性,本階段專利情報戰略和信息分析仍然具有重要地位。企業利用專利信息和情報,可以啟迪研究開發思路、啟發研究開發人員的創造性思維,借鑒現有技術經驗,推進創新進程;通過專利信息跟蹤和研究,指導和調整研究開發方向與思路,形成新的技術解決方案,提高技術創新的起點與水平。美國的一項關于技術創新調查數據顯示,“不重視專利信息,憑空構想,只有1%~3%的方案能夠成功”[5]。

從技術創新的過程看,企業研究開發活動不僅需要融入專利信息戰略,而且需要緊密結合市場信息,跟蹤市場情況的變化,以市場需求指導研究開發活動。這方面國內外企業均有值得借鑒的經驗。以聯想集團公司為例,公司重視專利開發以產品為中心、產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逐步形成研究開發—專利申請—市場開拓的良性循環。公司總裁柳傳志認為,企業研究開發的真正價值在于能否將技術與發明不斷地運用于產品,這也是“貿—工—技”原則的延伸和發展。公司具有清晰的研究開發思路,即不能為技術而技術,技術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要能滿足市場需求,通過獲利為下一輪技術研究開發與產品提升提供資金支持。中興通訊公司則將滿足市場需求作為技術創新的基本原則。公司將研究開發立足于市場。具體做法是,由研究開發人員和市場人員共同組成項目小組,使研究開發的產品有經營要求,直接與市場掛鉤。公司還要求研究開發人員要花一半時間去接觸市場,將研究開發平臺牢牢地根植于市場前沿[6]。再以芬蘭諾基亞公司為例,公司高度重視研究開發與市場之間的互動關系,將研究開發與市場對接。公司的研究開發人員與生產、制造、采購、市場營銷等部門都保持密切的聯系,這些相關部門的人員從所在部門的角度對研究開發活動提出意見,并反饋到研究開發人員那里,從而使研究開發人員的研究開發活動具有較強的市場適應性。有關的實證研究則證實新產品開發階段市場調查與評價的重要性。例如,庫柏曾隨即選取了30個工業企業作為調查樣本,分析其在創新初期的時間分布和有效創新的主要維度,并重點研究了最成功的創新和最不成功的創新之間的區別。該成果顯示,在最成功創新中,技術開發與生產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占55%,營銷活動花費時間占31.3%,市場調查與評價活動花費時間占13.7%;而在最不成功的創新模式中,技術開發與生產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占7.1%,營銷活動花費時間占28.3%,沒有市場調查與評價活動[7]。可見,成功企業的市場調查與評價活動在研究開發階段占據了一定時間,而這對于企業研究開發與市場需求相銜接,保障未來的研究開發成果適應市場需要具有重要意義。

(2)研究開發階段創新成果的保護。企業在研究開發階段會形成一些創新成果,對這些成果需要及時采取保護措施。例如,研究開發階段形成的圖紙、資料、研究開發計劃和以一定載體形式記載的技術構思、實驗數據、電子文檔等均屬于商業秘密的保密范圍,也屬于可以受到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事實上,不局限于研究開發階段,在技術創新每一階段都涉及對相應的創新成果的保密問題,需要納入商業秘密保護。中國石油天然氣管道局在這方面提供的經驗就值得借鑒。其針對科技計劃項目實施知識產權的全過程管理,在項目執行的各階段均要求參與項目管理、研究開發、驗收和成果鑒定的人員保守秘密。對研究開發階段形成的階段性創新成果,則應根據情況決定是否提前申請專利,而不是要等到系列技術開發完成后再申請專利,以免耽誤申請專利的時機,這是因為,各國專利法一般實行先申請原則,在本企業研究開發過程中完全有可能存在他人申請同樣專利的情形。由此可見,在企業研究開發階段,實施專利信息與情報戰略、專利申請戰略、著作權保護戰略、商業秘密保護戰略等都是必要的。

4.研究開發成果的確權、驗收和應用階段

(1)技術成果報告的撰寫。研究開發階段完成后,進入研究開發成果的確權、驗收和應用階段。在研究開發成果確權階段,應對取得的研究開發成果進行總結,提交研究開發成果報告或稱之為技術成果報告,并移交項目研究開發過程中全部技術資料。研究開發成果報告應當載明研究開發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和主要成員、研究開發起止時間、研究開發取得的成果、研究開發過程及其取得成果的知識產權歸屬問題。

(2)技術成果的知識產權確權。中國《科學技術進步法》第38條規定:“國家依法保護企業研究開發所取得的知識產權”。研究開發階段取得的研究開發成果是自主知識產權的源泉,但這些創新成果本身并不等于知識產權,而是需要通過適當的知識產權確權才能實現。換言之,研究開發階段產生的技術成果,即使具有很強的創新性,由于尚沒有實現產權化,而不能由技術優勢本身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上述確權主要表現為對已經取得的知識創造成果及時進行知識產權化,主要是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戰略,以免知識創造成果失去獲得法律保護的機會,使創新者的權益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保護,并因這種保護而獲得壟斷性利潤。在知識產權制度下,企業在研究開發基礎上產生的技術成果實現產權化、法律化的基本形式是通過一定的法律形式轉化為知識產權,只有及時轉化為知識產權,企業研究開發成果也才能真正獲得對技術和市場的控制。

在技術成果的知識產權確權階段,需要充分引入知識產權保護戰略。應關注的問題主要有:確定需要保護的客體;選擇保護的方式;根據企業外部法律狀況和面臨的技術及市場風險選擇保護機制或保護機制的組合;選擇確權的時間;選擇確權的地域范圍;注意確權的技巧和策略。這里不妨以企業專利確權為例,闡述企業技術創新中專利申請的目的及其戰略內涵。1993年,國外學者阿倫德爾對英、德、意等國企業專利申請動機的一項調查顯示,在調查所列重要程度中,保護創新成果不被模仿居首位,其次是改善企業談判地位和防止第三者的侵權訴訟,接著是增加許可收入、進入國外市場和評估內部研究開發生產力。調查還發現,在產品創新與工藝創新中,上述動機在產品創新中表現得更重要。同年,杜格特與卡布拉對法國29家企業的調查則發現,最重要的動機是保護創新成果不被模仿;其次是防御阻攔和改善談判地位,比例占到62%;之后為許可收入、外國市場和研究開發人員激勵,選擇比例分別為28%、25%和18%。1994年,科恩等在耶魯調查基礎上對美國制造業的工業研究開發進行了調查[8]。從該調查發現,企業在技術創新活動中的申請專利戰略韻味很濃,很大程度上是希望牢牢把握對技術的控制權。確實如此,在當代隨著技術競爭日益激勵,企業主要通過研究開發活動獲得創新成果,然后將其申請專利的行為不僅僅是簡單的專利確權行為,而是具有很強的戰略考量。企業專利申請行為服務于其更廣泛的戰略目的,它使得在技術競爭越演越烈、知識產權戰略成為企業競爭的基本形式的今天,企業專利申請行為承載著更多的專利制度的戰略功能。在專利戰略對企業日益重要的環境下,企業專利申請和專利利用的戰略價值日益提升,它使得企業專利申請行為更加服務于企業戰略,旨在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戰略利益。

(3)技術成果知識產權確權后的產業化應用。研究開發活動取得的技術成果或者說創新成果,經過知識產權確權,最終目的則是實現產業化應用,以及時實現成果向生產力轉化,實現企業技術創新目標。即從技術創新的角度看,研究開發成果在通過驗收后,最重要的是推動其產業化、商業化。當然,從知識產權戰略的角度來說,有的成果獲取知識產權的目的并非為了在實踐中被運用,進入商業化運作階段,而可能主要是取得競爭優勢,阻止他人使用。以專利為例,有些價值較高的專利,專利權人申請專利的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直接利用該發明去獲取利益,而是形成專利壁壘,排除競爭對手在相關技術和產品市場的競爭,更多地獲取市場競爭價值。當然,從一般意義上說,更多地需要通過商業化活動才能實現其價值。因此,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的融合,在研究開發成果產業化、商業化階段最具有實質性的意義和價值。

然而,企業研究開發成果產業化、商業化不佳恰恰是中國技術創新、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結合部”的一大軟肋。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對2 716家企業的知識產權問題調查,在技術轉移、知識產權應用方面,問卷顯示,2000年以來授權專利的實施率在30%以下的企業占52.4%,82%的企業未開展過專利許可貿易,79.2%的企業未進行過專有技術貿易,88.5%的企業未進行過商標許可貿易。如何通過完善制度和優化實施環境推進知識產權的運用,強化技術創新,確實是值得重視的重要問題。

結論

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和技術創新戰略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而不是彼此分離的。知識產權戰略貫穿于企業技術創新的全過程,無論是創新成果的構思、技術方案設計、創新成果的產權化和產品化,還是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和對創新成果的保護等,都是知識產權戰略運行的環節和內容,兩者之間是一種良性互動的關系。在推進中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時,需要保持與技術創新戰略的良性互動。這種良性互動體現于兩者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也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基于此,在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中,應當有明確的技術創新目標,在技術創新中應實施知識產權策略。只有這樣,才能使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高度融合,從而實現技術創新目標,提高中國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企業技術創新各階段與知識產權戰略融合機制

[1] 趙晶媛.技術創新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90.

[2] 于和琴.專利情報數據挖掘——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法寶[J].商場現代化,2008,(13).

[3] 毛金生.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指南[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0:32.

[4] 尹生.微軟如何“捍衛”知識產權[J].中國企業家,2006,(5).

[5] 劉麗.企業技術創新中的知識產權問題[J].商業時代,2006,(24).

[6] 馮曉青.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第3版[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8:188.

[7] 李平,瀟延高.產業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關于深圳實踐的深層次分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43.

[8] 牟莉莉,汪克夷,鐘琦.企業專利保護行為動機研究述評[J].科研管理,2009,(3).

猜你喜歡
戰略研究企業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當代水產(2022年1期)2022-04-26 14:34:58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業
當代水產(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云南畫報(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戰略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五月综合色婷婷|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下载|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观播放| 综合久久五月天| 国产爽爽视频|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九色视频一区| 亚洲天堂网站在线|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亚洲无码四虎黄色网站|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欧美日韩第三页| a级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国产第四页| 亚洲欧州色色免费AV|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超清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91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制服丝袜 91视频| 国产综合亚洲欧洲区精品无码| 人妻21p大胆| 尤物特级无码毛片免费| 亚洲综合色在线| 国产乱人乱偷精品视频a人人澡|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久久小说| 亚洲无码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先锋资源久久|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不卡的中文字幕视频| 日韩在线永久免费播放| 91欧美在线|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 国产三级国产精品国产普男人| 色婷婷视频在线|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91九色国产在线|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亚洲综合香蕉| 午夜欧美理论2019理论| 国产免费一级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中文字字幕码一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2021欧美日韩| 免费在线成人网|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美女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欧美区国产区|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下载| 国产久草视频|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91青草视频| 亚洲精品黄| 亚洲永久色| 四虎精品国产AV二区| 婷婷亚洲视频| 亚洲天堂网视频| 欧美a在线| 视频二区中文无码| 国产爽妇精品| 本亚洲精品网站|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色天使| 五月激情婷婷综合| 综合色亚洲| 欧美精品xx|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一级福利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狠狠干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