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 年12 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 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 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 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 年減少5.2%。2001 年,美國總統布什剛開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理由是議定書對美國經濟發展帶來過重負擔。2007 年3 月,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單方面承諾到2020 年將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 年基礎上至少減少20%。2012 年之后如何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即所謂“后京都”問題是在內羅畢舉行的《京都議定書》第2次締約方會議上的主要議題。2007 年12 月15 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產生了“巴厘島路線圖”,“路線圖”為2009 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