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淑梅/黑龍江農墾建工有限公司
內部審計在施工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荊淑梅/黑龍江農墾建工有限公司
在國家當前的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規模日益擴大,其機構和業務日益繁雜,所面臨的風險也不斷增加。目前,隨著施工企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管理模式也隨之多樣化,同時施工企業項目分散、跨地經營導致管理難度大,往往令管理者感到鞭長莫及。另外,建筑市場面臨“僧多粥少”的局面,即施工企業眾多,建設項目相對較少,導致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因此,施工企業這種經營分散、管理鏈條長、跨度大等特點使得內部審計監督職能得以充分發揮。本文就當前施工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企業開展內部審計的相關思路,對于保證項目實現預期目標,減少或避免損失的發生都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內部審計;企業;施工;風險
企業風險管理是通過對風險進行識別、評估、應對和監察,目的是確定可能影響企業的潛在事項,并進行管理,為實現企業的目標提供合理的保證。同時,由于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的一種監督評價活動。內部審計通過監督職能的發揮,能夠發現違法違規問題,從而規范經營管理行為,促進企業運作合法、合規。而施工企業由于建設項目具有工期長、投資大、參與主體多、組織關系復雜、單一性和多樣性并存等特點,在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而內部審計由于在企業中具有獨特的位置,通過恰當的分析和正確的判斷來規避風險。
1.盲目簽約,缺乏風險評估及保護措施。首先,施工企業在簽訂合同時未能全面考慮合同條款,遺漏重要條款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其次,在履行經濟合同的過程中,一方沒有嚴格履行或違反合同條款,給一方或雙方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最后,當前建筑市場存在的許多問題,如工程安全質量問題、工程款拖欠問題、原材料價格問題等,都與合同履行不良有著密切的關系。另外,由于建筑行業市場環境欠規范、行業政策缺失等因素,施工企業長期處于惡勢競爭狀態,有的企業把爭取最大的市場份額作為彌補產值利潤低下甚至虧損的主要手段。
2.融資不當,導致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指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融資不當使公司可能喪失償債能力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降的風險。包含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及收益分配風險等。財務風險存在于建筑安裝工程施工生產過程的始終,由于其存在的客觀性和不確定性,使企業在組織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過程中必須正確預測和衡量財務風險。工程項目會遇到的財務風險很多,主要有資金風險和稅收風險,資金風險主要指有些項目資金不足。這樣就加大了施工企業貨幣資金的墊付量,再加上企業資本經營需要的資金,財務費用支出額度較大,施工設備的大額購置支出,加大了施工企業的資金風險。因此,我們應采取適當的控制與防范措施,降低財務風險、減少損失,以實現預期的經濟效益。
3.低價中標,導致成本風險。低價法是建筑招投標市場普遍使用的一種評標方法,低價投標則成為投標人投標報價的主要競爭方式,即投標人常說的低價中標。低價中標是指中標價格低于實際成本的不可控成本風險。建筑市場發展到今天,已經越來越成為一個微利的市場。建筑企業的微利經營成為不爭的現實。為了低價中標,開發商在方案中都將風險因素壓到最低。同時,企業為了能夠以相對低的報價中標,往往是在預算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投標價格、雖未降低材料的單價、但承包工程合同中又將材料單價包死等。標書中減少的臨時工程數量或降低的臨時工程單價,在實際施工時根本無法減少或降低,從而使投標書中的臨時工程價值遠遠低于實際造價。
1.內部審計能夠強化風險評估。施工企業內部審計作為結合內部財務審計和風險管理的一種有效工具,通過風險分析,制定審計計劃與公司高層的風險戰略連在一起,并確保審計計劃與經營計劃相一致,將施工企業風險管理原則貫穿于整個內部審計過程中。即:在繼續做好財務收支、經濟效益和內控制度執行審計的基礎上,更要參與風險管理,幫助企業發現、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風險。因此,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全面建立了風險管理過程,內部審計因此能夠擔負起風險管理的職能。內部審計可以深入到企業管理的極細微的環節上查找問題,分析其合理性。內部審計人員更多的是以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為依據,深入到經營管理的各個過程,查找并防范風險。另外,內部審計從評價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入手,在施工生產、物資采購、工程款回籠、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領域查找管理漏洞,識別并防范風險,做出相關評價。
2.內部審計可以避免財務風險。長期以來,我國內部審計受管理體制、職能定位、人員素質、法律法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缺乏必要的獨立性和足夠的權威性,難以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從內部審計職業自身分析,普遍存在審計風險意識淡薄的問題。作為企業組織的構成之一,內部審計的利益與企業整體利益緊密相聯,可謂同舟共濟、榮辱與共。因而,內部審計風險與企業為達到經營目標所面臨的風險具有一致性。內部審計關口由事后審計向事前、事中、事后審計相結合轉移在傳統審計模式中,內部審計著眼于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進行審查,即在企業經營行為發生之后就其結果進行審計,實行事后審計。而風險導向內部審計是以風險為核心,風險是面向未來的,直接和目標及戰略相關聯,將事后的反饋延伸到事前以及事中,克服了制度導向內部審計的缺陷,能夠為企業高級管理者預測未來提供更多信息,還可以使企業避免財務風險。
3.內部審計可以避免成本風險。成本管理風險主要是指沒有達到預期可控成本目標和高于國際市場成本而喪失國內外競爭能力。現代審計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充分運用現代經濟統計技術和方法,以抽樣審查代替全面審查,以提高審計效率,保證審計質量,降低審計風險。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層的職責所在。為了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管理層應當確保企業具備良好的風險管理流程,并且在經營過程中正常運轉。由于成本費用風險幾乎遍及分公司領導和職工能夠想到或想不到的每一個角落。只要有強烈的成本費用節約意識和健全的全員成本費用管理辦法,就一定能夠捕捉到每一個可能帶來財務風險的成本費用控制關鍵點。風險管理是企業避免失敗、贏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同任何經濟活動一樣,項目風險和項目利潤總是并存的,既沒有完全脫離風險的利潤,也沒有毫無利潤的純風險,施工企業應協調好與社會、市場、環境等各方面的關系,對風險的預測和識別,從而確定企業正在或將要面臨哪些風險。
總之,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與咨詢活動,是企業自我約束和自我監督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構建和有效實施內部審計體系已成為當前施工企業急需解決的問題,這也對現代建筑施工企業有著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