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琰/哈爾濱華德學院
關于當前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發展的若干問題分析
魏琰/哈爾濱華德學院
目前民辦高校輔導員對我局建設存在著專業化、職業化建設難的關鍵性問題,其根源在于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化發展的空間過于狹窄,缺乏職業化發展的制度保障。因此要推進民辦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發展,需要民辦高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需要民辦高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教育行政單位定期對各民辦高校的輔導員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評估。
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職業化發展;問題分析
截止到2011年底,全國民辦高校達到1400多所,其中本科院校390所(獨立學院303所、民辦普通高等學校87所)。在學生數量上,2011年底統招學生達到500萬,按照輔導員與學生1:200的比例配備,初步估計,全國有2.5萬名高校輔導員。而輔導員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
輔導員是民辦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保證高等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不可或缺的一支極為重要的力量。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輔導員的作用也日益彰顯出來,但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弊端。首先,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無條件、干事無平臺、發展無空間,大大挫傷了其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輔導員工作亟待長遠規劃和政策保障。其次,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面越來越寬,工作量也越來越大,這些事務性的工作涉及許多部門,需要輔導員反復與多個部門協調,做工作,大量的時間都要來應對這些事務性的工作,而沒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投入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再次,民辦高校輔導員待遇較低,職稱很難提高。民辦高校除了要承擔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外,還要做大量的事務性工作,許多輔導員工作時間的投入,實際上是大大超出學校規定的,但收入待遇一般。與專業課教師相比,同樣是教師,兩者的差距甚遠。輔導員很難有提高,對滿足什么條件后能提高自己的職稱,眾多輔導員存在著不清楚,沒有明確的努力方向。與專職教師相比,民辦高校輔導員個人發展存在一定局限,干了這么多年輔導員,反而對自己的身份缺乏認同感。最后,不斷加劇的社會競爭力造成部分輔導員心理壓力以及對未來發展的憂慮,輔導員迷茫于將來的發展道路,迷失在每天重復的工作中,沒有了奮斗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輔導員如何不斷地充實完善和提升自己的能力,成為每個輔導員經常關注的問題。
輔導員的現狀在將來就業的環節上會失去競爭優勢,難以為將來的職業發展搭建一個好的平臺。因此,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極為緊迫的戰略任務。著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的輔導員隊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
1.影響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發展。很多民辦高校輔導員都不知道今后路在何方。因為這個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民辦高校許多輔導員雖幼稚從事這項工作,但由于缺乏職業化發展路徑,最終卻無奈選擇離開這個崗位。有機會就轉、有條件就“跳”的心態在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穩定和發展。
2.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和職業化建設難。由于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的職業化發展空間窄,缺乏發展機會,導致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缺乏穩定性,人員頻繁流動,經常是新人剛培養上手或業務骨干剛培養造就,就出現跳槽的現象,造成輔導員工作連續性不強,工作經驗難以積累和傳承,只能停留在低水平階段進行重復建設。結果,民辦高校輔導員的業務素質和綜合能力無法在整體上得到有效地提升,建立專業化和職業化的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成了一種奢望。
3.不利于吸引優秀人才投身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由于民辦高校輔導員職業發展空間窄,缺乏發展路徑,造成輔導員不穩定、專業化程度低,輔導員缺乏工作歸屬感和職業自我認同感,導致優秀人才對民辦高校輔導員崗位望而卻步,或者更加強化了他們把民辦高校輔導員崗位當作過渡性工作崗位的意識,無法很好地吸收和留住優秀人才投身民辦高校輔導員工作,進一步造成民辦高校輔導員堆積物人才引進的惡性循環。
1.歸口管理,完善管理體制。輔導員隊伍多頭管理,歸屬不清的現狀,其本質就是輔導員管理體制的缺陷導致的。要改變這種現狀,就應該實施統一管理、統一調配。增強輔導員的崗位歸屬感,有效地確保全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盤棋,所有輔導員一律實行目標管理,既減少了輔導員被多重管理的層級,也少了事務性工作量,把輔導員從多重管理和事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使得輔導員工作更富有成效。
2.完善專業化制度,提高職業素養。把好入口關,是加強隊伍素質建設的第一步。輔導員選拔應堅持“擇優錄用,寧缺毋濫”的原則,一方面這是保證隊伍素質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從社會心理層面上講,高標準嚴要求也是提高輔導員工作認同感的重要方法之一。選拔輔導員務必要堅持“又紅又專”的標準不放松。
3.完善培訓體制,提升專業素質。培訓是職業人提高其從業水平的主要手段。任何既得知識難免會有過時的時候。輔導員職業更是如此。面對高校改革的不斷實施以及大學生的問題的錯綜復雜。輔導員只有不斷的提升自我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輔導員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培訓的內容不僅包括理論知識還應具備實踐知識。理論上要求不斷的推陳出新,而且要求實踐上要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對于輔導員隊伍的培養要本著“超前式、開放式、動態式和競爭式”的原則力求最顯著的培訓效果。
4.完善保障制度,增強職業吸引力。要進一步完善輔導員職稱評聘辦法。建立輔導員自有職稱評定體系,要充分考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性強的特點,注意考核專職輔導員的思想政治素質、理論政策水平及工作實績。其剛性指標可以是在任期間所管轄的學生的成績,自身獲得的榮譽以及科研工作水平來衡量。鑒于輔導員工作的特點,學校應該合理的安排薪酬,適當的給予傾斜。在同等職稱的情況下盡量能夠要高于或者與其他員工持平。使他們感覺到他們的地位并不比專職教師低,增加工作成就感。輔導員工作的復雜性及現實性,迫切需要加強教育與培訓,提高輔導員的工作勝任能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做到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化解矛盾,必須堅持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及高校內部要建立一套輔導員的培訓、獎勵制度。要把輔導員的表彰納入各個表彰體系中。在民辦高校中樹立一批正面、先進的典型。使每個輔導員都能感覺到有奔頭,使其感覺從事這項工作的光榮性。對出色的輔導員還應進行重點培養,并派其出去考察深造。
總之,推進民辦高校輔導員的職業化發展,需要民辦高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需要民辦高校建立科學合理的制度保障,教育行政單位定期對各民辦高校的輔導員建設情況進行檢查評估。確保國家政策的狠抓落實。
[1]洪盛志.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新思考[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4).
[2]黃韶紅.高校輔導員隊伍的“三化”建設[J].南方論壇,2007,(2).
[3]邵成.加強民辦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J].理論導報,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