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哈爾濱菱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成因及其對策研究
劉晶/哈爾濱菱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中小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尤其是在增加就業,緩解就業矛盾方面功不可沒,中小企業已經成為創造就業的主力軍,提供了近80%的城鎮就業崗位。然而近年來,受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其中資金短缺是制約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主要困難和瓶頸之一。如何解決我國中小企業的資金短缺困境已然成為社會各界探究的熱點。希望通過對中小企業資金短缺的成因與對策多緩解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有所幫助。
中小企業;資金短缺;成因;解決對策
(一)融資政策的缺失
我國目前的金融機構仍以國有四大商業銀行為主。由于中小企業本身的經濟實力、財務管理、信譽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導致四大銀行只愿給國有企業貸款,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審批比較謹慎,并且其利率水平也比基準利率要高。因此,直接造成了對資金需求強烈的中小企業資金鏈的漸趨緊張。此外,監管機構對銀行的逾期、呆賬等不良貸款實行追究制,必然導致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放貸多一份謹慎和小心。
(二)銀行與中小企業信息不對稱
在企業進行融資時銀行作為資金的提供者并不能直接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中來,致使銀行與中小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中小企業在資金的經營管理方面比銀行擁有更多信息,因此,中小企業就有優勢在資金使用的過程中損害銀行的利益,使銀行缺乏為這類中小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服務的動力。
(三)國內銀行缺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
目前,在我國的銀行組織體系里中,還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有專門為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的銀行。雖然我國已有一些中小商業機構,如農村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等,但由于他們沒有得到政策性融資權,發展能力不足,無法滿足中小企業貸款需要,減弱了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
(一)企業內部層面
1.全面提升企業經營者的文化素質和管理素質。中小企業首先要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素質,經營管理者要熟悉相關的金融政策,學會運用現代金融知識結合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
2.加強企業內部管理。企業要加強生產技術改造、設備更新,使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和經營成本,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平穩運轉經營;盡快建立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運作制度;其次,要注意企業誠信文化的建設,爭取盡快進入銀行的授信范圍。增強信用意識,杜絕逃費銀行貸款債務行為,提高自身信譽。
3.建立健全企業財務制度。要規范企業的會計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提高信息透明度,確保財務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和真實性。注重與銀行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樹立良好的信用觀念意識,提高自身信用等級。
4.加強企業自身信用建設構建企業文化。加入WTO后,我國的社會信用系統會逐漸建立起來。信用時代的到來,誠信原則在社會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約束力,在社會立足和創業,時時處處要遵守信用道德,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具有良好的信用,是解決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的根本。
(二)金融機構層面
1.加強金融部門對中小企業融資服務。國有商業銀行應把支持中小企業的重點放在提升為中小企業的服務水平上,通過對中小企業的特征分析,應設立中小企業政策性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抵押擔保,同時加快信用抵押擔保體系建設,有針對性地創新制度,緩解企業融資困境。
2.加強中小金融機構的發展。儲蓄合作社的規模小于商業銀行,但具有營業網點多和受到本地群眾信任的優勢。儲蓄合作社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規??赡懿淮?,但對中小企業的健康成長卻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儲蓄合作社著重向中小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填補了政府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體系的空白。這種長期貸款對于中小企業發展價值項目的作用重大。其次,利用地方非正式聯系網絡,它們能夠獲得中小企業的信息并對其信用做出評估,整個過程非常簡短,交易成本低。最后,不需要借款人提供擔保,它們通過自己的當地聯系途徑收集借款人的信息來防范貸款風險。
3.建立健全為中小企業服務的資本市場體系。建立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體系至少應該包括兩個層面:區域性小額資本市場和二板市場。就其功能來看,前者的主要功能是為那些無法在二板市場融資、處于創業初期的中小企業,提供私人權益性資本;后者的主要功能是為了解決創業中后期階段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創立服務于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債券和股票私募基金等場外交易市場(OTC);在產權交易所基礎上改建區域市場,按照統一互聯原則,將有形的產權交易市場經過標準化過程,變為股權標準化分割的證券化的場外交易市場,同時降低門檻,使全國范圍內的中小企業有方便的股權融資渠道,為中小企業提供私人權益性資本。
(三)政府層面
1.進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業融資的法律法規。盡快出臺與中小企業促進法、反壟斷法相配套的具體法規,加大不正當競爭法的執行力度,保護中小企業的合法權益,消除對中小企業的偏見和歧視,為中小企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并在法律層面上給予中小企業融資重點保護和支持。
2.完善中小企業資金的政策扶持。西方國家財政補貼政策是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通行做法,考慮我國國情,對中小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十分必要。一是投資引導性補貼。鑒于中小企業風險較高,多數投資者或機構不愿意進行投資,政府應給予一定的引導性補貼措施,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創業;二是技術引導性補貼。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國家或地方科技部門、專家組評估確屬技術先進但短期虧損的中小企業,可按投資額給予一定比例的財政補貼;對處在創業階段且屬于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可給予一定的補助;對屬于政府確定創新領域的中小企業,可給予適當的技術研發補助;對服務中小企業的科技人才,可予以科技人才扶持補貼;三是直接投入補貼。對符合國有資產投資方向的產業部門,政府可直接對屬于此類的中小企業進行資本投入。
3.建立暢通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外源融資主要還是來自銀行貸款,而我國中型商業銀行數量太少,小型商業銀行、信用社和基金會規模小、實力弱,尚未形成一個有效的競爭格局和資金供給格局。政府應該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為中小企業營造良好的融資環境。
4.設立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基金。中小科技型企業在創造新產品與服務、發展新產業、推動技術革新與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小企業科技創新需要資金支持其研發活動,而企業的技術研發風險很高,讓它們自己籌集研發資金是困難的。因此,政府理應向中小企業提供專門的技術研發資助。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短缺融資難是一個長期困擾企業、政府的問題,主要有融資政策的缺失、銀行與中小企業信息部不對稱、國內銀行缺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金融產品等問題現在我國通過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不是單個因素造成的,而是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就成了一個綜合性的社會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政府、銀行、各類投資者,以及中小企業自身都應是積極的參與者。
[1]郭少洪.中小企業資金管理的瓶頸和對策[J].會計審計,2013(1):33-35.
[2]王迪,常宇.淺談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及破解之路[J].商業經濟,2013(5):21-24.
[3]許靜.企業流動資金緊缺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3(5):44-45.
[4]侯艷莉.中小企業資金短缺問題分析及對策[J].河北企業,2013(6):1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