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經濟料增長7.2%降息降準皆有可能
中國銀行日前發布2015年中國經濟金融展望報告預計,雖然中國經濟正進入新常態、新增長動力正在孕育,但受制于動力切換、去產能壓力較大、房地產調整等因素,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在7.2%左右。
該行網站刊登的展望報告全文并指出,中國政府可能將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定在7%左右,宏觀經濟政策趨于寬松,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均存在下調可能。
“受產能過剩、高杠桿率和新增長點尚在孕育等因素的影響,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將繼續小幅放緩,GDP增長在7.2%左右,2015年很可能是中國本輪經濟下行的階段性低點或谷底,”報告稱。
中行預計,在“三期疊加”大背景下,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率在7.4%左右;但總體來看依然運行在合理區間,且出現一些積極的趨勢性變化,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快速增長、比重提高,電子商務、移動互聯等新型業態加快發展,就業和節能降耗等指標好于預期。
展望2015年,中國經濟仍將平穩增長,繼續呈現“低增長、低通脹”格局,CPI增幅在2.4%左右,PPI下降0.5%;與此同時,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將達到48%左右,對穩定增長和增加就業的支撐作用將進一步提高,消費對增長的貢獻率將達到50%左右,比2014年提高1個百分點。
“在此大背景下,宏觀經濟政策趨于寬松,財政政策更加積極,重在優化支持結構、加快財稅體制改革,促進包容性增長,”報告稱,“貨幣政策在堅持穩健的同時,突出靈活性和針對性,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均存在下調的可能。”
中行認為,有關部門會繼續引導銀行間市場利率下行,以此達到壓低貸款定價的目的;如果效果不佳、企業融資成本仍居高不下,特別是經濟明顯走低、就業惡化,那么就會繼續調降存貸款基準利率。
“預計2015年再次調降基準利率的可能性比較大。通過降準補充基礎貨幣缺口的概率較大,”報告預計,未來央行在繼續使用價格型工具的同時,也會配合使用數量型工具,預計2015年可能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1-2次。
中行預計,2015年社會流動性總體將適度偏松,M2增速在12.5%左右,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9萬億元人民幣左右;而在監管環境趨緊和企業融資需求放緩的背景下,表外融資不會大幅增長,社會融資總量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全年增長18萬億元左右。
**房地產開發投資有望低位企穩**
中行認為,受投資信心不足、銷售放緩、融資環境偏緊等因素影響,預計2014年全年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2.4%,為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最低值。
到2015年,全國房地產市場將觸底回升,但力度較弱,銷售有望在明年下半年轉正;房地產投資總體穩定,略有下滑,預計同比增長10%左右。
該行認為,房地產調控重在落實,加快住房金融改革,一是繼續落實差別化房地產信貸政策;二是加大對國開行保障性住房建設的資金支持;三是加快抵押貸款資產證券化發展,完善住房金融體系。
而以保障房、鐵路、公路、水利等為主的基建投資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將繼續成為穩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預計2015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比2014年回落1個百分點左右。
但工業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產能過剩等因素制約,預計2015年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左右。
外貿方面,歐美經濟復蘇意味著其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需求將保持一定增長;同時,中韓自貿區成立、中國-東盟打造自貿區升級版以及“一帶一路”建設實質性推進,都利于中國對韓國、東盟、印度和俄羅斯等的出口也保持較快增長。
中行預計2015年中國出口增長8%左右,進口增長5%左右,較2014年雙雙提高2個百分點左右;貿易順差3,900多億美元,比2014年擴大600多億美元。
零售銷售方面,消費者對未來收入和消費前景較為樂觀,是消費穩定增長的有力支撐;再加上中央明確提出增加居民收入、健全社保體系等,讓居民能消費、敢消費,在擴消費政策支持下,預計201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