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晉輝
( 汾西礦業( 集團) 有限責任公司 雙柳煤礦,山西柳林033300)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我國煤礦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安全事故中有一大部分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而產生瓦斯爆炸的主要原因就是井下的通風管理工作沒有做到位,使得礦井中的瓦斯濃度嚴重超標。除此之外,礦井內部的通風管理工作沒做好,也容易使礦井內的粉塵含量超高,并使井內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超標,對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因而,做好煤礦的通風安全管理問題是保證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前提。
在煤礦的通風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很多潛在的風險因素,這些安全隱患是導致由于通風不良而產生的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主要來講,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中的風險因素主要有:①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②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欠缺。③對危險源的控制不當。④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⑤安全管理中的漏洞。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造成安全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員工的安全意識淡薄使得員工對井下發生的各種現場通風問題重要性認識不夠,或者對危險的意識不強,甚至抱有一定的僥幸心理,因而使得原本可以控制的風險變得不可收拾,造成嚴重的事故。而造成員工安全意識淡薄的主要原因是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知識的普及不全面,從業人員對通風隱患的危害性認識程度不高,煤礦企業存在重生產輕安全的意識,導致相關安全知識培訓的力度不夠,進而使原本素質較低的基層員工對于安全的認識更加不夠充分。
礦井內部的情況是復雜多變的,同時存在的風險因素也是多種多樣的。由于基層下井員工的學歷相對比較低對于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比較欠缺,因而對于井下的氣體存在的種類和濃度等不能做到及時把握。同時,員工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欠缺使得員工不能掌握基本的自救措施,當事故發生時就不能作出正確的理解和判斷。除此之外,員工的專業知識欠缺使得員工對于復雜多變的井下情況不能作出正確、科學的判斷,這樣對于日常的煤炭開采工作也是十分不利的。
在礦井中存在多種有害氣體,比如,一氧化碳、甲烷等,這些氣體都是易燃易爆的,一旦這些氣體的濃度超標就很有可能發生爆炸等意外事故。而井下通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造成有害氣體濃度超標的主要原因。目前很多煤礦企業的下井人員當中的技術人員以及相關的管理人員數量仍存在配備不足,專業素質偏低等問題,因而在礦井的日常巷道施工設計、生產布局等方面對通風管理的考慮不足,導致通風管理出現漏洞或通風系統出現不合理現像,導致容易出現局部甲烷超限情況。
影響煤礦的通風安全管理問題不僅僅體現在員工自身的素質或者技能等方面,還受到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通風裝置的保護不合理或者通風設備的供電系統不可靠,就不能保證煤礦作業過程中設備的安全和可靠。影響煤礦的外部因素主要有礦井供電系統的合理可靠、雷雨天氣的避雷措施以及維修和保養等,這些因素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提出應對措施,就很容易影響通風設備的正常使用。
現階段煤礦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通風管理主要表現在相關的規章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欠缺、管理人員的日常監督工作不到位等等都使得通風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有效開展。據調查,內部的通風安全管理工作欠缺、落實不到位是導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除了煤礦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漏洞之外,國家有關部門對于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監督力度的不夠也使得煤礦企業的領導層對于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進而使得企業內部的通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
針對目前存在于我國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隱患,本文簡單介紹了煤礦通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應對措施。這種風險應對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①設計科學的通風系統。②及時對通風設備和檢測設備進行檢修、更新。③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④加強對安全隱患的治理。⑤完善現有的通風管理制度。
有效的通風管理的前提是科學合理的通風系統,因而煤礦的管理層應聘請專業的設計院所設計煤礦的通風系統,使煤礦的通風系統在滿足自然風壓、地理條件、地質條件等因素的前提下,使礦井的生產布局更加合理。
煤礦企業應及時對通風設備進行監測和檢修,從而保證通風設備可以有效地工作,同時煤礦企業應及時對各種通風設備進行更新,使設備和技術一直保持先進的水平,從而保證良好的通風效果。同時,還要做好對礦井供電系統的管理,不斷采用先進的供電技術,提高通風設備供電可靠性,包括風機在線監測、礦井第三供電電源的采用,提高設備運行的穩定、可靠性。
為了提高煤礦的安全,就要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使工作人員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以及各種技能得到完善,同時煤礦企業還應根據自身的情況設立相應的通風安全人才庫,對這些知識扎實、技術過硬的人員進行重點的培養,從而提升技術人員的素質。然后利用技術人員逐步對從業人員進行教育,逐步提升礦井通風安全管理技術力量。
保證煤礦的通風安全就要求煤礦企業對煤礦中的安全隱患進行及時的排查和治理。因而,煤礦管理者要制定一系列的安全隱患排查措施和治理方案,從而保證定期對煤礦的隱患進行排查。煤礦治理方案中的內容要包括隱患的識別、確立、分析、危險性評估以及治理等。只有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才可以有效地實現對安全隱患的處理。
針對目前存在的各種通風管理漏洞,煤礦的管理者要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將責任落實到人。落實到組,并且建立完善的獎懲機制,從而保證管理者可以踏踏實實的工作,監督。同時,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督和管理,從而保證煤礦開采工作有效的開展。
煤礦的通風安全關系到國家的財產和人們的生命安全,因而不論是國家還是企業本身以及員工都要加強對于通風安全的重視程度,重點加強技術人員和普通職工的通風安全知識的培訓和教育,提升通風安全管理水平,從而可以有針對地對存在在煤礦開采過程中出現的各種隱患及時處理,采取措施,保證煤礦企業由于通風安全管理不當而造成安全事故的數量得以減少,使煤礦企業真正實現安全生產,使我國的煤礦企業可以得到長遠的發展。
[1]李春根.低瓦斯礦井通風安全管理問題分析[J].數字化用戶,2013,25(22) :12 -13.
[2]田星.試析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風險因素[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2(21) :22 -23.
[3]舒興. 煤礦通風安全管理及通風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J].大科技,2014,2(1) :33 -34.
[4]郭叢萱,王一平.影響煤礦通風安全管理的風險因素研究[J].河南科技,2014,6(3)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