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李燕橋
全產業鏈金融支持與商業銀行汽車消費金融發展
中國農業銀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李燕橋
自1998年中國人民銀行正式批準開展汽車消費信貸業務以來,我國汽車消費金融實現了快速發展。據統計,2001年全國汽車消費信貸余額為436億元,2011年該余額突破3000億元,十年間增長近7倍。同時,我國汽車消費金融制度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市場主體不斷多元,尤其是近年來受國家擴大消費戰略以及國內汽車消費市場擴容影響,汽車消費金融正步入新一輪快速增長期。但總體而言,我國汽車消費金融發展程度仍較低,資料顯示國外汽車銷售的信貸滲透率通常高達50%以上,而目前我國這一比率僅為10%左右。
隨著居民對汽車消費需求的持續升溫及國內消費金融服務的不斷完善,我國汽車消費金融的發展潛力不容忽視。首先,龐大的汽車需求規模和居民消費理念升級為汽車消費金融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盡管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但與國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汽車保有量仍較低,部分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地區汽車需求潛力仍較大。同時,伴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以及消費觀念轉變,生活品質最優化將是居民消費決策的重要標準,通過消費信貸進行跨期消費的行為將逐漸流行,這將有力推動汽車消費金融的發展。其次,汽車銷售市場的深度發展將推動汽車消費金融的加快崛起。根據西方國家汽車銷售市場的行業規律,隨著汽車產量和品牌的逐漸增加,以供給主導的汽車銷售市場將逐漸轉變為需求主導,在中高收入群體汽車消費漸趨飽和的情況下,汽車消費金融將是有效挖掘中低收入群體、保障汽車銷售總量的有力工具。最后,商業銀行經營轉型為汽車消費金融服務的加快完善提供了重要契機。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等復雜背景下,商業銀行經營轉型的步伐正在加快,面對制造業、基建投資、房地產等傳統領域增速放緩,以個人消費為目的的個人消費貸款將是商業銀行未來的重要盈利點,而汽車消費金融有望在這一輪銀行業務調整中獲得較好的發展機遇。根據民生銀行和德勤聯合發布的《2012中國汽車金融報告》預測,未來十年我國汽車消費金融滲透率將達到30%以上,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汽車消費金融的發展潛力和盈利空間正在被金融同業逐漸重視。
我國汽車消費金融在起步階段幾乎全部由商業銀行提供,但自2004年至2006年期間,由于受信用環境、車市形勢以及商業銀行風險管控能力等因素影響,汽車消費貸款壞賬激增,貸款總量發生萎縮。2007年以來,商業銀行又陸續重新回歸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特別是2008年以后隨著信用卡分期業務的興起,商業銀行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總量又開始有所上升,但隨著汽車金融公司的快速發展,其總體市場份額仍處于下降趨勢。
受歷史遺留因素和自身經營特點影響,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發展汽車消費金融業務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是重視程度不夠,業務發展動力不強。汽車消費金融業務操作上具有小、雜、散等特點,與大型對公項目或高端客戶項目相比,單位成本相對較高,對于可供投放項目選擇較多的銀行尤其是大型商業銀行來講,汽車消費金融業務的吸引力并不高。二是風險管控壓力較大。2004~2006年間汽車消費貸款的壞賬過高,甚至一度成為“風險”的代名詞,盡管目前商業銀行風險管控能力有所上升,但對汽車消費金融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三是產品和服務創新程度不高。目前商業銀行汽車消費金融業務主要有傳統汽車貸款和信用卡分期兩種,傳統汽車貸款業務目前發展較慢,市場競爭主要體現在信用卡分期上,但也存在審批鏈條長、選擇空間少、貸款額度受信用限額制約等問題,創新進度緩慢。
金融服務存在于汽車生產、流通、購買與消費等各個環節,理論上講,金融供給主體能夠與汽車產業鏈的各主體建立完整的“鏈式”合作關系。但就目前來看,商業銀行對汽車金融服務的整合程度并不高,多數銀行仍在實行業務條線的部門管理,即對零部件供應商、整車制造商、汽車經銷商的金融服務屬于對公部門,汽車消費金融屬于零售部門,批零分離現象較為普遍。
但實際上,由于汽車產業鏈各個主體間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系,特別是整車制造商、汽車經銷商對終端消費者的影響較大,因此商業銀行發展全產業鏈金融服務,加強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客戶的聯系對發展汽車消費金融大有裨益。一是有利于渠道掌控。研究表明,經銷商對消費者初次購車選擇的影響極為重要,商業銀行發展汽車消費金融也需要通過與特定的經銷商合作,而目前國內汽車經銷商又往往依附于所屬的整車制造商,因此加強與車商、經銷商的金融合作將更有利于掌握汽車消費金融的拓展渠道。二是有利于風險管控。車商、經銷商對汽車消費者的信息掌握更為全面,同時消費者購車后在維修、年檢、更換設備等方面與二者的聯系也更為緊密,通過加強與車商、經銷商的金融合作將更有效地掌握汽車消費者的使用信息,強化風險管理。三是有利于產品創新和服務專業化。相比商業銀行而言,車商、經銷商對汽車行業了解更為深入,對汽車消費者行為偏好的把握更加準確,通過全產業鏈金融支持加強與各市場主體的合作將更有利于把握汽車消費金融的創新方向,提供專業化的服務。四是有利于避免業務開展動力不足。汽車消費金融由于單位經營成本高而未被大型商業銀行重視,但車商、經銷商在生產經營中的金融需求量相對較大,通過發展全產業鏈金融有助于最大化發掘汽車產業盈利空間,提高對汽車金融包括汽車消費金融的戰略重視程度。
從市場份額看,國有商業銀行在汽車消費金融市場上仍占較大優勢,但在經營模式創新上,股份制銀行以及城市商業銀行相對更為積極。從目前情況看,一些銀行已開始高度重視汽車金融特別是汽車消費金融的發展潛力,積極研究汽車產業鏈中金融合作空間,以此來拓展市場份額、實現盈利最大化。主要的做法包括:
明確戰略定位,以全產業鏈金融理念推動汽車消費金融發展。平安銀行(深發展銀行)于2002年開始就確立為汽車生產零部件供應商、整車廠商、汽車經銷商、終端購車客戶提供一攬子“鏈”式金融服務的戰略定位。民生銀行2010年提出了構建“汽車金融生態圈”的構想,即建設一個以服務汽車流通企業為核心、向以整車廠為中心的產業鏈上下游延伸的全鏈條金融支持模式,覆蓋從汽車零配件企業到整車廠商、汽車物流、經銷商以及個人消費金融等主要環節。中信銀行積極拓展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關系,在保持庫存融資等領先業務基礎上,積極拓展汽車供應商、經銷商金融服務和汽車消費信貸業務,力爭成為整個汽車產業鏈的金融專家。
推進組織架構改革,加強汽車消費金融發展的組織保障。平安銀行(深發展銀行)于2002年就在上海成立了汽車金融業務部,專業化經營汽車金融業務。民生銀行于2008年成立了總行直屬的交通金融事業部,專門為交通行業大中型企業及其產業鏈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中信銀行2010年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成立汽車金融中心,專業推進汽車金融業務發展;同時該行還與西班牙對外銀行組建汽車金融合資公司,拓展了商業銀行開展汽車金融業務的模式。此外,交通銀行、廣發銀行等也已成立專門的汽車金融中心。
加強業務模式創新,搶抓汽車消費金融的拓展渠道。中信銀行近年來不斷加強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關系,至今已與幾十余家國內主流汽車廠商建立“總對總”合作關系,依托渠道資源大力拓展汽車消費金融業務。民生銀行明確表示將依托批發業務積累的渠道資源,推進汽車消費金融發展,打通汽車金融的零售和批發環節,構造“融通汽車產業鏈”模式。光大銀行推出的“全程通”汽車金融服務品牌,針對汽車制造商、經銷商和終端用戶的不同需求量身定作全程化和個性化的信貸產品,積極推進汽車金融業務的全面發展。
把握汽車市場擴容機遇,高度重視汽車消費金融發展潛力。我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車產銷國,但人均汽車保有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較低,同時受消費升級加快、國家政策導向等因素影響,汽車消費的潛在需求仍然很大。根據汽車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在汽車產銷量從高速增長轉向平穩增長以后,終端消費需求將成為維持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汽車消費金融在汽車產業鏈中的地位作用和價值優勢將會更加突出。商業銀行應抓住汽車消費金融加快發展的機遇,從戰略高度予以充分重視,在費用投入、科技支持、崗位人員等方面適當予以傾斜,促進汽車消費金融業務健康快速發展。
加強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以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推動汽車消費金融發展。目前多數商業銀行對汽車金融中的“批發”和“零售”業務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對汽車產業鏈金融服務的整合度不高,沒有充分發揮整車商、經銷商在拓展汽車消費金融業務中的作用。為搶抓汽車消費金融的業務機遇,商業銀行應加大與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客戶的合作,發揮整車商在汽車產業鏈中的優勢地位和汽車經銷商在汽車銷售中的主導作用,積極把握渠道資源,依托全產業鏈金融服務的優勢來發展汽車消費金融。

[1]龍海明、楊錦:《我國汽車消費金融盈利模式研究》,載于《求索》2012年第4期。
[2]牛大勇、李柏洲:《基于價值鏈的商業銀行汽車金融業務戰略設計》,載于《金融論壇》2009年第2期。
[3]宋芳秀:《我國汽車消費信貸的發展前景與對策建議》,載于《浙江金融》2009年第10期。
[4]孫鑫鋼、杜昱等:《汽車消費信貸發展歷程及當前的策略分析——基于工商銀行北京分行的調研情況》,載于《金融論壇》2009年第6期。
[5]吳正光:《汽車金融服務體系的國際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載于《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第10期。
[6]許南:《現階段我國汽車消費金融支持新模式研究》,載于《消費經濟》2005年第5期。
[7]楊雙會:《對我國汽車金融服務發展策略的思考》,載于《汽車工業研究》200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