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云
(中國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長春 130000)
農業銀行支持新型城鎮化的路徑思考
——以吉林省為例
沙龍云
(中國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吉林長春 130000)
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金融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農業銀行如何發揮作用,更好地服務城鎮化建設,實現互利雙贏,是值得思考、探索和實踐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吉林省城鎮化建設的特點、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的路徑選擇和存在的問題,提出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的對策及建議。
城鎮化;金融:路徑思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指出,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不是簡單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積擴張,而是要在產業支撐、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實現由“鄉”到“城”的轉變。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金融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那么,農業銀行如何發揮作用,實現互利雙贏,在實踐中依托創新,是值得思考、探索和實踐的問題。
1.2009年,國家針對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及東北工業產業發展的特點,適時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為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充實了新的內涵,更加突出了統籌東北區域經濟發展和東北特點,以形成“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增長極”為目標,為推動東北區域進行新一輪的產業升級創造了條件。吉林省委、省政府從全省和現實的歷史階段出發,做出了統籌推進吉林特色城鎮化,走出一條具有吉林特色工業化、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互動發展新路子的重大戰略決策。
2.2009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準了《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從國家戰略的高度為吉林省賦予了沿邊開放先行現試的權力,并提出打造“五個基地”的目標,加強長吉圖區域內產業分工協作與融合,加強與發達地區產業轉移承接,深化國際產業合作。“長吉圖”把吉林省最具潛力的開放優勢與最有能量的經濟增長優勢、最具魅力的資源優勢相疊加,加速了全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為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產業支撐,為城鎮化發展創造了重要的空間載體。
3.吉林省具有東部山區、中部農區、西部草原區三大板塊,農村地域遼闊,差異性強,新農村建設繁重。到2012年,全省城鎮人口為1480萬人,城鎮化率53.7%。數據顯示:從城鎮化規模看,全省42個縣城(含縣級市)平均人口只有13.7萬人,超過20萬人的縣城僅有8個,不足10萬人的縣城有20個,還有5個縣城不足5萬人。按照吉林省城鎮化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60%,年均增長1.2個百分點,城鎮化人口達到1680萬人。
為更好地發揮農業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中的重要作用,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信貸業務健康持續發展,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制訂了《中國農業銀行關于支持城鎮化建設的意見》,明確了農業銀行支持城鎮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區域和業務重點,信貸與管理政策,產品服務體系以及風險管理措施等內容。根據該意見和國家相關城鎮化建設的政策,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又制訂了《中國農業銀行城鎮化建設信貸政策指引》,進一步明確了農業銀行城鎮化信貸業務范圍、基本原則、投放重點,適當放寬了區域及客戶、項目準入條件。厘清了支持思路,集中資源優勢,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更好的提升支持城鎮化的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對此,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要主動肩負起城鎮化建設中的責任,增強參與意識,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手段,不失時機地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務,推進吉林省以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現代服務業和民生富民五大板塊、300個重點項目為主要內容的項目建設,為城鎮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一)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
全省各級行應積極探索城鎮建設投融資的新理念,加快城鎮建設和資源開發的市場化進程,吸引更多的金融資源參與城鎮建設。城鎮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的重點是支持縣域城區的供熱、供氣企業和項目,適度支持供水企業和項目。支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縣域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科技園區、農業科技園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建設中涉及的廠房建設、職工住宅、配套商業設施以及其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
(二)縣域土地整理項目
重點支持國家增產百億斤糧食工程的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西部項目區,探索支持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宅基地復墾整理等項目建設。支持符合城鎮整體規劃、有利于改善舊城綜合環境、完善城鎮公共服務功能,有實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承辦的,項目現金流能夠全覆蓋的土地拆遷、平整、安置、配套設施建設項目。支持縣域政府土地儲備項目,支持商品房、保障性住房、經濟適用住房等房地產開發項目。重點支持縣內人口40萬以上或縣城人口超5萬的縣域城區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三)優先選擇經營管理規范,財務狀況良好,商業地產開發業績優良或物業管理經驗豐富的優質客戶,借款人擁有的物業產權清晰,借款人應對其擁有的經營性物業有獨立處置權
要選擇品質優秀、位于城市中心商業區等繁華地段,投入運營一段時間、經營狀況良好、租金穩步增長的知名高檔賓館酒店、寫字樓、商場等,拓展一批地標性知名物業。支持縣域商品流通市場交易額較高、市場管理規范、運作較為成熟的綜合性市場改擴建和品質提升項目,擇優支持專業性市場。交易額在5億元(含)-10億元(不含)的商品流通市場建設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于40%,其他商品流通市場建設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于50%。
(四)圍繞旅游產業帶動,深化相關產業金融服務
目前,與旅游業發展相融合的現代特色農業、城鎮化建設關系越來越密切。推動旅游產業與一二三產業的有效融合發展,是實現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要路徑。農業銀行在支持旅游業發展的過程中,要樹立大旅游理念,拓寬服務思路,不僅將旅游核心企業和為旅游業提供直接服務的實體和服務者作為扶持對象,還應為旅游產業發展的相關產業和旅游產業鏈上的上游服務者提供支持,為旅游產業鏈整體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和支持。還應將圍繞省內國家重點主景區建設的旅游小鎮開發和旅游村屯建設,為旅游者提供特色地方產品的生產企業都納入旅游業范疇,通過對有實力的企業和個人授信,采取類似“BOT”模式支持旅游產業深度開發提升。多旅游產業的金融服務要進行市場細分,量身定
(五)積極支持符合農業銀行準入規定的縣域公立醫院,以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為重點,可持續發放不用于基本建設和設備購置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和其他用信產品
著力改進公眾信用服務功能。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對金融的需求逐漸增強。全省各級行要完善個人信貸零售業務,簡化審核流程、削減申報材料、拓寬擔保渠道,讓城鎮居民能夠合理運用金融工具解決住房消費、汽車消費、教育消費等金融需求,為城鎮化建設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農業銀行作為城鎮化建設的推手,在支持產業發展、完善城鎮化基礎設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目前擔保體系不完善,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缺乏融資基礎,加之一些金融機構對城鎮化建設項目投入較少,從吉林省的情況看,仍存在融資渠道狹窄等諸多問題。
(一)金融支持工業發展方面存在著同質化競爭的問題
主要是不同的行業和規模的企業對金融的需求不同,如第一產業中的企業大多固定資產少、生產季節性強、利潤低、融資需求具有頻率高、融資成本承受力低的特征;第二產業中的企業項目投資較多,融資需求具有期限長、規模大的特征;第三產業中的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資金周轉快,融資需求具有額度小、期限短的特征;還有一些新興產業處于初創期,存在眾多不確定性因素,融資需求具有高風險、高回報的特征。
(二)政策短板
在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中,目前沒有明確的信貸支持農村城鎮化建設的貸款優惠政策。同時,舊村屯改造新建住宅多為小產權房,無法用于貸款抵押,使得能夠用于城鎮化建設的剩余資金相對減少。另外是產品單一。目前,從農業銀行來講,還末建立起一攬子信貸產品體系,品種比較單一。加之城鎮化、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貸款額度大、周期長、回收慢,缺乏有效資產保障,信貸風險較大,進一步制約了產品研發。再就是定位局限。調查得知,吉林省的縣域農行主要服務對象為農戶、個體工商戶和中小企業。按照相關規定,縣域支行能夠投入固定資產貸款和項目貸款的資金受到很大限制,難以滿足大規模城鎮化建設的需要。
(三)社會化中介不足,信貸風險機制不健全
金融支持城鎮化擔保不足問題突出,如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擔保公司等融資中介機構在縣域明顯不足。農民擁有的最大資源是土地,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作出明確規定,但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相配套的登記、風險評估、抵押權實現等制度尚未出臺,致使農村土地融資載體功能難以實現,土地流轉市場還很不完善,涉農信貸抵押物處置程序嚴格復雜。
(四)作為城鎮化主導力量的地方政府,其融資模式比較狹窄,政府融資平臺仍然是地方政府城鎮化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
隨著上一輪經濟刺激過程中的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進入償還高峰期,而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沒有明顯改觀甚至增速下滑,財政償債壓力愈發加大。如果地方財政的入不敷出,也會給新型城鎮化建設埋下潛在的信用風險。加之相關配套措施不完善,缺乏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效的信貸指導和協調,金融部門沒有建立城鎮化信貸操作制度和方案,更缺乏支持城鎮化信貸投放的外部激勵和風險補償的長效機制。與農村金融改革發展相聯系的土地制度改革、投資環境、司法環境、信用環境、公共基礎設施服務建設等改革尚末到位。從農業銀行情況看,在支持吉林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仍處于零星和自發狀況,貸款額度投放有限。
(一)創新融資模式,提升資金供給能力
一是根據服務“三農”經營戰略進一步明確市場定位,開展差異化競爭。特別是縣域支行,要發揮網點優勢,加大對城鎮公共設施、公共服務、城鎮民生等具有較強公益性的領域的金融支持;二是縣域的二級支行應堅持面向鄉鎮、村屯的零售銀行的市場發展定位,扎根基層、重心下移,發揮地緣、人緣優勢,著力做好支持就業創業的金融服務工作,對農民進城創業、高校畢業生到小城鎮創業給予信貸支持,以及對中小微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等的金融支持,以吸納更多的農民轉移人口就近就業;三是組織大型項目銀團貸款。允許多家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組成的銀行集團采用統一貸款協議,按商定的期限和條件向城鎮化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項目的投資人提供融資,開展代理和批發性融資服務。
(二)創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
利用股票、債券市場融資規模大、期限長、使用穩定的特點,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代農民專業組織、新興行業的中小企業上市發行股票、債券,利用資本市場開展直接融資。以國家財政為擔保,由金融機構發行城鎮化建設中長期債券,統一用于城鎮化開發項目,擴大資金來源。鼓勵地方政府發行債券籌集資金,用于地方政府負責的城鎮化項目建設,彌補地方財力不足。
(三)創新符合農民消費特點的消費信貸品種,擴大消費信貸覆蓋面
在城鎮化發展中,農業銀行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從滿足農民消費需求為根本出發點,推動消費信貸產品創新,如探索信貸、保險、擔保等金融服務的交叉結合,降低信貸風險,力推農村保險和農村擔保體系建設。比如:在農村小城鎮建設中,將農戶住房裝修貸款品種與小城鎮住房信貸結合起來,推動農戶住房消費升級;對已得到農產品政策性保險的農戶、農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銀行可考慮給予優惠利率、增加信貸額度等政策。
(四)推動城鎮化進程中滿足新增城鎮人口的金融需求
一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城鎮保障房建設的支持力度。對保障房建設的信貸投入在規模、利率優惠、審批等方面予以傾斜。二是支持新增城鎮人口的住房需求。降低住房信貸門檻,嚴格執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努力滿足新增城鎮人口的首套住房剛性需求。三是加大城鎮轉移人口在教育、職業技能培訓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順應信息化與城鎮化協同發展的新趨勢,加快電子渠道建設,重視網絡金融、移動金融、自助金融等新型服務渠道,擴大有限服務覆蓋,改善客戶體驗,積極創造條件引導民間資本等各類資金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
[1]徐小林,關志勇,史洪義. 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的路徑[N]. 金融時報, 2013-06-24.
[2]那洪生. 解決城鎮化建設融資問題的路徑選擇[N].金融時報, 2013-04-22.
[3]裘兆宇. 我國金融業有效支持新型城鎮化的思考[J].金融與經濟,2014(03).
[4]夏志瓊. 金融支持新型城鎮化要找準支持點[N]. 證券時報, 2013-08-12.
[5]劉立民,劉百寧. 拓寬新型城鎮化建設融資渠道或為首要[N]. 中國商報, 2013-07-23.
[6]劉鐵軍. 對農村信用社服務城鎮化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 河北金融,2013(09).
Thinking of ABC to Support New Urbanization——Take Jilin Province for an Example
SHA Longyun
Finance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It’s worth thinking that how to ABC play a role, give better financial service, and realize win-wi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Jilin province, and the selection and problem of fi nance supporting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gives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Urbanization; Finance ; Thinking
F830
A
1009 - 3109(2014)08-0001-04
(責任編輯:何昆燁)
沙龍云,男,中國農業銀行吉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