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樹立重視基層的選人用人導向,建立來自基層的干部選拔培養鏈,是中央立足當前黨政干部隊伍實際做出的重要部署。2010年初,中組部副部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局長尹蔚民在全國行政機關公務員管理工作會議上提出,要“積極推動上級機關面向下級機關和基層一線遴選優秀公務員,切實把那些政治素質好、工作實績突出、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驗、與人民群眾關系密切、群眾公認的基層優秀人才選拔到上級黨政機關”。
一、我國公務員公開遴選的制度背景及現實意義
(一)公務員公開遴選的界定
公開遴選是指上級黨政領導機關公務員職位出現空缺時,從下級機關公務員中擇優選調。當市(地)級以上黨政領導機關公務員職位出現空缺時,遵循公開公平公正、能績本位原則,通過自愿報名、筆試、面試、心理測驗等一系列科學選拔方式,并通過組織審核等嚴格規范的組織流程,由用人部門根據需要從下級機關中擇優選拔能力突出的公務員直接到上級機關工作的一種方法和制度。這種工作方式包括以下幾方面的規定性:首先,指導原則是公開、公平、公正及能績本位;其次選拔對象是下級機關相應職務層次的公務員;再次,選拔途徑是自下而上通過競爭考試實現;最后,遴選的組織流程明確規范,包括發布公告、報名與資格審查、考試、考察、決定與任職等關鍵環節。
由于公開遴選只涉及公務員工作機關層級的變化,職務、職級不受影響,因此《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規定“公開遴選是公務員轉任方式之一”。
(二)公務員公開遴選工作的背景與緣起
1.公務員隊伍特別是領導機關隊伍來源單一,結構不合理問題凸顯
1993年《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頒布實施,把考試錄用制度作為公務員的主要“進口”方式規定了下來。經過20年的實施,公務員考試錄用方式選拔了一大批素質高、能力優的人才加入公務員隊伍,改善公務員隊伍的年齡結構,優化公務員隊伍的文化素質。但是,由于公務員考錄的對象主要是應屆畢業生,由此產生了一大批“三門”干部,缺少基層鍛煉和處理復雜問題的經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國公務員整體上來源單一,結構不合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政府開展工作的效力與水平。雖然近些年來,省級以上機關錄用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的比例逐步提升,2012年中央機關除特殊職位外,全部招錄有基層工作經歷的人員;一些地方也在探索直接從優秀農民工、優秀村黨支部書記中選拔人才,但總體而言對公務員群體整體結構狀況仍有待改善。如何加大從基層一線選拔干部力度、建立來自基層一線黨政領導機關干部培養選拔鏈,成為高素質執政骨干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問題。
2.公開遴選成為優化隊伍結構、建立干部培養選拔鏈的方式創新
針對我國黨政領導機關干部隊伍來源比較單一、經歷比較簡單、素質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關于注重從基層和生產一線選拔黨政領導機關干部的意見》(中組發〔2009〕2號)指出:“各級黨政領導機關要有計劃地面向下級機關公務員進行公開遴選”。為了優化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結構,建立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部分地方的組織部門在調訓工作基礎上開展了遴選干部的探索,遴選干部工作于2007年開始。行政機關的公開遴選工作在各地機關的試點始于2009年,并于2010年后逐步走向規范化。隨著中央機關和各地公開遴選公務員工作的廣泛展開,國家公務員局于2013年5月3日出臺了《公務員公開遴選辦法(試行)》。公開遴選逐漸成為一種創新且行之有效的選拔方式。
(三)公務員公開遴選工作的重大意義
公務員公開遴選是對“拓寬視野選拔干部,廣辟途徑培養干部”要求的有效回應,是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的重要舉措。
1.推行公開遴選是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機制創新
隨著市場的深入發展,迫切要求創造公平、自由、民主、競爭的人力資源開發環境,建立一民主、法制、高效的公務員制度。我國公務員培養選拔中,無論是體制,還是途徑、方式以及觀念等,長期以來主要是按照計劃經濟體制下選拔任用公務員的要求和做法進行的,一定程度上與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公平、開放、透明、競爭等基本價值相悖離,隨著市場經濟發展表現出的不適應也越來越嚴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務員選拔任用必須擴大民主,強化競爭,多形式地選拔培養治國理政人才,公開遴選制度正是在這種形勢下的方式創新。
2.推行公開遴選是提高黨執政能力的戰略部署
改革和完善公務員培養選拔制度,造就一支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所需要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一個關鍵問題。重視從基層培養選拔干部,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在戰爭年代,黨和軍隊的領導人大多來自一線,有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領導工作才能。在社會主義建設年代依然如此。因此,“各級黨政領導機關要有計劃地面向下級機關公務員進行公開遴選”,注重從基層一線培養選拔干部,這既是黨的成功實踐,也是黨的優良傳統,不但需要繼承,更需要發揚。注重從基層一線選拔黨政領導機關干部,是加強黨政機關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更是從干部結構上保證和增強黨政領導機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戰略部署。
3.推行公開遴選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有效舉措
全面深化改革對各級政府提出了非常高的能力要求,迫切要求有效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提高行政效率。要實現政府職能的合理、充分、有效發揮,了解和把握新的管理領域和服務對象,準確掌握其中的規律和發展趨勢,需要一支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則必須依靠科學合理的培養選拔制度,打破“藩籬”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作為公務員選拔任用的一個制度創新嘗試,公開遴選制度順應了這一發展潮流的需要,打破系統、部門、地區甚至編制壁壘,探索五湖四海、任人唯賢機制,力求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國家的事業中來,是提高各級政府機關行政效能的有效措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