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提前離崗人員如何調整崗位薪金
問:編輯同志,我們是醫院工作人員。2002年全區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時,我們醫院是改革試點,根據有關規定,我們辦理了提前離崗手續,但仍屬于醫院在職人員。2002年下半年,我們與醫院簽訂了有關《協議書》,規定我們的休養金,享受同級在崗職工應有的調資和補貼,但只作為檔案工資進入檔案。2007年2月,我們又與醫院簽訂了一份關于2006年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補充協議,其中一條規定2006年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離崗休養職工的檔案工資按改革后的新工資標準按在職人員正常調整。現在醫院實施績效工資,已完成首次崗位設置,與我們同級同職在崗人員均已上調崗位薪金,按《協議書》規定醫院給予提前離崗職工調整檔案工資。但醫院有關部門告訴我們,此次崗位設置沒有讓我們與同級同職在崗職工上調整崗位薪金。請問:事業單位提前離崗人員如何調整崗位薪金?
讀者:陽女士等
答:讀者你們好!提前離崗休養職工的崗位薪金與事業單位首次崗位聘用認定關系密切。我區在事業單位首次崗位聘用認定時,對提前離崗或內部退養人員聘用崗位等級及待遇確定的問題作如下規定:“在推行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過程中提前離崗或內部退養,未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按照本人離崗前所任職務對應崗位的最低等級,確定其工資待遇標準并記入檔案,作為退休時計發退休待遇的依據。其實際待遇按原辦法發放。”考慮到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首次崗位聘用認定時沒有晉升崗位等級,還規定:事業單位在完成首次崗位聘用認定后,本單位提前離崗或內部退養專業技術人員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后,可比照本單位首次崗位聘用的各等級專業技術崗位的條件,重新確定其相應崗位等級(其工齡和任職年限計算到提前離崗或內部退養時)崗位等級發生變化的,可按新確定的崗位等級重新調整和兌現退休費;崗位等級沒有發生變化的,退休費不變。
按照上述規定,你們提前離崗休養的崗位薪金問題,待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后才有機會調整。
編輯部:魏珉
我的軍齡、工齡及退休養老金如何計算
問:我是鎮辦企業一名退休職工。1950年元月至1957年10月參軍,1958年2月至1961年8月到縣郵電局工作(上述均無原始檔案材料),1961年10月在鎮農場工作,此后一直在鎮辦集體企業工作至1992年3月退休。請問:我的軍齡、工齡及退休養老金如何計算?
讀者:盧先生
答:讀者你好!現就你提出的三個問題,答復如下:
(一)關于軍齡計算問題。根據1963年10月29日原勞動部工資局、全國總工會生活辦公室、內務部優撫局《關于復員、退伍軍人軍齡計算為工齡問題的批復》規定:復員、退伍軍人直接由政府介紹工作的和復員、退伍回鄉參加農業生產后又由勞動部門安排就業的,或者自行找到工作列入正式編制的,他們的軍齡都應當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在企業單位工作的,即為本企業工齡)。同時根據國發〔1978〕104號等現行國家社會勞動保障有關法律、政策規定,企業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必須提供其本人有效的原始檔案材料。
從你的現有的材料中并未發現有你從軍隊復員或退伍后經縣級及其以上勞動部門或招工審批權力的機關批準招用為縣郵電局工作的相關原始檔案材料,故無法確認你曾是縣郵電局的正式職工,同時也無法將你原有的軍齡合并計算為連續工齡。如你能向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有效的相關原始檔案材料,可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依照國家政策規定審核認定。
(二)關于在鎮辦集體企業工作能否連續計算工齡的問題。按照國家現行有關政策規定,對于集體所有制單位職工連續工齡計算,指的是經縣級及其以上勞動部門或招工審批權限的機關按勞動用工計劃批準招用的集體所有制單位固定職工,其在集體所有制單位工作的時間方可計算為連續工齡。
由于你從1961年10月在鎮農場工作至退休前均是在城鎮集體企業工作,并未經過縣級以上勞動部門招用為國家或集體所有制單位固定職工,因此,在鎮辦集體企業工作不能計算為連續工齡。
(三)關于退休基本養老金計發問題。經了解,你于1992年3月辦理退休。1993年你原所在城鎮集體企業單位納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范圍,隨后,你與該企業其他退休人員一并被列入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接管范圍并計發基本養老金。根據自治區人民政府《批轉自治區勞動廳關于擴大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加強基金征繳工作意見的通知》(桂政發〔1999〕31號)的規定:城鎮小集體企業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問題,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現仍與小集體企業保持養老保險關系已退休并由企業支付養老保險待遇不變,養老金由社會保險機構支付,并享受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自動調整的待遇。
編輯部:魏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