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介紹《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基本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指出,要讓農民工學到技術、拿到證書、找到工作、增加收入,從根本上逐步解決多年來基層農民工缺少技能形成的就業招工“兩難”的局部性矛盾,為新型城鎮化提供人力資源開發的有力支撐。
目前,我國農民工有2.69億人,他們不僅為我國過去的城鎮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還將為我國新型城鎮化繼續作出更大的貢獻。
在如何讓農民工享受到公共服務問題方面,楊志明說,農民工享受基本公共服務,要著力穩定和擴大農民工就業,著力維護農民工基本勞動權益,著力提高農民工技能素質。基本公共服務包括了多個方面,解決農民工反映強烈的問題,要按照規劃因地制宜分步推進。《規劃》中以專欄的形式設立了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他說,我國將每年培訓1000萬農民工,到2020年使每個農民工都可以得到一次政府補貼的技能培訓;每年向1000萬在崗農民工提供技能提升培訓,使大多數農民工由普工成長為新型技工;使更多的農民工通過在城鎮落戶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即使未落戶的也要逐步享受基本公共服務。
在如何創造就業崗位滿足農民工需求問題方面,楊志明說,實施新型城鎮化規劃,一是要加大農民工技能培訓的力度,解決技工短板的問題。二是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解決農民工就業需求持續增長的問題。三是要扶持有條件的農民工返鄉創業。四是要發揮全國就業信息網的作用,解決農民工跨地區就業信息互聯互通的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