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龍 胡艷華
【摘 要】 借助Eviews 6.0軟件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和農民收入進行計量分析,結果顯示: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與農民家庭總收入和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之間存在著正相協整關系;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構成了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格蘭杰原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有著較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必須做好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計劃,促進農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 金融業; 農副產品; 采購支出; 農民收入
中圖分類號:F8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0-0037-04
農民增收問題一直是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焦點,穩定和促進農民增收成為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農民收入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家庭經營收入,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必須依靠農產品的暢銷。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于穩定農副產品價格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研究分析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具有較強的時代背景和較大的應用價值。
一、文獻綜述
隨著市場競爭程度的加劇,農民收入問題成為專家學者爭相探討和研究的熱點,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更是常提常新的話題,也是各專家學者正著力解決的關鍵命題之一。但因研究視角各異,專家學者所持觀點也存在著較大差異。
與農民收入相關的影響因素很多,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收入存在長期性促進作用,農村金融信貸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長,而農村儲蓄對于農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負效應。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對我國農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沒有顯著作用,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對農民收入增長具有較微弱的負向影響。中國農民的收入增長主要源于農村經濟發展、外出務工及自身的財富積累,外源性的資金支持沒有促進農民增收,農村信貸不足和農村金融發展的“門檻效應”使農村金融成為“抽水機”將資金從農村抽走,使農村存在嚴重的金融排斥,反而進一步加重了農民的貧困。增加農民收入的途徑也很多,要增加農民收入,應當充分發揮農村金融的積極作用。擴大涉農貸款規模,提高農村金融效率,優化農村信貸結構,政府應適當放寬農村金融市場準入機制,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市場。要增加農民收入應該采取積極發揮新型城鎮化對農民就業增收的帶動作用、完善農業補貼政策、加大對發展農業服務業的支持力度、完善對農產品市場的調控方式等措施。要增加農民收入應該深化農村金融改革,創新農村金融服務,改善農村信貸;調整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方向,加大對農業科技的國家投入,以科技創新加強農業生產,穩定和保障這一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以上觀點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分析和探討了農民收入的影響因素及增收的有效途徑,具有較強的現實指導意義。但從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影響的研究顯得有些不夠,為此本文立足這一獨特視角,對農民收入問題進行更深入細致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到促進農民增收的新方法。
二、實證分析
(一)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與農民收入的數據特征
農民收入主要由工資性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四部分構成,但因本文所要研究的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而理論上講農副產品采購與家庭經營性收入之間存在著更密切的關系,而與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以及轉移性收入關系不緊密,故應將家庭經營性收入納入農民收入的重點分析指標。為了研究方便,筆者分別將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農民家庭總收入、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和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分別記為Y、X1、X2和X3,同時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所涉及的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金融年鑒》。
1.各組數據的統計性質描述
在計量檢驗分析前,有必要對所涉及的各組數據進行系統的統計性質描述,以便為有關數據的進一步分析提供有效參考,具體統計性質描述如表1所示。
2.各組數據發展趨勢描述
為了更直觀觀察各組數據的長期變化趨勢及特點,筆者采用折線圖的形式,詳見圖1。
由圖1可看出,無論是農民家庭總收入、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還是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都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而金融業支持農副產品采購的資金則歷經“一波三折”,1996—2007年金融業支持農副產品采購的資金支出呈現出逐年增加的發展態勢,而在2008年和2009年則驟然降至2 482億元,隨后在2010年迅速回升至15 440億元,并保持逐漸上升的態勢。金融業支持農副產品采購的資金在2008年和2009年出現驟然降低的局面與當時美國金融危機關系密切,這場由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導致全球金融業普遍不景氣,我國金融業發展也受其影響,其金融業支持農副產品采購的資金支出隨之大幅降低。除去2008年和2009年的特殊情況,單從折線圖看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與農民各項收入之間似乎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同時,從理論上講,金融業支持農副產品采購的資金支出的增加,有利于農民農副產品的銷售,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為了更加準確研究分析金融業支持農副產品采購的資金支出與農民收入之間的關系,筆者采用計量模型及相關計量檢驗來予以進一步分析和闡釋。
(二)指標選取及計量檢驗
為了消除變量之間的異方差性,筆者結合前人研究經驗采用取自然對數的辦法對原有數據進行了適當處理。然后,根據研究需要分別選取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農民家庭總收入、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及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自然對數InY、InX1、InX2和InX3作為本文分析研究的基本數據指標。同時,為了確保計量分析的準確性和科學性,筆者借助Eviews6.0專用軟件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和計量檢驗。本文采用較為常用的“三步“檢驗法對數據進行檢驗分析,從而較為深入準確地分析相關數據之間的關系,進而得出有價值的研究結論。
1.單位根檢驗
筆者首先采用ADF方法對各組數據進行序列單位根檢驗,以有效判明其平穩性,為后續檢驗做好準備、提供參考。通過Eviews6.0軟件單位根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2.協整檢驗
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盡管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與農民家庭總收入、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都存在著長期密切的影響關系,但作為農民收入重要衡量標準的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因受檢驗條件限制未能得到有效檢驗,也無法判定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其的影響,更無法全面準確分析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和農民家庭人均收入進行更深入的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因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對滯后階數極其敏感,筆者采取依次多滯后幾階的辦法,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參數進行估計,最大滯后階數取4。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5。
從表5可以看出,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即InY)是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即InX3)的格蘭杰原因,而農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這點在滯后階數為3和4的時候尤其明顯,其成立概率高達34%以上。這與客觀現實也是吻合的。金融業對農副產品進行采購,有利于擴大農副產品的市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當然不管是農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還是家庭人均純收入都得以大幅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成為農民收入影響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金融年鑒》的相關統計數據,借助Eviews 6.0專用軟件對數據進行科學處理分析,運用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以及格蘭杰因果檢驗等系統分析了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結果顯示:(1)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分別與農民家庭總收入和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且為正相關關系,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家庭總收入及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2)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構成了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格蘭杰原因,而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則不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3)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有著較顯著的影響,且這種影響是正方向的,即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增加,農民收入也隨之增加。究其原因,金融業農副采購支出的增加有利于化解農民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進而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提高農民家庭總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均純收入水平。
鑒于金融業農副采購支出對農民增收的重要影響作用,國家必須根據農產品市場銷售的客觀需要,確定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數量,維持農產品的價格穩定,鼓勵農民種田積極性。首先,根據客觀采購需要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工作進行科學合理規劃,提高農副產品采購效率,增強其統籌性、時效性和科學性。其次,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資金支出總量,特別是要適當增加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采購支出,積極正確引導農民科學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國有機農業和綠色農業的健康發展。第三,加強金融業對農產品生產的支持力度,強化對農產品采購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各項資金真正用到農副產品的采購上,進而達到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泉,王萌萌.甘肅省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關系實證研究[J].開發研究,2012(4):35.
[2] 劉耀森.農產品價格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的動態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12(5):43.
[3] 杜婕,霍焰.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與沖擊[J].經濟問題,2013(3):101.
[4] 胡幫勇,張兵.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支持效應分析——基于收入結構的視角[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0):62-63.
[5] 姜長云.中國農民增收現狀及其中長期影響因素[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4):12-13.
2.協整檢驗
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盡管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與農民家庭總收入、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都存在著長期密切的影響關系,但作為農民收入重要衡量標準的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因受檢驗條件限制未能得到有效檢驗,也無法判定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其的影響,更無法全面準確分析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和農民家庭人均收入進行更深入的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因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對滯后階數極其敏感,筆者采取依次多滯后幾階的辦法,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參數進行估計,最大滯后階數取4。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5。
從表5可以看出,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即InY)是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即InX3)的格蘭杰原因,而農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這點在滯后階數為3和4的時候尤其明顯,其成立概率高達34%以上。這與客觀現實也是吻合的。金融業對農副產品進行采購,有利于擴大農副產品的市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當然不管是農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還是家庭人均純收入都得以大幅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成為農民收入影響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金融年鑒》的相關統計數據,借助Eviews 6.0專用軟件對數據進行科學處理分析,運用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以及格蘭杰因果檢驗等系統分析了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結果顯示:(1)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分別與農民家庭總收入和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且為正相關關系,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家庭總收入及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2)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構成了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格蘭杰原因,而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則不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3)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有著較顯著的影響,且這種影響是正方向的,即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增加,農民收入也隨之增加。究其原因,金融業農副采購支出的增加有利于化解農民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進而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提高農民家庭總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均純收入水平。
鑒于金融業農副采購支出對農民增收的重要影響作用,國家必須根據農產品市場銷售的客觀需要,確定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數量,維持農產品的價格穩定,鼓勵農民種田積極性。首先,根據客觀采購需要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工作進行科學合理規劃,提高農副產品采購效率,增強其統籌性、時效性和科學性。其次,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資金支出總量,特別是要適當增加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采購支出,積極正確引導農民科學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國有機農業和綠色農業的健康發展。第三,加強金融業對農產品生產的支持力度,強化對農產品采購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各項資金真正用到農副產品的采購上,進而達到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泉,王萌萌.甘肅省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關系實證研究[J].開發研究,2012(4):35.
[2] 劉耀森.農產品價格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的動態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12(5):43.
[3] 杜婕,霍焰.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與沖擊[J].經濟問題,2013(3):101.
[4] 胡幫勇,張兵.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支持效應分析——基于收入結構的視角[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0):62-63.
[5] 姜長云.中國農民增收現狀及其中長期影響因素[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4):12-13.
2.協整檢驗
3.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盡管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與農民家庭總收入、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都存在著長期密切的影響關系,但作為農民收入重要衡量標準的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因受檢驗條件限制未能得到有效檢驗,也無法判定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其的影響,更無法全面準確分析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和農民家庭人均收入進行更深入的檢驗——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因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對滯后階數極其敏感,筆者采取依次多滯后幾階的辦法,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對參數進行估計,最大滯后階數取4。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結果如表5。
從表5可以看出,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即InY)是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即InX3)的格蘭杰原因,而農民家庭人均收入不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這點在滯后階數為3和4的時候尤其明顯,其成立概率高達34%以上。這與客觀現實也是吻合的。金融業對農副產品進行采購,有利于擴大農副產品的市場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當然不管是農民家庭總收入、家庭經營性收入還是家庭人均純收入都得以大幅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成為農民收入影響的又一重要原因。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和《中國金融年鑒》的相關統計數據,借助Eviews 6.0專用軟件對數據進行科學處理分析,運用單位根檢驗、協整檢驗以及格蘭杰因果檢驗等系統分析了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的影響。結果顯示:(1)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分別與農民家庭總收入和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之間存在著協整關系且為正相關關系,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家庭總收入及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都具有較大的促進作用。(2)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構成了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的格蘭杰原因,而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則不是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格蘭杰原因。(3)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對農民收入有著較顯著的影響,且這種影響是正方向的,即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增加,農民收入也隨之增加。究其原因,金融業農副采購支出的增加有利于化解農民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進而增加農民家庭經營性收入,提高農民家庭總收入水平和家庭人均純收入水平。
鑒于金融業農副采購支出對農民增收的重要影響作用,國家必須根據農產品市場銷售的客觀需要,確定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支出的數量,維持農產品的價格穩定,鼓勵農民種田積極性。首先,根據客觀采購需要對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工作進行科學合理規劃,提高農副產品采購效率,增強其統籌性、時效性和科學性。其次,增加金融業農副產品采購資金支出總量,特別是要適當增加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的采購支出,積極正確引導農民科學生產,提高生產效率,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國有機農業和綠色農業的健康發展。第三,加強金融業對農產品生產的支持力度,強化對農產品采購資金的監管力度,確保各項資金真正用到農副產品的采購上,進而達到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李泉,王萌萌.甘肅省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關系實證研究[J].開發研究,2012(4):35.
[2] 劉耀森.農產品價格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的動態分析[J].當代經濟研究,2012(5):43.
[3] 杜婕,霍焰.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影響與沖擊[J].經濟問題,2013(3):101.
[4] 胡幫勇,張兵. 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民增收的支持效應分析——基于收入結構的視角[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0):62-63.
[5] 姜長云.中國農民增收現狀及其中長期影響因素[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3(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