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孫昊
林德:做有責任感的企業
——專訪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副總裁
文/本刊記者孫昊

不久前,始創于2007年的“林德杯”中國叉車職業技能巡回賽在北京順利開幕。“林德杯”中國叉車職業技能巡回賽,被譽為叉車界的“奧林匹克賽”,以選手眾多、規模龐大、難度高而聞名,極具挑戰性和觀賞性。林德為何能夠使這一活動成為品牌?又在哪些方面體現了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在“林德杯”開幕式上,記者采訪了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副總裁謝德安先生。
在談到剛剛拉開帷幕的第三屆“林德杯”叉車職業技能大賽時,謝德安表示,林德舉辦這一活動的初衷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安全,另一方面是效率。“安全生產是效率的保障,林德產品的很多設計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用戶在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地提高工作效率。”他指出,只有將安全和效率的觀念深深銘刻在一線叉車駕駛員的腦海中,林德的這一意圖才能真正實現。“有很多企業的員工都組隊參加我們的比賽,我們也力求通過他們在比賽中的體驗,將安全生產的意識潛移默化地滲透進他們的意識里。從我們比賽項目的設計和成績的評判標準上,我們也極力突出了這一點,如果沒有按照安全標準操作的話,即使技術動作完成得最快,也無法取得優勝。”
由此可見,“林德杯”之所以能夠成為一項品牌賽事,并被業界冠以“叉車界的奧林匹克”之名,并不是沒有理由。正是林德從比賽舉辦之初就有著明確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才有了“林德杯”的不斷進步。這樣的進步不僅僅體現在參與者逐屆增加,知名度逐漸提高上,林德在本屆大賽中首次引入了“行業技術資格認證”的功能,取得優秀成績的選手可以獲得中國機械工業協會與國家人力資源保障部共同頒發的行業從業資格認證。這樣一來,在“林德杯”大賽中取得優勝不僅僅是一種榮譽,更是行業內部對于優勝者業務水平的一種肯定。對此,謝德安也有著自己的看法:“隨著賽事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進步,‘林德杯’的功能也從簡單的提高個人技術技能,逐漸提升為打開每個操作員的眼界,使他們能夠進行跨行業、跨區域的交流。”
“林德杯”的順利舉辦,不僅僅是叉車操作人員的一次比試和交流,更是林德自身企業社會責任感的重要體現。對此謝總強調,林德與客戶之間有著很大的共性:“林德有很多客戶都是他們自己行業內的佼佼者,我相信,優秀的企業之間都有著很多的共同點。”他說。“正因如此,我們和客戶有很多相似的特性和觀點,比如我們都很重視EHS(環保、健康、安全),因此,林德在這些方面可以說在業界處于領先地位——我們的產品都符合歐Ⅲ標準,在安全性設計的考慮上也十分重視,不僅僅有安全帶和可以識別駕駛員是否正確就位的座椅開關,更推出了一整套安全護航系統,這套系統經過十幾年的開發和測試,可以說功能十分完善,可以智能化地引導司機如何正確操作。”此外,在安全性上,記者了解到,林德前移式叉車和牽引車產品上具備的轉彎自動減速功能能夠在兼顧作業效率同時加強車輛轉彎時的安全性,車輛自動根據轉向角度等比例地降低行駛速度,確保過彎時的穩定性。林德1151/1169系列托盤搬運車和托盤堆垛車采用了行駛速度比例控制系統,車輛能夠自動根據舵柄張開的工作角度調節行駛速度,角度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則越慢,使得無論新手還是熟練的司機都能夠輕松駕馭這兩款產品。
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產品的售后服務是林德極為關注的一環。“我們很高興地看到,林德在中國21年,不僅僅在中國市場打響了品牌知名度,更重要的是在用戶的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謝德安說。“既然我們的品牌是很正面,很積極的,我們就要做到最好,在用戶中樹立起林德產品質量過硬的口碑。”謝德安表示,許多用戶對于林德產品的評價是靈活好用,效率高。更重要的是,林德叉車操作便捷,甚至被一些駕駛員戲稱為“傻瓜型叉車”。“做到這些,叉車本身的質量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我們的售后服務保障。”在談到林德的售后保障環節時,謝德安十分自豪:“之前曾經有客戶反映我們十多年前的產品,在更換了老化的電池后仍然可以繼續使用,由此可見,我們產品的殘值是很高的,也正因如此,我們在售后服務中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一些特殊情況采取了不同的做法,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的客戶在保證安全和效率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節約使用成本。”
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林德在售后服務上并不簡簡單單地停留在維修和保養上,而是針對用戶不同的工況和需求,對維護方案進行調整。“我們推出了維修再用件,這為用戶提供了另外的一種選擇。”謝總表示,當用戶的叉車已經接近使用年限的上限,而部分部件又恰好損壞時,這些部件就可以派上用場。“這樣避免了使用新部件造成的尷尬:叉車報廢了,而部件還很新。當然,這些部件都經過了反復的測試以確保他們的使用壽命足夠以及不會對整個系統造成損害。”

與此同時,林德還推出了多種手段,比如舊車翻新,二手車回收置換,以及叉車租賃,使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維護方案。謝德安指出,對于翻新的叉車,林德不僅根據用戶的要求制定了不同的翻新等級,還實行了“百點檢測”,即對翻新產品的上百個指標進行測試,只有全部合格,才會將產品交付用戶。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林德在行業內首創了公布維護成本數據這一做法,讓客戶能夠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的每一分維護費用花在了哪里。“無論是新車銷售、舊車翻新還是叉車租賃、二手車回收,我們都秉承‘全價值鏈’理念,在為客戶提供產品時提供定制化的產品解決方案,貫穿整個產品使用過程。”謝總表示,“客戶的成功是我們成功的基石,如果客戶不能成功,他也不會繼續支持你。與客戶達到雙贏,這也是林德能夠在中國市場不斷進取的原因。”
除了努力提高自己的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外,林德還致力于提高叉車使用者對于產品的維護和保養意識。林德在中國成立了叉車司機俱樂部,目前已經有數千名會員。“我們成立俱樂部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向司機們灌輸理念,更重要的是為他們提供一個經驗交流的平臺,在這一點上,我們的司機俱樂部與‘林德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謝德安介紹。“司機是與產品接觸最多的人,而每一個參與我們活動的司機都可以最直觀地體驗到林德產品的優勢,也正因為如此,每一個司機都是一個林德品牌的潛在宣傳員。”
與此同時,林德還十分關注公益事業,無論是環保還是教育,林德都積極參與。據謝德安介紹,林德在全國多個地區捐資建立希望小學,并向多所學校捐助教學設備,資助貧困學生,建立了愛心圖書館。“中國有三億兒童,如果有百分之一的兒童未入學,那也將會是一個十分龐大的數字。”謝德安表示,林德愿意為中國的公益事業盡自己的一份力。“我覺得社會責任感是優秀企業與生俱來的特質,無論是社會還是自然,如果大環境很糟糕,我們企業根本無法獨善其身。”在本次“林德杯”的開幕式上,林德捐資建造抗霧霾林的舉動也驗證了謝總的這一說法。
在采訪的最后,謝德安回憶了林德21年的發展歷程。他表示,在21世紀初,中國的“物流”理念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林德曾在中國開展物流研討會以推廣物流概念,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十幾年后的今天,他相信林德依然可以引領行業潮流:“自2006年之后,中國的物流業開始飛速發展,現在已經成為了企業的第三利潤源泉。我相信,我們提倡的綠色物流和安全、高效的工作理念一定會在行業內得到廣泛的承認和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