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洪
(泉州銀行,福建泉州 362000)
淺析新形勢下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化解之道
陳一洪
(泉州銀行,福建泉州 362000)
數據顯示,全國銀行業不良貸款增量仍然較大,且信貸風險呈現“區域集聚、行業集群”的特點。如何處置與化解歷史不良貸款成為各商業銀行亟需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本文從目前商業銀行對不良貸款的處置方式,提出國內商業銀行應更加重視不良貸款管理,實現不良貸款管理模式、體制機制的優化。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風險
2013年二季度,全國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增至5395億元,雖然不良貸款增量環比有所減少,但二季度銀行業加大了不良貸款的核銷力度,因此,實際上整個上半年不良貸款增量依然較大。與此同時,信貸風險開始呈現出明顯的“區域集聚、行業集群”的特點,而民間借貸較為發達的江浙、福建、內蒙古也成為上半年不良貸款增加最多的幾個省區。不良貸款新增加快的同時,如何處置與化解歷史不良貸款成為各家商業銀行亟需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站在歷史框架下理解不良貸款的增加為我們拉響了風險警報:在過去十多年里,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為改善銀行業資產質量營造了良好環境,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政府四萬億投資計劃下的信貸盛宴造就了今天銀行業信貸資產質量憂患,特別是在經濟下行周期,信貸資產質量承壓加大對存量不良貸款的處置要求,在為新增不良信貸騰挪空間的同時也為更加常規化、高效率的不良貸款處置機制探索新思路。
1999年,我國成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專門處置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拉開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專業化處理模式。迄今為止,資產管理公司對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處置取得了巨大成績。行至今日,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完成階段性歷史使命,而不良貸款化解與處置仍是國內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要環節,在當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隨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這一任務更加緊迫。目前來看,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主要通過以下四個方式:動用自身不良貸款撥備核銷、依法保全、現金清收,而國有商業銀行還可以通過批量打包將不良貸款轉讓給四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不良貸款核銷程序繁瑣、依法保全及現金清收容易受不確定因素影響,導致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成為信用風險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資產質量承壓下的商業銀行正在努力尋求創新不良貸款處置方式來化解存量不良貸款,與此同時,增強對未來新增不良貸款的靈活應對方式。
1.資產管理公司合作新模式:貸前增信、貸后轉讓。
這一次,資產管理公司實現自身經營的華麗轉身,從其誕生之時收購、管理和處置國有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到深度介入不良貸款形成的前、中、后期,這一合作模式也為未來資產管理公司經營轉型提供了有益參考。
具體來說,這一業務模式由華夏銀行南京分行與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共同合作開發。華夏南京分行與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在決定一筆貸款之時簽訂一份三方協議,一方面,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通過簽訂這份協議為借款企業增信,另一方面,借款企業后期若發生階段性困難,出現欠息或到期無法還本的異常情況,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就會在10個工作日內先墊付該筆貸款本息,這筆貸款就由華夏銀行轉手給長城資產管理公司。通過這種合作方式,華夏南京分行可以提前退出有風險的客戶,從而盤活存量資產;而資產管理公司則可以發揮自身在資產風險管理與處置方面的特長,通過“立項、盡職調查、抵質押物價值評估、風險控制措施、交易結構設計、實施方案、項目后期管理”,在各方面資料完備的情況下可以在很快時間內提供不良資產收購綜合服務,這遠比商業銀行將不良貸款一賣了之來得更加專業、更加有效。
2.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不良貸款: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或轉讓給第三方公司。
除了將不良貸款轉讓給資產管理公司外,越來越多商業銀行開始尋求更加廣闊的轉讓渠道,這之中包括在各地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公開轉讓以及向第三方公司轉讓不良貸款。
2012年末,某國有銀行天津分行通過天津產權交易中心采用市場化處置方式轉讓了某地產開發公司的不良貸款債權,這筆不良貸款最終轉讓價格為包含不良貸款本息、訴訟費、拍賣費、評估費、債權轉讓交易傭金、交易手續費等在內可計量費用的71%。今年六月份,浙江民泰商業銀行將188筆貸款本息合計3.12億元的不良貸款資產包以1.5億元的價格在浙江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最終在20個工作日的掛牌期限內順利成交。這兩筆通過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交易的轉讓價格相對較高,為商業銀行降低了不良貸款轉讓可能帶來的資產損失。
此外,民間資本也開始介入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轉讓交易。2012年10月,在民間金融風波爆發的溫州,溫州海螺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與工行溫州分行達成不良資產轉讓協議,在法院認可的情況下,海螺民間資本管理公司打包收購該行1億元的不良資產,待法院對抵押物拍賣處置后的拍賣款將直接支付給海螺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同月,另一家溫州民間資本管理公司華峰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則參與收購了工行溫州分行2.7億元的不良貸款。在此帶動下,包括華夏銀行、農業銀行等在內的商業銀行也開始與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協商不良資產轉讓事宜,而溫州當地金融辦則牽頭當地房管、國土、工商、司法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爭取為當地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從而為不良資產進入市場交易打造一個“綠色通道”。可以說,民間資本參與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轉讓既縮短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的時間、拓寬了不良資產處置渠道,也為自身開拓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實現“雙贏”局面。
3.債務重組:減息回收、債務平移。
所謂債務重組,即商業銀行按照與借款人達成的協議或法院的裁決同意債務人修改債務條件的事項。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增加的巨大壓力下,減免借款客戶貸款利息以收回貸款本金成為不少商業銀行處理歷史不良貸款的重要工具。減免利息是債務重組的一種方式,由銀行與企業共渡難關。對于商業銀行而言,通過利息減免的方式的收回陳年不良貸款,既降低了不良貸款規模,也為新增不良貸款挪騰空間,從而降低商業銀行整體不良貸款余額及不良貸款率。
除了減息回收“陳年舊賬”之外,地方政府會介入部分對地方經濟有重大影響,或者涉及多家商業銀行的行業性、大型企業的大額不良貸款。地方政府的介入方式通常是溝通協調、尋求債務重組,比較常見的情況除上述減息回收,或者減免部分貸款本金外,還會通過債務平移的方式實現債務的重組。近來影響較大的江蘇鋼貿市場不良貸款重組即是這種情況。江蘇鋼貿行業不良貸款使江蘇成為2013年上半年全國不良新增最多的省份,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江蘇僅鋼貿市場不良貸款余額就達到213億元,不良貸款率高達42.3%。為了有效化解鋼貿市場不良貸款,降低行業授信風險,江蘇提出了“依托政府、各方共同努力、爭取債務重組”的處置思路。其中,位于鎮江的揚中鋼貿市場不良貸款整體打包平移給當地實力頗為雄厚的國有企業——江蘇大行臨港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行臨港”)。大行臨港作為承貸主體,對揚中鋼貿市場資產實行收購并承擔對應債務。不過,作為地方國企,大行臨港接盤不良貸款的行為與四大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相似,都實現不良風險從市場到政府的轉移,政府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4.不良資產證券化:市場初起步,政策尚不明朗。
不良資產證券化就是商業銀行將一部分流動性較差的資產經過一定的組合,使組合資產具有比較穩定的現金流,再通過信用增級,轉換為在金融市場上流動的證券。不良資產證券化包括不良貸款、準履約貸款、重組貸款、不良債券和抵債資產等在內的資產證券化。在國外,不良資產證券化已經發展近三十年,特別是美國、意大利以及亞洲的日、韓兩國。在國內,首單不良資產證券化由建設銀行發起。2008年1月,由建設銀行作為發起人的“建元2008-1重整資產證券化”產品成功發行,成為國內商業銀行首次運用資產證券化處置不良資產,開辟了商業銀行批量化、市場化、標準化處置不良資產的新渠道。然而,2009年,銀監會暫停資產證券化,剛剛起步的不良資產證券化也隨之暫停。
可以說,不良資產證券化在改進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提高資產流動性以及分散商業銀行風險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這項具有較強專業技術要求的不良資產處置方式在國內遇到包括政策、商業銀行自身技術缺陷、不良資產未來現金流難以預測以及投資主體缺乏的種種困境,從而無法在國內得到大范圍的推廣。
宏觀經濟紅利效應減弱、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金融脫媒深化加速改變中國銀行業基本面,預計未來國內銀行業不良貸款將無法維持過去數年“雙降”的局面。銀行業資產承壓,只有未雨綢繆,尋求突破,方能實現逆勢突圍。總體來說,國內商業銀行應更加重視不良資產管理,從過去單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向精細化管理模式轉變:第一,可以探討資產管理公司新型合作模式,充分借助資產管理公司專業化的不良資產綜合服務手段,實現不良資產更加專業、高效化的處理;第二,更加注重市場化處理方式,必要情況下可探討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合理定價、提高不良資產受償率;第三,具備技術條件的商業銀行可關注不良資產證券化政策導向,在條件成熟、政策明朗情況下有選擇地介入不良資產證券化,進一步盤活不良資產存量;第四,更加注重不良資產管理體制優化,與此同時,加快不良資產管理人才引進與儲備工作,奠定不良資產精細化管理的人才基礎。■
Analysis of Way to Defuse NPLs of Commercial Banks
CHEN Yihong
As data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non-performing loans(NPLs) of commercial banks still high.How to defuse NPLs becomes an urgent issue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way to defuse NPLs,civil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on NPLs,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model、system and mechanism of NPLs.
Commercial Banks; NPLs; Risk
F830
A
1009 - 3109(2014)02-0037-03
(責任編輯:安立環)
陳一洪,男,漢族,碩士,泉州銀行,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