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建華
(鹽城高等師范學校,江蘇鹽城,224000)
當今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人才的競爭最為明顯,歸根結底是教育水平的競爭。而教育的發展逐漸與產業結合,因此培養技術型人才、就業型人才是振興經濟、強盛國力的必然選擇。高職院校作為職業教育的載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就業能力指的是一種和職業有關的系統、綜合的能力。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是指學生獲取就業崗位、維持就業和特定條件下可以實現二次就業的綜合型的職業能力。具體說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專業能力。專業能力是高職學生邁入社會、獲得就業崗位的基本條件。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可以幫助高職學生適應就業崗位的內外部環境,增強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決策力、判斷力,樹立自我學習、終身學習的觀念。
第二,基本工作能力?;竟ぷ髂芰κ巧鐣藨摼邆涞幕灸芰Α>邆溥@種能力可以不斷提高高職學生應對外界挑戰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在工作中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不斷完善和升華自身素質。
第三,求職能力。求職能力是高職學生自我認知、自我推銷的能力,也是未來職業生涯的必備技能。具備較高的求職能力可以幫助高職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和把握自己,提高職業組織和規劃的能力以及營銷自己的能力。
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是衡量高職院校教育水平的評價指標,也是檢驗我國職業教育發展水平的標準之一。高職教育的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是培養社會有用之才的重要場所,學生就業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高職院校的教育質量。
高職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是學生順利就業、獲得更大進步和發展的重要保障。高職學生未來能否在社會站穩,能否通過自我努力滿足自身發展所需的物質資料和精神訴求取決于高職學生自身的勞動能力。高職院校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以實現就業為目標,以服務學生為己任。高職學生在接受了三年的理論知識學習和專業能力培訓之后會具備基本的適應社會的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可以大幅提高學生的就業和再就業能力,實現自我的提高和發展。
高職學生就業能力提高可以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提供重要的支持。目前,我國正大力推進經濟建設,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這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機遇和挑戰。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需要不斷創新教育理念,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努力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為現代化發展提供人力資源。因此,高職院校培養出大批專業的、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需要的人才,高職學生就可以實現充分就業,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培養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依賴于高職院校不斷加強思政教育,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素質。通過加大高職學生就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學校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進一步培養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更好適應社會、奉獻社會。企業選拔人才的首要條件是員工一定要具備較高的職業道德素質。企業選拔人才不只看員工的學歷、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還要看員工是否有良好職業道德。職業素質涵蓋多個方面,包括踏實工作、熱愛職業、較強的責任感、樂于奉獻等多種品質。一個可以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的員工除了要具有知識和技能外,更為重要的是要具有事業心、責任感,能吃苦,有敬業精神。因此,加強高職學生的思政教育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
高職學生的素質是先天基礎和后天教育培養得來的,是保證高職學生順利完成工作的基本條件。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涵蓋思想道德、文化知識、身心素質、專業技能和社會知識等諸多方面。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與就業相關的實踐活動,在活動和實踐應用中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應積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高職院??梢苑e極與企業合作、辦講座、舉行體育競賽、組織心理教育輔導等,完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鍛煉學生的品格。與此同時,高職學生也要自己主動走出學校,體驗社會生活,進入企業實習實踐,了解社會需求和企業需要,以便將來可以更加適應社會。
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高職教育質量水平體現在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上。要提高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需要加強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合作,開展實際訓練和頂崗實習活動。高職教育的起步較晚,在實習環節上條件較差,只是依靠高職院校一方的條件難以保證學生接受充分的教育實訓。企業則具備較為完善的條件,企業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具有真實的社會生產的條件。高職院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不僅可以彌補學校教學條件和師資力量的不足,推進學校改善教育結構,還可以使學生親身實踐,融入企業的工作環境中,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學習,增強知識和技能,為將來做好準備。
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技術轉化為實際生產力的時間大大縮短。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讓現代職業發展呈現出職業種類趨于多樣化的趨勢,即便是同一種職業也會具有不盡相同的工作方式和內容。此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企業的發展也面臨更大的競爭和發展壓力。就業、失業和再就業已然成為普遍現象。作為社會的新血液,高職學生只做好單一準備是不夠的,還需要學習較為全面的知識和技能。為滿足高職學生發展的需要,學校就要對學生進行完善的普通教育。這樣的教育方式可以培養高職學生彈性的職業轉換能力,使學生掌握生存的法則和適應社會的能力,為以后走上工作道路打下好的基礎。
在高職教育中注重培養和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能力,可以提高高職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環境中脫穎而出,進而在實現高職教學目標的同時有效提高社會要求學生所具備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順利就業。
[1] 曾麗.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經營管理者,2011(24):62-63.
[2] 吳御生.高職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研究述評[J].教育與教學,2013(3):44-47.
[3] 陳均士.大學生就業能力與高校的課程設置——來自美國高校的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2(3):75-78.
[4] 李敏智.女大學生擇業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提升策略[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176-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