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鳳
(齊河縣第三實驗小學,山東齊河,251100)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學校教育的宗旨。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種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的復雜的活動過程。在當今大力提倡學生減負和狠抓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和提高學生素質是當前學校、教師和社會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筆者在長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深深體會到,要打造高效課堂,一是要優化課堂的教學內容和組織形式,二是要提高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利用率,三是要改進教學方法與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小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都是由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所規范的,沒有太大的自主選擇的余地,然而,在教學內容的組織形式上卻給每一位教師留有足夠展示的空間。面對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合理安排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順序,精心思考課堂上要講的每一句話,從學生的角度認真思考可能會出現的問題或課堂教學可能遇到的情況,切實備好每一堂課,這是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優化教學內容要借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和集體備課的研討。要集中全體教師的智慧,深入細致地研究每一節課的教學知識點:哪些內容要細講,哪些內容要深入討論,哪些內容可以留給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后自己閱讀、查閱資料,等等。這樣就可以把有限的課堂時間擴展到課下,既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的提高。同時,學生事先進行預習,也有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不一樣的答案,不同的結果,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碰撞,有利于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要做到課堂教學時間的有效利用,首先要從備課入手,一堂成功的課離不開課前認真細致的準備。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扎實做好教學內容、教學環節策劃、教學時間分配、教學方法設計等都是提高課堂有效利用率的基礎。
備好課僅僅是基礎,在此基礎上,還要對課程進行精細加工。要明確哪些知識是教師需要儲備的,哪些是對學生講授的,哪些內容需要學生一般了解,哪些內容需要學生重點掌握,哪些內容需要學生靈活運用等。此外,還要對學困生、中等生和優等生需要掌握的知識與能力進行合理區分,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
在課前對上課語言進行提煉,力求一語中的,切中要害,做到這一點很難,需要老師多思多想。講課時語言重復啰唆會非常浪費時間,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小學生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教師要善于根據各年齡段學生的特點,抓住課堂上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段開展最有效的教學;要善于利用幽默而簡明的語言,緊扣主題開展教學活動;對于重點要講解的知識,要在內容上充分準備,還要設計好教學過程中的相關環節,包括語速、語調都要認真思考,做到字斟句酌,以便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真正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為了做到在課堂上使用最精練的語言,達到最好的效果,教師需要在備課時,針對一些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做課堂語言的提煉,想好從哪里找突破口和切入點,力爭一步到位,不說廢話,言簡意賅,表述準確明了。例如教學《飛旋的陀螺》一課,在讓學生動手操作并探究陀螺的奧秘時,為了不讓學生只顧玩而浪費探究的時間,教師要用言簡意賅的語言提示學生“注意觀察陀螺飛旋時顏色的變化”。一句話明確學生探究的目標。當學生分析歸納得出結論時,教師要放慢語速,加重語調,字斟句酌地把探究結論“兩種以上的色光混合時就會產生一種新的色光,這就是光的混合”一字一字地敲進學生的腦子里,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首先,當面對幾十雙眼睛時,教師要充滿自信,讓學生從自信的目光中感受到充分的準備和無窮力量,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其次,講授過程要充滿激情。對于滿意度較高的教師來說,取勝的秘訣并不只是知識和經驗,還有對學生的真情投入。課堂上的真情投入,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有利于減輕他們的思想壓力,使其以愉悅的心情投入學習當中。只要教師真情投入,學生就容易在情感上接受這位教師,有時學生會因為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他的課,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教學科學課《保護土壤》一課,在讓學生感知“我國土壤被嚴重污染損壞”時,教師播放ppt課件:曾經一望無際的草原現已沙化,曾經碧綠的田野現已堆滿垃圾,曾經鳥語花香的森林現在荒蕪一片……伴隨著傷感的音樂,教師真情的流露,學生內心產生了強烈共鳴,高呼要杜絕污染和損壞土壤的現象,呼吁社會來保護環境。本課教師以情激情,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就都是好的教學方法。
對于小學生而言,讓其親身經歷整個學習的探究過程,獲得直接的體驗,是符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的,可以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例如科學課上,讓學生學習“扦插”和“壓條”這兩種植物的繁殖方式,老師可以直接帶領學生在學校的植物角里面親自“扦插”一株月季,用“壓條”法繁殖一株小石榴樹,這能讓學生積極主動、情緒高漲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引領,能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形式的多樣化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新穎,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媒體教學方式以它特有的魅力誘導、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重感官,使許多難以描述和理解的教學內容直觀化、形象化,彌補了學生實際感性認識的不足,將枯燥的教學過程變得生動活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例如科學課上,學生在學習《果實是怎樣形成的》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把植物從開花—傳粉—精卵結合—子房膨大—形成果實這一過程形象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把抽象的過程形象化,學生既易理解又有興趣,極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高效課堂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要順利、有效地打造高效課堂,教師就應轉變教學理念,大膽實踐,悉心研究,建立起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的新型教學模式。及時總結、調整,不斷審視自己的教學過程,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實現高水平的素質教育。
[1] 李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之我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0(2).
[2] 英配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J].教育發展研究,2006(10).
[3] 宋虎珍.合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教育探索,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