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知識產權局
李強省長批示省財政廳發文浙江科研成果處置收益權實現四大突破
浙江省知識產權局
5月9日,在浙江省科技廳、浙江省知識產權局的推動下,根據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強在《關于報送我省高校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情況調研報告的函》上的批示精神,浙江省財政廳印發了《關于省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有關問題的通知》(浙財資產[2014]20號),實現了在擴大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成果轉化處置權限上的四大突破。
一是將科研成果處置權全權下放給事業單位。“省級事業單位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在規范管理的基礎上,除國家和省有特別規定的以外,可以自主決定轉讓、許可和對外投資”,明確了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限。
二是以備案制簡化科研成果處置程序。
“科技成果轉讓、投資后,應當及時將相關情況報主管部門和省財政廳備案”,簡化了原先規定的國資監管部門審批、教育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備案等多道審批程序,降低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時間周期和成本。
三是擴大了科技成果定價交易渠道。“對轉讓科技成果或利用科技成果對外投資的,應按規定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合理確定科技成果的市場價值;確實無法通過評估確定科技成果市場價值的,允許通過協議定價、在技術市場掛牌交易等方式確定價格”,破解了科技成果定價難問題。
四是加大了對發明人的激勵力度。“省級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符合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特點的考核評價制度,明確規定或者與科技人員及成果轉化相關人員約定獎勵的方式和數額,明確相應的責權利”,“對科技成果完成人和為科技成果轉化作出重要貢獻人員的獎勵不受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額限制”,明確了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對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權,提高了對科研、轉化人員的激勵力度。
鏈接:
2013年11月,為加強高校科研成果的管理與轉化,浙江省知識產權局牽頭成立課題組,對浙江大學等高校的職務發明成果管理與轉化工作情況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專題調研,形成了《浙江省高校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情況調研報告》,提出了探索建立科學合理的無形資產處置管理辦法、研究制訂促進高校職務發明成果轉化的專項政策、完善高校職務發明成果轉化的利益分配機制等建議意見。今年2月15日,李強省長作出批示“高校職務發明成果轉化工作要高度重視,要有具體工作措施。調研報告中所提的建議,請省府辦召集有關部門提出意見。”此次省級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處置權收益權改革為浙江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職務發明成果轉化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環境,對進一步發揮高校、科研院所在知識創造、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激發高校科研人員發明創造的活力和潛力,促進高校職務發明成果轉化產生積極作用。2013年度,浙江省專利轉讓數額為9756件,專利許可備案合同金額達16億元,分別位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