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啟春
(橫縣職業教育中心,廣西南寧,530300)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動都要依賴于興趣。”這個真知灼見道出了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并伴有積極情緒色彩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們進行活動的最現實、最活躍的內部動機。目前中職學生英語成績普遍較差,他們懼怕英語,無心學英語,不想做英語作業,甚至討厭上英語課,討厭英語教師。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學習英語沒有興趣,對學習英語的作用認識不足。面對這種現狀,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筆者總結出了四個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發揮,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在樂中學,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讓學生“動”起來?首先我們要投其所好,“迎合”學生。給他們上第一節課時,給每位學生發一張紙條,要求學生在紙條上寫出自己需要學哪一方面的英語知識。然后教師再把學生想學的進行適當擴展與完善。教師上課時不能按英語教材照本宣科,而是應該把英語教材當作參考,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所學專業的需要進行教學。其實,英語教師也可按照不同專業編寫適合自己的教材教案。
首先,我們要知道學生為什么怕學英語。據調查,初中生所謂的討厭英語,是討厭英語考試,尤其是討厭英語語法和單詞記憶。而中職英語對學生要求較低,一節英語課的任務就是要求他們會讀幾個單詞,會說幾個句子。考試方法多樣化,可以進行口語考試,也可以進行筆試,以考促練,以練代考。只要學生認真積極參與,開口說英語就行。在這樣的學習要求下,可消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壓力,讓學生輕松學英語。
良好的師生情感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英語課堂上的互動性更多取決于情感因素。快樂、真誠的情感交流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輕松、愉快、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端正學習英語的態度,提高參與任務的積極性。學生只有以良好、合作的情緒狀態參與到教學中,才能愉快地接受知識,并內化進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然后在真實或模擬的語用情境中進行實踐。因為人的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其接受力、記憶力、思維力以及創造力才能達到最佳的應用狀態,也才能促進他的心智發展。特別是在采用瘋狂英語教學法時,更需要師生情感的交流和支持。
經過十多年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筆者總結出五種最適合農村中職學生“快樂”學習英語的教學方法,具體如下:
米盧曾經給中國足球帶來了“快樂足球”的理念。快樂是人的天性,記憶單詞不應是“頭懸梁,錐刺骨”那般痛苦。近年來,筆者倡導用中文諧音,乃至用方言諧音讓學生學單詞。比如:
chicken,雞肉。諧音“吃啃”。我們可以理解為“吃雞肉,啃雞骨”。
wife,妻子。諧音“外父”。我們可以理解為“有了妻子就可以叫外父了”。
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法非常成功,學生有興趣,單詞記得快,又記得久。
所謂“聽聲音游戲教學法”,就是每次安排幾名同學到講臺上,背對著其他同學,要求坐在下面的學生們用各種聲音叫喊站在講臺上面的同學名字,并且說上一句本節課講過的英語句子。講臺上的同學不僅要猜出叫喊他本人的同學的名字,并且要回答問題或重述下面同學說過的英語句子。這種教學法可以加強師生、學生之間的感情,用真情感化學生,用友情鼓勵學生開口說英語。
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教室里上課,如果換個環境或教學方式,他們會非常高興。我們不妨利用多媒體讓他們看電影學英語。中職學生聽力水平有限,教師要選有中英文字幕的電影,看到精彩的、適合學生使用的句子就暫停,讓學生掌握這個句子(會說,會聽),直到能把句子弄懂再繼續觀看;也可以對情節或對話進行相應提問。這樣學生就有了學英語的動力。
學生看電影學英語有以下效果:1.電影里面的情節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會在不經意間學會英語口語,而且久久不忘。2.電影里面的臺詞都經過語言大師精敲細打,非常精確,如能讓學生把一些單詞、句子等變成自己的,這樣的學習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3.學生不易產生厭學情緒。因為學生是通過看電影學英語的,學生接觸電影語言較生活化,這代替了通過看書、上課枯燥地獲取知識。4.可使學生記得牢固。因為知識和故事情節融合在一起,大部分詞匯的學習會相當扎實。
我主要通過李陽的“三最法”(最大聲、最正確、最快速)帶領學生反復讀單詞與句子,直到學生能把句子脫口而出。
“三最法”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能讓學生樹立信心,表現決心,激發潛能,沖破心理障礙,克服害羞和恐懼,增強發音肌肉,強烈刺激聽覺,調動全身動力。同時,學生不容易開小差,無意識中自覺參與學習,不知不覺中開口說英語。
這種教學法可以在一個班上,也可以集中幾個班一起上。幾個班一起上顯得更“瘋狂”,更出效果。即使平時沒說過一句英語的學生,在瘋狂的吶喊聲中也敢于開口大聲說英語了。
我曾多次運用這種方法培訓學生參加演講比賽,效果十分顯著。無論是參加校級還是市級比賽,參賽者都有2/3獲得一等獎。
競賽式課堂教學法特別適用于農村職教英語教學。因為師生缺乏足夠的課外語言環境,故在教學興趣上要弱于其他科目,而運用競賽式課堂教學法可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傳統式的英語教學對中職學生根本不起作用,但通過分組競賽,利用學生的團結、好勝、有榮譽感的特點,讓學生動起來,活起來,就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學內容需要完成的任務大都可以通過競賽式來完成,比如單詞拼寫、短語的朗讀、句型運用等,讓學生通過競賽獲得成功感和增強自信心。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以上四種做法效果顯著,多名學生參加市級中職學生英語演講獲得一等獎,連年參加市級英語技能比賽榮獲二等獎。更重要的是使本校學生形成了喜歡學習英語的風氣,提高了農村中職學校英語學科的教學質量。
[1] 蔡楚文.競賽式課堂教學初探[J].職教論壇,2003(10).
[2] 王德紅.英語教學中師生良好情緒情感的培養[J].科學教育前沿,2010(9).
[3] 李清.論快樂英語教學法[J].科技信息,2008(9).
[4] 杜亞仁.李陽瘋狂英語現象對英語教學的啟示[J].集美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