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云
(榆林學院,陜西 榆林718600)
《企業形象設計》課程是藝術設計專業的主要課程。該課程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綜合型的具有宏觀把握能力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創造能力、表現能力及設計的方法,完成以標志為核心的視覺形象系統設計。
課題式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任務即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它既是一種課程模式,又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項目課題為主線貫穿始終,將課程中的知識點融入到項目中,讓學生了解到完成的作業并非不切實際、并非天馬行空,設計必須與市場接軌。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項目,在執行項目的整個過程中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策劃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統一規范能力、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而教師一方面承擔社會實際項目的研究,同時又對學生言傳身教,完成自身的教學工作,也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企業形象設計是企業品牌戰略的重要手段和組成部分。它作為企業樹立形象,拓展市場,提升競爭力的策咯性工具,成為品牌競爭的焦點,已被諸多的企業所證實。良好的品牌形象設計可有效提升產品附加值,對于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現實意義。
企業形象設計是藝術設計專業的主干課程,其教學目標在于培養綜合型的具有宏觀把握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該課程的理論體系是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探索研究而發展起來的。作為應用性較強的課程,必須要回到實踐,經受實踐的考驗。
該門課程作為綜合性邊緣學科,在教學中也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基礎支撐,也要以圖形創意、標志設計等一些相關課程為基礎,能夠融匯貫通地綜合分析和判斷,最終合理完成與市場緊密結合的課題任務,實現該課程的學習任務。
引入“真題真做”,與用人單位、與校企合作單位直接合作,積極融入現實的產業市場。首先必須先了解課題的要求、范圍,再展開設計。
具體項目實施過程與課程內容體系相結合,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步驟來進行。
1)第一步,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內容包括,基礎理論知識的講授、課堂組織討論、案例分析、專題講座。這一環節使學生能有效地掌握企業形象設計的要領,并為后面的策劃、創意、定位、設計實踐奠定基礎。
2)第二步,確定項目,展開市場調查。了解企業相關文化、市場需求、銷售手段、企業認知度、企業形象、品牌認知度、以及企業的不利形象等相關內容。這一環節也鍛煉了學生深入社會、參與社會的綜合能力,訓練了學生在與社會的接觸中的分析問題能力及應變能力,最后要求學生對調查的結果進行整理與歸納,提出可行的意見,撰寫策劃文案。
3)第三步,分組協作、展開設計。在老師的指導下,從策劃、創意、調查分析到設計的制作完成,這個過程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與團隊意識。這個環節需要完成具體的標志設計、基礎系統、應用系統的設計,編輯CIS 手冊,實物制作等系列工作。
4)第四步,設計成果提交并進行評價和虛擬形象推廣。這個環節主要是學生要對項目開展的情況作階段性及綜合性匯總報告,由教師和全班同學對項目成果提出一些修改意見,達到互動交流的目的,為方案的修改和進一步開展提供方向。
通過引入項目教學的實施,教學效果有明顯的突破,課題評價與學生學習效果有著密切關系,合理的課題評價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升,也利用師生良好的課堂氣氛與互動。課題評價包括:理論知識評價、專業技能評價、行業素養評價。通過這三方面內容評價,全面地培養、幫助學生樹立系統的、整體的企業形象設計思維,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設計能力。當然,教師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自主、合作、研究課題,要積極地討論,課題結束后需要展示匯報,最終由教學團隊對于課題執行情況作出評價。
課題式教學的模式體現了對教學實際、行業實際的尊重,也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尤其對于實踐性較強的《企業形象設計》這類專業課程都具有普遍的借鑒意義。但由于課題的開展主要依靠教師的引導,推動學生的項目展開,而由于教師個體的主觀性和一定的狹隘性,而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在長期的實踐教學探索中加以改進。
[1] 張建辛,荊雷. CI 戰略的教學與設計[M]. 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0.
[2] 黃麗燕.文化創意產業對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改革的影響[J].裝飾,2010(6):143 -144.
[3] 王大勇.基于工作流程的課題式教學設計與探索——以平面廣告為例[J].裝飾,2010(6):91 -93.
[4] 劉敏.項目式教學模式在《企業形象設計》課程中的實踐[J].現代裝飾理論,2012(10):117 -118.系級教改項目,項目號:YSJG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