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勤
(淮安市淮陰實驗小學,江蘇淮安,223001)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于興趣,興趣又可以反作用于智力?!痹诮虒W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激趣活動,有效激起學生的興奮點,積極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狀態下自主地去學習、交流、感悟、歸納,進而掌握新知。
繪畫是小學生極喜歡的一種活動。讓學生在涂涂畫畫中思考、學習,既迎合了學生的興趣,又發展了其視覺空間智能,達到樂在畫中、樂在學中的目的。學習方位詞后,我們可讓學生邊聽邊畫出相應的圖畫。There is a tree in front of the house. There is a cat under the tree. The cat is sleeping in a basket. A butterfly is flying on its head. Behind the house,three sheep are eating grass.錄音中涉及多種事物及其方位,對學生的思維提出了挑戰,學生邊聽邊思,邊畫邊改,樂在其中。
小學生愛玩好動,以演的方式學習,可以讓學生興趣倍增。學習了“Can I help you?”這一主題后,筆者設計了看圖配音的練習:用CAI演示一段“警察送迷路的孩子”的錄像故事,讓學生分別給警察、孩子、孩子的媽媽配音。由于錄像本身并沒有言語對話,這就給學生留下了思維和創造的空間。事實表明,這種含思維成分的表演活動,可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運用“guessing game”,可以很好地滿足小學生的好奇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也要注意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知識水平,設計不同形式、不同難度的guessing game。低年級可采取listen and guess,taste and guess,smell and guess,touch and guess,what’s missing?或看口型猜單詞等趣味性較濃的活動;而高年級則可采取聽描述猜物這類邏輯性較強的活動。如聽描述猜班級中的某一個成員,聽描述猜動物,甚至可設計猜謎、腦筋急轉彎等益智題。如What key can run itself? (monkey) What is the most difficult key to turn? (donkey) What has hands but no feet, a face but no eyes,tells but does not talk?(clock)這種guessing game對學生的思維、單詞掌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能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英語教材中,由于學生的口語以及英語詞匯量等諸多因素的限制,一些具有思維價值的知識點被簡化或拋棄,存在著許多知識空白。教師可以根據學情適時地激發學生把空白處的知識補起來,這也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例如,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2 Ben’s birthday一課,Ben即將過生日,課文只呈現了Jim將要送a yo-yo and a VCD of Japanese cartoons給Ben 作為生日禮物,至于其他可送的禮物,課文中沒有再繼續下去。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一空白點,將其拓展,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建議,或談談自己的好朋友過生日時將會送什么禮物給他。這樣既鞏固了句型,又開闊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成為進行口語訓練的材料。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是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英語國家文化,并通過中英文化對比,培養其跨文化認知能力和文化包容意識。如學習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7 At Christmas后,設計Which festival do you like better,Christmas or the Spring Festival?的小辯論賽,讓學生將Christmas與the Spring Festival進行對比;學習完food后,讓學生自編對話就中英飲食文化展開比較,教學實況如下:
C(Chinese waiter) B(British guest)
C: Can I help you?
B: Thanks. I’d like a cup of coffee. Oh,what’re those?
C: They’re chopsticks.Do you have chopsticks in England?
B: No.We have forks and knives.
C: These are Chinese dumplings.Would you like some dumplings?
B: Thank you.And give me a hamburger,please.
C: of course.
這種以文化異同為主題的語言交際活動,學生特別喜歡,他們在活動中積極參與,大膽表現,暢所欲言,語言運用能力不斷得到增強和提高。
兒童最富于想象,他們常常通過豐富的想象,描繪出一個個神話般的世界,編出許多有趣的故事。教學中可列出一些單詞,讓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些進行創編。如happy, school, cry, dog,funny, lovely等詞,有的學生表述為:Today, I’m very happy. In the morning, on my way to school, an old man takes a little girl to the school too. The girl is crying,because she wants to buy a toy in the shop. Five minutes later, a lovely dog comes here, the little girl stops crying, and she begins to play with the dog.The dog is funny, now the girl is laughing. Oh, they are both lovely.
探究性練習具有一定的思維梯度,它包含著訓練學生不斷探索的因素,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是培養學生探索求異及創新思維的有效形式之一。
學習完牛津小學英語6A Holiday一課,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There are four people .One person likes a holiday.The aim is to find out each persons’ name.What holiday does he or she like?Why does he or she like the holiday? What did he or She do at last…? Who did he or she live with last…?
Each of you will get a piece of paper with Some information on it.Share what you know and try to fill in the table.
這一練習所含信息多,學生探究的空間大,他們必須經歷詢問—篩選—判斷—歸納—推理—綜合等一系列過程,有效地訓練和提高了自身的交際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思維能力。
教師要善于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一些發散性練習,讓學生靈活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多途徑地解決問題,在一題多解中能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比如學習了牛津小學英語5A Unit 8 A camping trip這一課后,筆者讓學生思考:If you will go camping this weekend, Where will you go?and what will you take ? Why?這些練習,條件開放,結論不唯一,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功的體驗,極大地活躍了學生的思維,拓展了學生的思路。
應用性練習,集激發興趣、訓練思維、培養能力于一體,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思考、運用、盤活所學知識,溝通了知識與生活的雙向聯系。如在學習完星期一至星期日的表達法后,筆者要求每位學生用英語設計自己一周的學習安排;學習完May I…后,筆者讓學生到一些生活場所進行對話交流,到同學和老師之間去調查……學生或要做問卷調查,或要查詢資料,或要獨立思考,對其知識的運用、思維的培養大有好處。
[1]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英語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汪冀,蘇燕.小學英語教學要激活學生的思堆[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5).
[3] 王奇.二語具身認知動力:身體、文化與隱喻[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