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馨元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各條戰線的工作迫切需要我們總結經驗、除舊布新,以全新的姿態迎接美好未來。
群眾文化,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而開展的,深受百姓喜愛。在我們平時的社會生活中,群眾文化活動無時不有,無處不在,是一種較普遍的社會文化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群眾生活的質量。面對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廣大群文工作者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樹立新觀念,開拓新思路,建立新機制,才能起到繼承、發展、創新、引領的作用,才能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發展。
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工作要樹立新觀念,不斷用先進文化思想占領文化陣地。如果我們把這種時代精神放到當前改革開放的大潮流中去加以把握和定位,那么這種時代精神便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繁榮進步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新觀念新思想首先需要我們在工作中樹立競爭意識與效率觀念。經過波瀾壯闊的市場化改革,億萬人民掙脫了計劃經濟、平均主義的精神枷鎖,從狹隘的小農思維意識中解放出來,各條戰線都在勇敢地走向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不斷調整,努力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在文化戰線,群眾文化工作領域也同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風貌與價值追求。以我們黑龍江的群眾文化工作為例,我們黑龍江省的群眾文化工作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強調將文化工作的重點放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群眾文化建設當中,以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新需求。通過多年的文化體制改革與藝術實踐,一個創新服務體制,完善文化設施,提高文化服務水平,惠及全民、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已經逐步建立。“十一五”以來,黑龍江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力度,先后安排大量資金投入文化設施建設,全省各地利用自身優勢組織開展了大量的文化娛樂活動和各種主題文化活動,為廣大群眾參加各類活動提供了極大方便。
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還要關注文化多元化發展因素帶來的深刻影響。改革開放,與世界接軌,全球政治、經濟多極化的發展趨勢,進一步推進了我國多元發展的文化進程。多元文化的交集與碰撞,必然會影響人們精神世界的變化。在這樣一種紛繁復雜的文化環境中,我們作為群眾文化工作的領導者,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文化發展路線,同時又要順應新的形勢要求,借鑒吸納世界各國文明進步的觀念意識,正確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方式和思維理念,來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文化市場;同時要堅決抵制不良低級的文化思想對我們群眾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對青少年群體的影響,建立安全的文化宣傳體系。目前,全國各省市的文化宣傳機構對群眾文化工作的導向把握都十分重視,無論是國家主流媒體、各電視臺、各報刊雜志,還是各基層文化單位,都努力向人民群眾開展弘揚時代精神、傳播高尚道德情操、凈化人們心靈和深受人民群眾歡迎的多種文化藝術活動。目前,全國各地的群眾文化可謂色彩斑斕,花樣翻新。除專業宣傳機構、表演團體的文化活動外,人民群眾自發組織的各種文化娛樂活動也到處涌現,文藝演出隊、老年合唱團、青年舞蹈隊、農民秧歌隊等等,可以說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就拿我們現在較為流行的廣場文化而言,可以說如今每一座城市都有幾個標志性的文化廣場,如:北京的“奧運廣場”、南京的“華僑文化廣場”、上海的“人民廣場”、青島的“五四廣場”等等,大大小小的廣場都以自己亮麗多姿的風采展示著自己的文化內涵,構成了一道道獨特的城市文化風景線。
當前,群眾文化工作者應該針對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創造更多的條件來為人民大眾服務。多元文化的發展趨勢必然帶來多種文化消費的選擇。只有深入實際,洞察文化市場變化和廣大群眾真正的文化需要,才能采取正確行動,做出正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