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萍
(柳州市渡口小學,廣西柳州,545000)
“主動參與性”是21世紀世界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而《語文課程標準》又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活動”。這就意味著:閱讀教學是以主動參與的方式,讓學生經歷自讀自悟的一個過程。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做一個“大口袋的魔術師”,不斷地從大口袋中拿出一個個新奇可愛的“玩偶”,吸引孩子們全身心地投入,主動地參與。
一堂課上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至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情境的創設尤為關鍵。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低年級的小朋友,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他們感興趣的情境中。所以在開篇時,我們必須想辦法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觸動情感,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學習。
情境創設的方式很多。例如,《升國旗》通過活動引入,組織學生升旗儀式,引發學生閱讀欲望,激發愛國情感。《秋游》用美麗的畫面引入,帶領孩子們來到秋天的田園,觸發學生愛玩的天性,讓孩子們盡情地歡笑。《有趣的發現》用問題引入,“有一個小島上的昆蟲特別奇怪,要么沒有翅膀,要么翅膀特別大,你知道為什么嗎?”這樣引發學生好奇心,他們迫不及待地去讀,去思考。《觀潮》一課用音樂引入,讓學生閉上眼睛,聽潮水奔騰、沖擊的錄音,想象潮來時的氣勢,讓學生在這樣的情景中去熏陶,使他們如聞其聲,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小動物過冬》用故事引入,“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他們每天玩得很快樂,可是秋天來了,三個好朋友卻要分開了,用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過冬了”。故事讓孩子們走進了一個童話王國,了解了動物過冬的相關知識,懂得了關愛。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一、二年級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可見,我們的語文課堂要采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孩子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視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以讀代講”是閱讀教學的基本特征,一般做到初讀導知、細讀理解、精讀積累,引導學生以讀悟語、以讀悟情。例如《狐貍和烏鴉》中,孩子們反復讀狐貍說的三句話,體會到狐貍從“禮貌的問候——關切的問候——贊美的問候”的狡猾,理解了烏鴉逐步放松警惕的心路歷程,并懂得了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說是讀的升華,是動腦的過程。說是在讀的基礎上,激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孩子們在說的過程中理解了語句,積累了詞語,并初步運用了語言,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課文中,讀和說的訓練可以同時進行。例如在《云房子》教學中,學生先“讀房子”,再“做房子”,然后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進行“說房子”。學生的體驗和感情在情境中深化,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濃了,思維活躍了,想象豐富了,說得更歡了。
說的訓練放在課文后面。孩子們經歷了初讀、細讀、精讀,理解了全文后,有了一個想象的空間,拓展思維的平臺。例如《狼和小羊》課文最后寫道:“狼齜著牙,向小羊撲去”。教師讓孩子們繼續編故事,善良的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用童稚的語言演繹了美好的結局,這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想象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一、二年級識字、寫字的第一條要求是“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小學一、二年級,教師應將識字與閱讀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識字的同時接觸大量規范、優美的書面語言,讓他們從中汲取豐富的書面語言營養,及時開發其語言潛能,促進其語言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盡可能地做到隨文識字,在語境中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低年級的識字要識寫分開、多認少寫。第一次認字要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字的第一印象強烈、深刻。如在教《我要的是葫蘆》一課時,筆者讓學生看看、摸摸葫蘆及葫蘆藤,調動多種感官記住了“葫、蘆、藤”三個生字,教學效果很好。二是鞏固認字最好的辦法是復現,最有效的辦法是在語言環境中多次見面,重視在合作中、游戲中、活動中鞏固認字。比如教師用摘蘋果、走迷宮、找朋友、巧配對等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加深印象。教師還可以通過“說文解字”的辦法幫助學生識記,或自編兒歌、謎語,在語言環境中及時鞏固認字。
識字是寫字的基礎,教師要激發學生在認字的同時產生書寫的欲望。低年級要寫的字都是已經熟知的“好朋友”了,學生對字的字音、字義及字形已留在心中。教學寫字時,教師要讓學生做到“入眼、入心”,即仔細觀察,成字在心;要讓學生做到“入筆、入格”,即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占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胖瘦,部件之間的穿插挪讓……都安排得恰到好處。力求字寫對,寫得端正,寫得暢。
在孩子們的全身心參與中,聽、說、讀、寫的能力與閱讀課文的字、詞、句、篇相融合,“雙基”在快樂中落實。
[1] 解自斌.與閱讀相伴 與快樂相隨——談閱讀教學中的識字教學[J].新語文學習:小學教師版,2007(3).
[2] 徐寶云.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識字教學[J].新課程學習: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