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娟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軍事教研室,江蘇 南京 210023)
`國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目前,高校國防教育工作較以前相比有了蓬勃的發展,大部分高校除了開展軍事技能訓練,還通過軍事理論教學、日常國防教育活動、國防教育選修課等方式加強大學生的國防意識。但高校國防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有的高校開展軍事技能訓練的時間不足14天,軍事理論課程安排不進課表,只在軍訓期間以講座的形式開展,沒有專職的國防教育教師,沒有獨立的武裝機構,這不僅影響到國防教育的效果,也不能保證國防教育的質量。因此,為了保證國防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當前高校國防教育出現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以促進建設高校國防教育的規范化。
國防教育是指國家為增強公民的國防觀念和國家安全意識,在全體公民中進行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與國防和軍隊有關的思想、知識、技能的普及性教育[1]。國防教育的定義對國防教育的對象、目的和內容做出了權威的解讀,對大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是國家意志的體現,也是培養國防后備力量的戰略舉措。
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倡導者和建設者,是國防力量的強大后備軍。在西方列強加緊對中國的西化、分化戰略的實施,“臺獨”,“藏獨”,“東突”勢力仍然十分猖獗,海洋安全問題突出等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下,開展國防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國防意識,國家安全意識,愛國、憂國、報國意識,通過國防教育引導大學生自覺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相結合,將學好科學文化知識與報效祖國相結合,增強保衛祖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作出應有的貢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出的“三倡導”是建立在國家安全和穩定的基礎上,公民應該加強國家主權的意識、國家安全意識,國防意識等認識。國防教育的培養內容有助于大學生按照“三倡導”的內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志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推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培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時代的核心精神。[2]
高校開展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國防教育活動,有助于促進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軍事理論教學涉及的知識量覆蓋政治、軍事、歷史、科技等領域,內容豐富、應用廣博,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大學生通過不少于14天的集中軍事技能訓練不僅達到了培養軍事素質的目的,而且培養了堅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艱難的精神,提高了心理品質和身體素質。日常國防教育活動通過引導學生將專業技能與國防建設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和實踐素質,以多種方式和途徑促進大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
隨著國家和社會對國防教育工作的不斷推進,高校對開展國防教育的認識也在逐步提高,國防教育進入到普及性教育階段。雖然高校國防教育在研究領域及實踐領域在不斷地深化,但高校國防教育在規范化建設方面還面臨著一些問題。
目前,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學生軍事技能訓練和軍事理論教學的基本依據是2006年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新制訂并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以下稱《大綱》)[3],《大綱》從課程性質、課程目標、課程要求、課程內容、課程建設、課程評價等方面作出了規定,但高校執行《大綱》的力度離標準還遠遠不夠。有的高校軍事技能訓練時間不足14天;軍事理論課教學學時少于標準教學學時;有的高校為體現有軍事理論教學這一環節,只是在軍訓期間,以國防教育報告的形式開展授課,既不能保證教學質量,也不能保證國防教育的實效性;還有的高校在授課時隨意地選擇國防教育內容進行授課,對一些難講、難理解的章節干脆不講,有違于大綱的教學要求。
國防教育教師的水平直接關系到國防教育的質量。目前高校國防教育教師的組成大都有這幾種類型,一是校內專職的國防教育教師,二是由校內輔導員和行政人員兼任國防教育教師,三是由校外教師兼任國防教育教師。目前,江蘇省130所高校只有少數高校設置獨立的國防教育教師崗位及編制,大多數高校的國防教育教師由校內輔導員和行政人員兼任。由于國防教育教師更多是由非國防教育專業的教師擔任,專業化水平不夠,工作任務繁重,人員流動性強等原因,國防教育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雖然有些省份已經建立了國防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并進行定期的國防教育教師培訓、軍事理論教學競賽、軍事理論教師論文競賽和其他活動,以提高國防教育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理論水平,但由于受到種種因素的影響,國防教育教師隊伍整體水平與其他學科的教師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高校國防教育的內容要與現代化國防建設的需要相結合,國防教育形式要適應當前學生的個性特點,才能取得良好的國防教育效果。從大學當前國防教育的內容來看,國防教育教學過于“軍事化”和“扁平化”,不能反映時代特征。由于授課時的限制等原因,軍事理論的課堂教學不能很好地從政治、軍事、科技、信息等領域全面地分析當前我國國家安全及國防建設所遇到的威脅與挑戰。面對90后的大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揚,國防教育傳統的教育手段適應不了當代學生的需求,可以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博客、微博、QQ、微信、微視頻和其他的網絡傳播手段傳遞國防知識。
雖然全國普通高校的專業設置中有高等教育學(國防教育方向),但國防教育到目前為止還不是獨立學科,國防教育專業的發展還需要以其他學科為支撐。由于國防教育的學科建設發展緩慢,給國防教育規范化建設也帶來了阻礙[4]。首先高校軍事課教師沒有學科歸屬感,在評定職稱的時候,沒有專門的職稱評定方向,有的教師走輔導員思政系列,有的走馬克思主義哲學系列,有的走軍事教育系列,還有的通過其他途徑解決,這給教師的發展帶來了困惑,也對國防教育事業的發展信心大打折扣;其次由于受課程學科建設的影響,全國只有少數的國防教育專業類期刊,有的期刊還是屬于軍隊系統,國防教育的理論研究平臺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國防教育理論的傳播與深入;再次受課程學科建設的影響,國防教育專業被定義為邊緣專業,在高校教育的大環境中難以受到重視。
高校國防教育是基于國防法規,在國務院,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和其他相關部門的文件精神指導下,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事業的倡導者和建設者服務。首先要正確認識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任務,高校國防教育是為國防建設服務,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軍事知識和技能,加強國防和國家安全的認識,建立堅強的意志,為祖國服務,提供優質的人才支持國防。其次要正確認識高校國防教育的重要內容,高校國防教育要將愛國主義教育作為重要抓手開展活動,通過對國防概述,國防歷史、國防建設、國防科技、國際安全形勢和其他內容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并自覺轉化為憂國報國,以思想促行動。再次要正確認識國防教育的重要作用,高校國防教育可以通過思想政治素質的優化發展,促進科學文化素質,提高身體和心理素質,對創建和諧校園有著重要意義。
高校開展國防教育工作是以國家相關國防法規及文件精神為依據,高校國防教育規范化建設要建立相關的保障機制。首先要有完善的機構設置,高校應成立人民武裝部,并建立軍事教研室,有專門的軍事課領導小組。其次要制定高校國防教育工作制度,明確將國防教育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國防教育課程進入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再次要落實高校國防教育的經費保障,按照蘇教體藝[2009]27號文中規定的,學校開展國防教育的經費按90元/生標準執行,做到專款專用;最后要有人員保障機制,高校國防教育教師要做到定編定崗,有專門的人員從事國防教育工作,確保國防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高校國防教育教師承擔著為國防建設培養合格保衛者的重任,國防教育師資隊伍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國防教育的效果。因此,高校應著力優化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對國防教育師資隊伍進行合理規劃,通過人才引進和自我培養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國防教育師資的整體素質。同時,建立完善的師資培養體系,鼓勵教師通過學習深造、參加省級以上專業培訓班等方式,提高學歷層次,優化隊伍結構,加速知識更新,及時了解國防教育的發展動態,拓寬教師的知識面,改進教學方法,使國防教育教師既具備高層次的理論水平,又具備高水準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全面優化國防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高校國防教育主管部門做好對國防教育課程的考核評估工作,有利于推動高校領導重視國防教育,營造良好的國防教育環境,也有利于促進國防教育課程的改革和建設。上級主管部門可以設計國防教育課程建設評價指標,分別從課程體系、課程管理、師資隊伍建設,課程條件保障、課程建設成效及其他方面對高校國防教育提出標準化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建立國防教育課程評估小組;組織高校國防教育課程檢查驗收;總結高校國防教育課程建設的不足和經驗,對國防教育建設不規范的單位進行通報,并督促其整改,對國防教育建設規范單位給予表彰,并推廣經驗做法,推動國防教育標準化建設的發展。
綜上所述,目前高校國防教育規范化建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上級主管部門、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師的共同努力,才能讓高校國防教育的規范化建設指日可待。
[1] 全軍軍事術語管理委員會,軍事科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11:40.
[2]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J].黨建,2014(1):9-12.
[3] 教育部總參謀部總政治部.關于印發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的通知[EB/OL].[2007-1-24].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89/201001/81135.html.
[4] 李科.我國高校國防教育:基本模式、問題及對策[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4):455-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