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 韓艷平 趙曉杰
1.加強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為有效拓展課堂教育提供時間保障。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引導在校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專業知識和專業水平。由于假期社會實踐的時間較長,多為一個半月,具有時間優勢,可以為學生更好地參與實踐、體驗社會和拓展課堂內容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大學生的課外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有效地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型人才,從而為大學生就業和創業發揮積極的作用。
2.加強假期社會實踐有利于推進大學生社會角色的轉化。大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是大學生按照專業培養目標,主動要求參與社會活動的一系列行為的總稱。假期社會實踐可以從時間上保障學生更好更細致地深入社會,觸摸最具體的社會基層問題,進而更全面更真實地了解社會,增長適應社會的能力,樹立正確科學的人生觀,更快更準確地完成社會角色的定位和轉換,這是其他類型社會實踐所不具備的優勢。經過大學四年的專業學習,畢業后學生應盡快完成向社會人的角色轉化,而假期社會實踐可以有效促進角色的順利轉變,提高學生就業后的社會適應能力。在假期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體驗這種角色的轉化,使自我價值得到體現和升華。
3.加強假期社會實踐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實用型人才如果具有較高的管理能力,個人的發展機會將更多,對社會的貢獻將更大,這是社會發展對管理人才專業化的社會要求,所以要培養大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大學生的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各樣提高管理能力的機會。假期社會實踐是大學生結合專業知識積極主動參與持續較長時間的實踐活動的行為,可以全面鍛煉實踐能力、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等,能快速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假期社會實踐中,參與的學生需要負責部分管理工作,參與實習單位或者部門的分配工作任務、安排工作進程、檢查工作質量、與實踐單位溝通與聯系等,學生的管理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提升。同時,一些假期社會實踐小組的工作任務本身就含有管理的成分,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鍛煉和提高管理能力,為畢業后順利走向工作崗位提供了諸多經驗。
1.學生參與假期社會實踐的活躍程度不高。假期社會實踐教學作為深化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設置的初衷是希望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但在實施過程中,明顯出現了學生參與人數有限、活躍程度不高的現象。同時,由于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特殊性,導致部分學生對活動認識不夠,主動參與意識不高,存在虛假參與和不參與的情況,使活動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出來。
2.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缺乏連續性。假期社會實踐因教師、領導、能力、場所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出現斷斷續續的情況,沒有形成穩定的狀況。目前,假期社會實踐存在較多的自由狀況,導致實踐活動不能以系列活動的狀況出現,不能真正配合專業教學計劃的進度,使教學與實踐出現相脫離的狀況,實踐活動的隨意性和隨機性較為明顯。
3.假期社會實踐存在“重形式而輕效果”的現象。假期社會實踐一般是根據專業的教學計劃安排的課程內容,組織學生根據專業學習情況結合自己的學習興趣而進行的一項課外拓展的實踐活動,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社會實踐的前期組織任務比較復雜,實踐中的調研任務的安排比較細致,實踐后的總結任務比較繁重。同時還涉及實踐場地的安排、實踐經費的籌集、實踐時間的協調等問題。因此,必須在暑期社會實踐前做好充分的動員、組織和協調工作。曾有報道指出,幾乎所有的社會實踐小組都隨身攜帶相機等拍照設備,到實踐地后先做的不是調研,而是拍照留念。最后調研報告的形成多是通過文獻查閱所得,內容缺乏實踐材料的論證,而最終評定的參照標準也是調研報告,所以使得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成了走形式。
4.假期社會實踐的調研結果可操作性不高。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是由學校組織學生根據所學專業帶著既定調研課題進行的活動。調研前應由專業教師進行調研指導。大部分學校都有規范的調研活動的計劃和流程,并對調研材料的收集和調研報告的撰寫有標準要求,但對調研框架的設計和調研內容的組織缺乏相對專業的指導,導致學生調研報告的撰寫結果過于理論化,實踐可操作性較差。同時,對調研結果考核的標準也不完善,使得學生對調研報告內容的組織不明確,進而導致調研材料過于形式化,不能很好地解決調研中出現的實踐問題。
1.加強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實現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常效化管理。結合專業所學積極拓展專業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除了可供平時的專業教學實習之用外,還可以將其拓展為假期社會實踐的基地,建立長期的實踐合作關系,為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提供穩定的場地。這種穩定的實踐關系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達到互惠互利的目的,在滿足學校教學需求的同時,提升企業的專業水平。
2.把假期社會實踐納入專業的教學體系,實現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規范化管理。假期社會實踐是結合每個學校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精心設置的,其目的是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假期社會實踐有利于深化大學生的專業知識,拓展大學生課堂理論知識。在假期社會實踐過程中,既鞏固了專業知識,又提升了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應將其納入學校專業教學計劃和管理中,并科學地規劃和引導,實現假期社會實踐設置的規范化管理。
3.豐富社會調研內容和形式,使假期社會實踐活動普及化。從設置假期社會實踐的目標來說,一是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二是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因而,假期社會實踐的開展是希望動員全體學生結合所學知識通過不同的視角接觸社會、感受社會,使學生在實踐中都能受到教育,得到提高。通過豐富專業教學中的實踐內容,進一步豐富學生參與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題,讓學生可以找到專業的興趣問題并參與現實社會的調查,使假期社會實踐普及化。通過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主動帶著問題走近社會、了解社會、分析社會的現實狀況、發現社會實踐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結合專業知識全面分析和科學解決調查中存在的問題,使學生主動做到理論聯系實踐,提高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
在假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學校要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與專業教育相結合,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確保培養的學生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