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濤
黨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著力提高教育質量,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因此,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有關教育發展的精神,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質量,就需要在高職院校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使其既能擔任現代高校專業教師的角色,也能擔任高技能能手的角色,最終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高職院校體育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教學團隊的一個分支,它是由體育專業教師組成的,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為目標,是相互協作、共同發展的教師團體。高職院校的體育師資隊伍除了具有傳授大學生體育專業知識的職能外,也具有強健大學生體魄、培養大學生健康心理等職能。其因專業性質,除了具有一般教學團隊的同質性、協作性、穩定性、目標明確性等特征外,還具有自身的特征,如團隊技能的多樣性和專業性特征、公共課程教學團隊的開放性和可選擇性等特征。
體育教育作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一部分,不僅擔負著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發展個性和激發潛能的教育職能,同時也肩負著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而創新型體育教師所具有的寬口徑、個性化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及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對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教學以上職能的發揮起著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擁有一支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對其提高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1.高職院校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是現代高職院校教育的總體要求。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迅速發展,現代高職院校教育的最終目的即是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具有創造能力和創新人格的高素質、高技能、創新型人才。師資隊伍是教育的主體,而且創新型師資隊伍具有有效吸收最新教育科學成果并將其積極地應用到教學中去的本領,擁有獨到的想法與見解,有能力創造新的教學方法,可以憑借其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來實現創新教育和培養創新人才。綜上所述,建設創新型師資隊伍有利于實現現代高職院校的教育目的,是現代高職院校發展教育的總體要求。
2.高職院校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體育教育本身特征的需求。隨著現代教育的不斷發展,高職院校體育教育逐漸呈現出科學化、專業化、多樣化的特征,且體育教師作為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健康身心的重要支柱,使得高職院校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成為可能。因為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具有崇高的職業精神、嶄新的教育理念、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心理品質等素質結構,具有一流的創新能力、教學能力、組織能力等能力結構,具有豐富的基礎知識與扎實的體育專業知識等知識結構,以上所有這些都有利于高職院校體育教育特征的充分展現,并使其可持續發展,最終實現體育教學特有的教育職能。
3.高職院校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是當下高職院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的要求。據統計,目前高職院校體育師資隊伍呈現出教師數量不足、年齡結構不合理、學歷結構不均衡、職稱結構失衡、教學改革成績一般、科研能力水平較低、在職培訓進修情況不樂觀等現狀,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要把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提到日程,依靠團隊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最大限度地實現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和提高,通過培養出一支創新型、可持續發展的師資團隊,從根本上改善當前體育師資隊伍的不良現狀。
1.建立完善的考評機制,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在高職院校建立完善的體育師資隊伍的考評機制,包括學校評價機制、學生評價機制、團隊內部自我評價機制等,目的是通過各種評價機制相結合的方式公平、公正、公開地對其師資隊伍的教學效果進行考評,進而督促體育師資隊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德才兼備,最終提高其職業道德素養和敬業精神,為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提供思想基礎。
2.合理組建師資團隊,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合作素質。高職院校組建體育師資隊伍時,在團隊成員的教學技能、教研能力、創新能力、組織能力和教學經驗等方面應遵循梯度原則,同時也需兼顧成員的學歷、年齡、性別、性格和職稱等因素,合理配置團隊成員,目的是在教學實踐中通過相互合作實現成員間技能、能力的互補、互助和共同提高,為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推波助瀾。
3.完善教學團隊的發展機制,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創新意識。高職院校體育師資隊伍能否可持續發展、創新發展,關鍵在于是否建立了有利于其團隊發展的政策和制度。高職院校建立有助于教學隊伍發展的激勵政策,在師資隊伍中實施目標激勵和競爭激勵的方法和手段,獎勵有突出成績的團隊成員,有利于促進師資隊伍成員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與創造力,進而提高師資隊伍的整體創新意識,為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提供精神動力。
4.吸納高級人才和完善繼續教育體制,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科學文化及專業素養。高職院校不僅需要通過吸納高級專業人才來充實體育師資隊伍和彌補其目前在知識結構、職稱結構等方面的不良現狀,同時也需要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繼續教育模式,通過改革繼續教育培訓內容、培訓方法、培訓機制以及鼓勵體育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來完善師資隊伍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技能,提高其掌握并合理應用先進科學技術的能力、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創新發展的主動性,最終達到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科學文化素養和專業素養水平,為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提供物質基礎。
5.關注相關學術活動和加大體育經費投入,為體育師資隊伍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高職院校須關注體育專業的相關學術活動,鼓勵其專業教師積極進行參與,通過開眼界、長見識使其最大程度地學習學術活動中的先進思想、文化與理念,進而促進其提出新思想,采用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此外,通過加大體育經費投入的方式改善體育教學、科研環境,最終使得這些新思想、新方法和創造性的工作成為現實,為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提供有利的客觀條件。
6.產學研相結合,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科研素質與創新能力。我國從事職業教育的教師隊伍存在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拔尖人才短缺、知識更新迫在眉睫、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等問題。高職院校應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的優勢,走科技強企、科技強校、科技強國的道路,貫徹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使教學與實踐相結合,建立起“雙師型”的體育師資隊伍。因為“雙師型”體育師資隊伍的建立有利于切實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質量,有利于編寫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材,有利于制定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的教學計劃,有利于強化體育教師的科研意識,最終使得體育師資隊伍緊密圍繞體育教學和體育科研兩個基本點,積極、穩妥地搞好體育科學研究,活躍創新氣氛,為建設創新型體育師資隊伍提供了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