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忠 李 麗
(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關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與教學方法的調研分析
——以甘肅省四所高校為對象
馬 忠 李 麗
(蘭州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甘肅蘭州 730000)
如何提高《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教學效果是當前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該課程的教學效果與教材內容、教學主體、教學對象都具有密切關系。為此,本文以甘肅省四所高校為調查對象,從上述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期對提高《基礎》課教學實效性有所幫助。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材;教學方法;提問
本課題對甘肅省蘭州大學等四所在校大二、大三學生為對象,設計問卷1000份,回收879份,其中有效回收問卷840份。本問卷設計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信息:學生對《基礎》課的態度、對《基礎》課教材和主講教師的評價、教學內容的喜好、教學方法及教學效果、學生對教材和教師的改進建議及《基礎》課的收獲等;問卷題目分為單選和多選題型,較好地反映了影響《基礎》課教學效果的諸多因素,及目前《基礎》課中教師使用提問式教學法的情況。
1.影響《基礎》課教學效果因素的調查分析
(1)學生對待《基礎》課的態度:喜歡的學生57%,不喜歡31%,無所謂12%;(2)學生喜歡《基礎》課的原因調查:對自己有用34%、自己感興趣20%,內容有趣和授課生動兩項分別占18%。(3)學生不喜歡《基礎》課的原因統計:對內容沒興趣23%,內容乏味35%,非專業課18%,學不學好無所謂12%,教師講課乏味16%,其他17%;(4)學生對教材的評價及內容偏好統計:對《基礎》課教材的評價,滿意55%,不滿意20.6%,無所謂24%;《基礎》課開設的重要性,重要69%,不重要12%,無所謂18%;關于學生更注重哪方面的學生調查結果為,思想道德素質學習占74%,法律基礎占57%。(5)教師水平及責任心統計:任課教師的教學態度,很好37%,良好49%,一般12%,差1%;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很好40%,良好46%,一般12%,差3%;任課教師是否有責任心調查,很負責42%,比較負責52%,不負責5%。(6)學生對教師評價統計:衣著得體56%,教態大方,吐字清楚64%52%,普通話標準52%,學識淵博62%,舉例貼切44%,思路清晰63%,重難點突出54%,言行一致33%(7)教學方法及受學生歡迎程度統計:課堂上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調查結果為,講授法占59%,提問法46%,案例法63%,角色扮演法29%,討論法50%,其他7%;關于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調查為,講授法占40%,提問法23%,案例法68%,角色扮演法51%,討論法45%,其他5%。(8)師生互動情況及學生對此態度統計:關于教師是否與學生交流的統計結果,都是教師講授11%,偶爾與學生交流46%,經常與學生交流37%,以學生為主、教師教授為輔12%,關于學生期待的交流方法調查結果為,都是教師講授12%,偶爾與學生交流17%,經常與學生交流56%,以學生為主、教師教授為輔22%(9)多媒體教學的使用及學生態度統計:教師是否使用多媒體,使用91%,不使用9%;學生是否喜歡多媒體,喜歡72%,不喜歡10%,無所謂19%。(10)課堂氣氛、教學效果統計:班級課堂氣氛的調查結果為,很好19%,良好47%,一般28%,差5%;教師教學效果的調查結果為,很好24%,良好56%,一般17%,差2%。(11)學生學習收獲統計:關于“想了解的法律知識是否已經了解”一項,選擇很了解的占13.5%,基本了解占66.8%,不了解占19.8%;關于本課程對大學是否有幫助中,選擇幫助很大的占23.5%,有幫助占67.7%,沒幫助占8.5%。(12)學生學習結束后對《基礎》課印象的原因調查結果統計:教學手段適當23%,教學內容有用占38%,案例深刻占領39%。
2.《基礎》課教師課堂提問的問卷調查報告
(1)《基礎》課中教師是否采用提問式教學統計:經常采用占40%,不采用占13%,偶爾采用占47%。(2)《基礎》課中教師的提問類型統計:機械性問題24%,記憶性問題55%,推理創新型問題22%。(3)《基礎》課中教師的提問方式統計:打斷同學回答或自己代答9%,對學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極批評11%,重復自己問題或學生答案24%,對學生回答鼓勵稱贊74%,鼓勵學生提問56%。(4)《基礎》課課堂提問時學生的回答方式統計:不回答8%,機械性回答22%,認知性回答67%,推理性回答48%。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學生對學生《基礎》課的態度整體較好,大部分學生對《基礎》課是感興趣的,教材內容設計符合學生的興趣和需要。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課程的內容比較抽象,理論化的語言比較多,案例少、不夠具體等,這就對任課老師提出了挑戰,也使有的學生上課不認真聽,應付考試等現象。
教師教學方法多樣,但是,提問法和討論法都排在了教師講授法之后,而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法調查結果顯示,案例法最受歡迎,在對任課教師所具備的素質和人格魅力調查中,表明《基礎》課教師大多是認真負責的,但教師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參與性和師生互動方面有待加強;而學生喜歡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方式是經常與學生交流。所以,要加強《基礎》課的教學實效性,還要充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提高任課教師教學水平。
Survey and analysis on teaching material and teaching method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 Four universities in Gansu Province as an object
Ma Zhong, Li Li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How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effec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and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subject, teaching object has close relationship. Therefore, the four universities in Gansu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 detailed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rom the above aspects, in order to help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of "foundation".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ourse;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
G642
A
1000-9795(2014)01-0049-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3-11-20
馬 忠(1974-),男,甘肅通渭人,蘭州大學副教授,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李 麗(1984-),女,河南開封人,從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