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論腐敗問題及其防治對策
李 霞
(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河南開封 475000)
十八大以來,中國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本文在此時代背景下,論述我國腐敗現象的特征,剖析腐敗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防治腐敗的對策。
腐敗;特征;原因;對策
按照慣例,歷屆APEC一般都討論經濟議題,但是在中國日益深入的反腐敗大背景下,2014年的APEC會議設置了反腐議題。這標志著由中國主導推動的建立國際反腐合作新平臺的議題,在程序上再向前推進一步。中國共產黨一貫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進一步加大了這方面工作的力度。十八大以后更是持續保持反腐高壓態勢,這些無不彰顯了中央反腐的堅強決心,同時也表明腐敗問題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腐敗”原意是食品因變質而產生臭氣、刺激味和毒性物質的一種自然現象。現在多指運用公共權力謀取私人利益。腐敗是一個普遍性、世界性和歷史性的問題,在中國腐敗問題同樣存在,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而已。腐敗問題在我國具有以下特征:
(一)群體性。一些腐敗敗露后,往往引發所轄地區官場的“大面積塌方”。腐敗分子在政治上拉幫結派,經濟上相互牽連,結成了利益同盟,呈現出明顯的群體性。震驚全國的衡陽賄選案正是這一特征的真實寫照。
(二)國際化。一些腐敗分子利用資本跨地域、跨行業、跨國境流動的機會,與地區外、行業外、境外的不法分子相勾結,共同犯罪,一旦事發,很多腐敗分子直接逃往國外。在海外一些地方甚至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貪官一條街”和“腐敗子女村”。
(三)“隱性”腐敗現象普遍存在,勒索型腐敗現象大量上升
許多腐敗現象通常是假借合法之形行腐敗之實,在“合法”的名義下,公開的為本地區、本部門,甚至為個人謀取私利,通過一些所謂的“潛規則”來腐敗。在行賄受賄的交易中,行賄者和受賄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當受賄者面臨著眾多的行賄者時,他往往會選擇出價最高的行賄者,其他行賄者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只能被迫行賄。
(四)中高官化、巨額化。在各種新聞報道中可以發現大量中高級官員落馬,他們大部分利用職位之便以權謀私,犯下嚴重錯誤,涉案金額巨大程度令人瞠目,動輒就是上百萬、千萬甚至上億元,嚴重影響了國家、社會健康發展。
(五)可控制性。如果監控措施及時得力,腐敗問題可以控制并逐步加以鏟除。
唯物辯證法肯定客觀事物的發展變化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腐敗這一問題的形成同樣如此。
(一)導致官員腐敗的內因。古語云:物必自腐,而后蟲生。腐敗官員之所以走上了不歸路是因為自身自律意識不夠強,思想意識不夠堅定,道德與法律意識不夠健全,沒有用馬克思主義的理想信念指引自己的行動,沒有用共產黨員該有的思想境界去約束自己,沒有將國家、集體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將謀取私利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從而一步步走向了背離黨和人民的道路。
(二)導致官員腐敗的外因
導致我國官員腐敗的外因有以下幾點:
1.反腐敗法律體系不完善。法律作為一種特殊的規范,它不僅有說服教育和道德規范的功能,也有內化的特性,可以使只顧個人需要而不顧法律規范要求的行為受到懲處。但目前我國法制建設相對滯后,沒有形成一套系統有效的法律規范機制對腐敗現象進行預防、抑制和懲治。這一方面造成人們思想的極度混亂,對一些現象失去了辨別是與非、罪與非罪、違法與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當前的反腐敗斗爭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和手段。
2.領導干部的權力尚未有效地被“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實踐證明,要從根本上鏟除腐敗滋生的土壤,必須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從一些地方和領域腐敗問題屢禁屢發的教訓看,部分領導干部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損害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墮落到古人所譏諷的“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消極腐敗現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監督機制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夠大,從而致使某些黨員干部視黨紀為“擺設”,視政令為“白條”,把中央的三令五申當成耳邊風。制約缺失、監督失效,往往使某些干部手中的權力如脫韁的野馬恣意而為,直至觸犯黨紀國法,最后踏上不歸路。
3中國落后的文化傳統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是一個人情味甚濃的社會,遇到好的機會自然先考慮自己的親朋好友。人情與權力的再生產是相互的,在一些選人用人的過程中,“閉門圈干部”、“買官賣官”、“跑官要官”、“任人唯親”等不正之風依然存在。且國人凡是遇到職務升遷、子女就學、身體欠安、婚喪嫁娶、逢年過節等時機都難免進行一系列的“人情消費”,在這些消費中很多都有腐敗之嫌。
此外,中國官本位思想甚重。古語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為了做官,做官是為了斂財。這種想法讓一些官員將貪污受賄看成是理所當然,貪污腐敗成了一種官場風氣,當大家辦事都“靠關系、靠人民幣”的時候,潔身自好者便會受到排擠。
古語有云:對癥下藥。防治腐敗問題要根據其形成原因,從官員自身和外部因素兩者同時入手,才能取得顯著效果。
(一)官員自覺加強自身素養
1.加強黨性修養,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腐敗是從權力者思想腐敗開始的。腐敗的產生首先是思想的墮落,克服腐敗現象必須狠抓思想教育。這就要求注重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員的政治信仰和理論修養,以黨風促民風,影響帶動機關作風建設,讓正氣壓倒邪氣,從思想上筑起堅固的反腐長堤。
2.加強道德建設,提高權力主體職業道德水平。國家的一切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主體只是代行權力職能,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因此,官員要樹立崇高的職業道德理想,磨練職業道德意志,養成職業道德習慣,把道德規范變成自己高度自覺的要求,使自身權力的行使完全符合社會的要求。
3.加強理論學習,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中紀委關于黨政干部廉潔的各項規定,不斷提高發展和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努力成為帶領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領導核心。
4.加強法制觀念,使權力的運行法制化。樹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意識,依法辦事,而不能以權代法,以權壓法,甚至是領導者以言代法。
(二)完善反腐外部條件
1.健全法律體系,依法辦事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一是要把反腐敗斗爭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通過立法程序上升為法律,借助于國家的強制力,使之具有更大的權威性和穩定性。二是要隨著形勢發展及時制訂行為規范,供廣大黨員干部遵守。尤其要發揮黨內法規較之國家法律更加及時、靈活、針對性強的優勢,把國家法律不便做出規定的問題及時從黨內法規的角度提出嚴格的紀律要求。這樣做,既有利于監督約束黨員干部行為,也有利于保護黨員干部。
2.加大監督力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一是加強黨內監督,即要求政府官員,特別是政府高級官員必須嚴格遵守政治紀律,自覺維護中央的權威,并且在實際行動中與中央保持一致,保證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二是加強司法監督,即對政府官員行使權力的行為依法進行規范和檢查,實現依法懲治腐敗。三是建立健全民主黨派對政府官員的監督制度。要堅決貫徹黨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統戰方針,注意發揮民主黨派的參政議政作用,統一戰線同樣能夠成為對政府官員腐敗問題進行斗爭的有力武器。四是加強輿論監督。輿論監督具有其它監督無法代替的特點,其具有透明度高,信息量大,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社會影響力強等方面的優勢,是有效保障政府官員廉政的一種監督形式。現在很多貪官落馬都是從網絡上被爆出,進而遭到查處的。五加強群眾監督。加強群眾監督就是要加強民主監督。實行民主監督是保證政府官員正確行使權力,履行人民公仆職責的基本要求,也是黨的群眾路線和社會主義民主的本質體現。
3.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我國官本位思想、任人唯親的思想對于腐敗問題的滋生有一定的影響,這要求我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風尚,要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倡導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也要確立起人人皆知、普遍奉行的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形成維系社會和諧的人際關系和道德風尚,明確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為鏟除腐敗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4.加強國際交流,推動反腐合作。腐敗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經驗。在這一問題上我們可以適當借鑒他國經驗,以更好解決腐敗問題。同時,要積極主動推進建立國際反腐合作新平臺,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加強反腐信息共享,彌補反腐鏈條空缺。
腐敗是敗壞社會風氣的惡性腫瘤,也是侵入黨和國家機體內的嚴重病毒,必須將反腐工作進行到底。雖然中國反腐倡廉之路任重道遠,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領導之下,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不斷發展和法律制度體系的逐步完備,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以及社會、文化等各方面事業的不斷進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完全能夠取得反腐工作的最后勝利。
[1]邱禮斌,肖世成.解決腐敗問題要創新方法[J].領導科學,2011(22).
[2]朱軍.腐敗問題、經濟開放、現代化與地區公共支出結構[J].浙江社會科學,2012(4).
[3]邱忠霞,張英魁.當前中國的隱性腐敗問題及其治理[J].中州學刊,2013(8).
[4]梁晨.腐敗現象的主要表現、產生原因及防治對策[J].大慶社會科學,2013(5).
[5]顏芳.34個問題,問出你的“腐敗風險”[N].新華日報,2013-12-30(2).
Theory of corruption and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Li Xia
(Hen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arxism, Kaifeng Henan, 475000, China)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hascontinued to maintain high pressure on corruption.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rruption in China, analyzes the causes of corruption, 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corruption.
corruption; characteristics; causes; countermeasures
D261.3
A
1000-9795(2014)010-000179-02
[責任編輯: 鮑 雨]
李 霞(1989-),女,河南南陽人,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