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紹東
(吉林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試論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
齊紹東
(吉林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 吉林長春 130000)
隨著世界經濟和能源形勢的發展變化,綠色經濟理念開始在建筑領域廣泛應用,生態建筑設計與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越來越明確,本文將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
建筑;生態化;建筑生態化趨勢
在經濟領域廣泛應用的綠色經濟理念,在建筑領域的具體體現就是建設物設計的生態化,在這一建筑設計趨勢影響下,生態建筑設計也開始在建筑領域變得炙手可熱。
1.生態建筑的概念。生態建筑作為一種全新的建筑形式,在建筑領域對其本質有很多不同的概括方式,但還總體上還是普遍認為生態建筑是一個系統化的整體,在這一整體中能夠融合各種生態化的因素在建筑物中,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空間和居住體驗,同時也保證建筑物的建設和使用過程中各種材料和能源能夠科學、合理、可持續的利用,總體來說是是一種可持續性的發展著的生態友好型建筑形式。
在這一建筑形式中存在著兩個必須要重視的關鍵點:一是為居住者提供良好的居住環境,因為建筑物的本質就是為居住者提供必要的居住空間,提供良好的居住體驗;二是在生態建筑的建設、使用以及拆除的過程中都能夠減少能耗、保護環境、尊重自然,使建筑物和自然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2.生態建筑的特點。在生態建筑物的建筑過程中,展現出的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采用多種綠化方式對建筑物周圍的小環境和小氣候進行調控,在建筑過程中使用輕型建筑材料并應用大跨度的房屋建設結構,以減小建筑物在建設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同時也能夠保證建筑物內部空間完整性,為居住者提供更好的居住體驗。
生態建筑物的設計具體而言應該從以下幾方面的進行綜合考慮:首先、在建筑過程中要全面的考慮建筑物與建筑物所在的各種自然環境的關系;其次、在建筑物建設過程中要盡量選擇天然建筑材料,盡量引入天然能源與再生能源;第三、在生態建筑物中要廣泛的應用節能技術、并采取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第四、生態建筑物的建設要尊重所在地段的自然環境,并結合當地的生態特點進行生態建筑物的設計與建設,做到因地制宜;第五、生態建筑物的設計理念要體現出生態文化和藝術的內涵。
1.實現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建筑觀念產生的主要理論依據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理念,所以在生態建筑物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就要考慮到生態建筑存在的目的,就是要體現出人與自然、與生態環境之間的和諧共處,所以在生態建筑的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只有秉承生態化的建筑設計理念,意識到建筑物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而不是相互對立的,在建筑的過程中要時刻留意和保護自然環境的狀況[1]。
2.實現可再生資源的高效利用。生態建筑的理念是針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資源緊缺、城市用地緊張等尖銳的發展問題,提出的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建筑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建筑物的發展方向發生了改變,當前建筑領域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各種建筑工藝的不斷完善,給生態建筑的建設實施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借助這些條件在生態建筑的建設活動中,盡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資源進行建設活動,減少建筑活動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浪費,這種建立在可持續發展戰略上的建筑理念,能夠極大的促進建筑行業的生態化發展,同時在建筑活動中通過對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能夠有效的減少建筑施工的成本。
3.生態建設需要體現地方特色。任何一個地方的建筑特色都是因為當地的自然環境影響才會形成的,而這種特色建筑形式又反過來推動了建筑的前進與發展,在生態建筑物的建設過程中,要對建筑物所在的地理環境、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進行科學細致的分析,保證建筑物的建設形式能夠滿足當地環境的要求,同時又能體現出足夠的地方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在生態建筑中體現出生態環境的多樣性,才能從本質上將建筑物與自然生態環境融合到一起,生態建筑物的地方特色就是對自然生態環境多樣性的體現,是生態建筑物的一個本質特點[2]。
4.建筑設計生態化趨勢。面對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形式,在建筑領域已經就生態建筑達成了某種共識,目前生態建筑有兩個發展方向。
(1)研究原生的生態建筑,探索現代生態建筑的發展之路。從建筑物出現的原因出發對建筑物進行分析,建筑物是人類活動的內在機制與自然環境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邏輯產物,包含了內在的生態精神。簡而言之人之所以會定居,就是因為人類體驗到在建筑中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穩定,這種建筑精神可以稱之為原生的生態建筑。
(2)探索和運用新的生態技術,加快建筑的生態化。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中,建筑物的發展伴隨著人類從古至今,在建筑領域建筑的設計形態和具體建筑技術工藝都在不斷的發展,在未來的建筑領域這一特性也會延續,并以建筑的生態化為目標,所以在建筑活動中不斷探索、應用新的技術,將會是未來建筑的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
在當前資源緊張環境下,在生態破壞嚴重的形勢下,進行生態建筑物的建設是一種建筑領域的必然發展趨勢,同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建筑技術的進步,也為生態建筑的出現和發展奠定了必要的經濟技術基礎,生態建筑的建設和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歷史的必然。
[1]霍續東.西北地區土遺址博物館的生態建筑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
[2]岳鵬.生態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方法教學研究——以校園學生食堂生態建筑設計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09,04:104-108.
Try to talk about th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ecolog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trends
Qi Shao-dong
(Jilin Architecture Colleg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Institute, Changchun Jilin, 130000, China)
The world economy and energy situ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concept of green economy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ecological trend is more and more clear, this article will be in-depth study and discussion.
building construction; ecology; the trend of ecological building
TU2
A
1000-9795(2014)010-000196-01
[責任編輯: 鮑 雨]
齊紹東(1971-),男,漢族,吉林省長春市人,職務:吉林建筑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建筑設計教研室主任,職稱:講師,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建筑設計及其理論。
本研究為2012年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科學研究項目成果之一(項目編號:吉教科合字[2014]第22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