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民榮
(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8)
淺談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
盧民榮
(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院 福建福州 350108)
針對計算機實驗室發(fā)展趨勢和存在的安全隱患,歸納和分析實驗室安全管理六大模塊:制度安全、消防安全、防盜安全、網絡安全、系統(tǒng)安全、故障安全,并提出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策略,提倡“重在預防、做好宣傳、保障監(jiān)督”。
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展開,從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配備的各種軟硬件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計算機實驗教學在高校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部分,因此各高校陸續(xù)興建了不少計算機實驗室,目前各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已頗具規(guī)模。就本校而言,近年來,在學校領導關心指導下,在教務處及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規(guī)模有很大發(fā)展,目前,學?,F有實驗室93個(32個公共基礎實驗室,61個專業(yè)實驗室),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有131個。計算機實驗室不僅承擔了專業(yè)教學任務還提供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教學科研等服務,只有實驗室在穩(wěn)定安全管理上,才能保證實驗教學有條不紊地進行。隨著計算機實驗室不斷建設,規(guī)模不斷擴大,其安全問題也逐漸顯露,實驗室安全事故時有發(fā)生。多項調查和分析研究,普遍認為目前高校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防患意識不強,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經費投入不足,安全監(jiān)管不到位等,另外在安全宣傳教育過程中,缺乏各類實驗室的安全教育和事故突發(fā)應變措施的宣傳。[1]
經歷了實驗室安全事故的前車之鑒,許多高校在實驗室安全已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并積極探索和實踐,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總體而言,目前高校的實驗室安全工作依然任重道遠。不同類型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也略有不同,側重點不一,如化學類實驗室重點在防火防爆方面,價值較高的儀器類實驗室重點在防盜防損方面;本文主要研究是基于高校計算機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從不同角度,借鑒其它類型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和多個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安全管理,提出高校計算機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主要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
計算機實驗室不同其它類型的實驗室,除了強調普通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外,其安全管理還要增加計算機軟硬件管理,其安全方面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一)制度安全
這是一項比較突出、普遍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高校實驗室的建設中,一般側重硬件是否到位,實驗室能否盡快投入使用等,不夠重視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缺乏制定實驗室相關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安全監(jiān)督機制。各高校制定安全管理文件時大都是參照其它學校的做法,一般都是條條框框的規(guī)章制度,這些制度有些已經過時,有些不具體,有些不全面等,在操作上往往有“走形式走過場的現象”,導致安全管理制度不能適應學校自身的要求[2]。在新加坡的大學一般建有2個專門組織負責安全管理工作加強實驗室安全隊伍建設,加強實驗室安全監(jiān)督檢查。[3]這種安全監(jiān)督做法在高校實驗室仍不能很好地落實,加上安全方面投入資金不夠,安全監(jiān)督機制不易實施。
安全管理應以“預防為主”為第一原則,制定和分發(fā)計算機實驗室安全守則,并在上課前應保證學生先接受實驗室安全教育工作,并列為必修學時。同時,計算機實驗室在制定制度安全方面應側重表現為計算機使用上,將實驗室中計算機基本的安全使用知識強化出來,并通過輔導員加以宣傳和教育,實驗員加以監(jiān)督和控制,以保證安全守則和安全制度能有效發(fā)揮作用。
(二)消防安全
不管什么類型的實驗室都將消防作為重中之重,雖然計算機實驗室消防等級沒有化學類易燃易爆的實驗室那么高,但是計算機設備中的配件價值比較高且比較容易被學生偷盜,因此計算機實驗室普遍加裝鋼筋護窗,這種舉措雖然不會直接引起火災,卻無形中造成了消防隱患,不利于火災逃生。計算機屬于電器類,目前家庭普遍都有,但高校的計算機實驗室并不是只有一兩臺計算機,一間計算機實驗室通常計算機數量在50臺至120臺之間,針對普通院校實驗樓中至少在2000臺以上,這么多電器在工作其消防安全亦應提高重視度。根據計算機固有的特點,其表現方式與其它實驗室不太一樣,計算機設備未及時關機、斷電可能導致投影儀燈泡燒壞、計算機主機過熱著火等。
消防知識的教育與宣傳工作已經在中小學普遍接受過相關教育,而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環(huán)境不一樣,老師和學生一樣都需要學習計算機實驗室消防的注意事項,進入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則老師在第一課應尤為強調,并在每次下課時安全關機、斷電等,實驗員通過抽查加以防范。
(三)防盜安全
計算機設備因為容易拆裝,其中的配件價值比較高因此容易被上課的學生偷盜,計算機配件發(fā)生丟失比較多的是:內存條、鼠標、硬盤等,有一些實驗室管理員為了防止主機箱被學生打開,就將主機箱上鎖,這種做法確實也可以提高安全性,但對于實驗室維護的人員卻帶來不少麻煩,在維護過程中需要打開主機箱時就必須先開鎖,有些密碼鎖密碼忘記或被改就只能撬開,有些是人工鎖就更麻煩了,要帶一大堆的鑰匙,因此這種做法的可行性并不高。更多高校是因為資金問題而沒有建立一整套的實驗室監(jiān)控防盜系統(tǒng)。
不定期的巡查、建立實驗室監(jiān)控防盜系統(tǒng)均可以緩解偷盜;上課期間采用讓學生固定使用計算機的位置,當然出現計算機損壞時則需要換計算機,到教師處報備。防盜安全應加工人員投入,巡查小組制定相應防范措施,并研制使用計算機軟件控制硬件變更。
(四)網絡安全
高校中計算機實驗室的網絡安全一直是困擾著技術人員,網絡安全問題與互聯網、病毒、各種系統(tǒng)破壞軟件、黑客程序等息息相關[4],從技術層面上目前還沒有一種一勞永逸的辦法,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是一個十分突出的技術問題。一般情況下,計算機實驗室都會配備還原卡用于保護計算機系統(tǒng),但還原卡較大的缺點就是計算機重啟后系統(tǒng)被還原,如需要對各種軟件進行修復就得關閉還原卡,這種操作相對比較耗時;也會遇到學生故意破壞還原卡的情況,這時就需要重做計算機系統(tǒng),這不僅是耗時,損硬盤還有個別計算機網絡不通,重做就十分麻煩。計算機網絡安全范圍很廣,此處側重在計算機在網絡管理的層面上的問題,而計算機系統(tǒng)的程序漏洞或瀏覽器問題劃分為系統(tǒng)安全方面。
計算機實驗室上課應盡量控制兩個來源,一個就是連接互聯網受病毒感染,另一個就是攜帶病毒程序的存儲器(如U盤);實驗室下課后如發(fā)現已經受病毒感染則應立即處理,以避免擴散,同時分析病毒原因進一步找到肇事的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常規(guī)網絡安全知識,應列為計算機實驗室安全守則中,讓學生學會防止計算機中毒。
(五)系統(tǒng)安全
計算機實驗室系統(tǒng)安全包括軟件系統(tǒng)(程序漏洞、瀏覽器、輸入法、注冊表漏洞等)、硬件系統(tǒng)(BIOS、還原卡等),其安全性太高不利于老師、學生的使用和學習,如果安全性太低容易使計算機系統(tǒng)處于不安全狀態(tài),給安全管理帶來更多的問題,因此,要合理的解決這一矛盾便是安全管理的難點[5]。殺毒軟件是實驗室用于保證計算機不受侵害的常用手段,現有殺毒軟件基本都有修復計算機軟件漏洞的功能,另一方面為了維護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的安全,往往使用還原卡對計算機進行保護,這就影響了殺毒軟件實時更新的效果,出現了病毒庫相對滯后的現象。
還原卡可以將系統(tǒng)和數據均還原為指定狀態(tài),病毒庫更新困難,一方面要積極探索如何將殺毒軟件更新庫額外分區(qū),這個分區(qū)不受還原卡保護但應為隱蔽分區(qū),否則很容易受到學生和網絡的破壞;另一方面計算機實驗室每個學期應對系統(tǒng)加載補丁、修復計算機相關的程序漏洞,保持計算機系統(tǒng)處于比較安全的狀態(tài)。
(六)故障安全
計算機硬件是通過操作系統(tǒng)和相關軟件的運行進行工作的,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因為軟件缺陷或硬件兼容性等問題出現軟件不穩(wěn)定導致計算機死機、重啟、藍屏等。計算機在工作過程中主機箱都會產生一定熱量,為了控制溫度不致于過度,主機箱里一般都會有好幾種風扇如CPU風扇、電源風扇、機箱風扇、顯卡風扇等,這些風扇經過長期的使用會給主機箱內各個硬件引來許多灰塵,這些灰塵就是計算機故障較大的來源,因此需要保持計算機實驗室衛(wèi)生并定期的清除計算機內灰塵。雨天時有些學生會帶雨具進入實驗室,有時不小心將水滲入到計算機中就很可能出現短路或導致線路生銹等問題,這種可以在上課由教師以預防為主進行控制,以防發(fā)生不安全事件。同時教師在上課前要能較初步判斷計算機輕微故障問題,如主板提示關機聲音,內存嘀嗒聲音,焦味出現等均應及時關機,然后交由實驗管理人員操作。
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任務很重,加之計算機軟件的不穩(wěn)定性因素較復雜,因此只有高校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制度,并監(jiān)督到位,始終提倡“重在預防、做好宣傳、保障監(jiān)督”的指導思想,不斷查找和借鑒其它高校安全問題,從各安全源頭抓起,分析安全隱患的原因,并加大安全管理投入,做到多種防護體制,增強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當然安全管理還應繼續(xù)探索通過計算機技術,實現計算機硬件安全,加強具有計算機特點的安全管理。
[1]王杰,劉曉鴻.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討與對策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0,27(3):247-252.
[2]王冰,周圍.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87-189.
[3]韓方珍,曹詠,馮蜀茗,肖媚燕,徐東風.中外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現狀分析啟示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452-455.
[4]席桂花,李曉.淺談高校中的計算機安全管理[J].電腦知識與技術,2008(5):843-852.
[5]吳紅英.高校計算機安全管理研究[J].軟件導刊,2007(13):101-103.
A Brief Study on the Security Management of Computer Lab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Lu Min-rong
(School of Accountancy of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08, China)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mputer labs and security problems,six security management modul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nd these modules are system security,fire control security,network security,computer system security,malfunction security,and thus brings out the computer lab management strategies.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revention, propagation, supervis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uter labs; security management
G647
A
1000-9795(2014)05-0154-02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07
盧民榮(1981-),男,福建漳州人,福建江夏學院會計學院實驗員、講師、工程師,軟件工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