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梅 方麗君 何 娟
(東華理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13)
從生態翻譯學視角看漢語文化負載新詞的英譯
王 梅 方麗君 何 娟
(東華理工大學 江西南昌 330013)
漢語文化負載新詞折射出當今中國的變遷,其英譯有助于中國文化傳播和中西文化交流,從而維護全球語言文化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本文以“中國夢”的英譯為例,通過生態翻譯學中“三維”轉換的方法來分析如何實現最佳翻譯。
生態翻譯學;文化負載詞;“三維”轉換
目前,英語國家文化全球化趨勢日漸明顯,使全球語言文化生態系統失衡,故弱勢文化應加強對外宣傳,尤其是對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因為這些詞是中國社會變遷的縮影。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宣傳中國文化,從而促進中英兩種語言在全球語言文化生態系統中的平衡發展。
生態翻譯學(Eco-translatology)是一門生態學途徑的翻譯研究,即從生態學視角研究譯者與翻譯生態環境之間的互動。[1]胡庚申提出了“翻譯生態環境”,即原文、源語和譯語所呈現的“世界”,它是制約譯者最佳適應和優化選擇的多種因素的集合。[2]生態翻譯學強調“翻譯生態的和諧統一,翻譯主體的譯者中心,翻譯行為的適應與選擇,翻譯過程的汰弱強留強,和譯品生命的適者長存”等理念。[3]
“文化負載詞”(culture-loaded words)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積累的、有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的活動方式。[4]目前,對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已取得一定成就。如,《中國日報》專門開辟了“新詞新譯”專欄,專門就熱點新詞提供相應的英譯,并且出版了《最新漢英特色詞匯》一書。[5]
作為兩種獨立的語言,漢語和英語應享有平等地位。但由于中美在經濟、軍事等方面勢力的不均衡,當今所謂的中西文化交流是多“流”(強勢文化的單向流動)而少“交”(強弱勢文化之間的相互交往)。[6]大量負載西方文化的詞語被直譯過來融入中華文化中,如:“鱷魚的眼淚”(crocodile tears)、“可口可樂”(Coca-Cola)等。然而,很多中國傳統的事物卻被“歸化”為英語中原有的詞,如:“餃子”被譯為dumpling,致使許多英語讀者將其等同于西方帶餡面團,并不能傳達餃子真正的文化內涵。餃子的諧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過春節吃餃子意味著大吉大利。
生態翻譯學認為翻譯是“譯者適應翻譯生態環境的選擇活動”。[1]最佳翻譯是“整合適應選擇度”最高的翻譯。[1]具體來說,譯者應主要從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來實現中英文轉換。
現從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來分析“中國夢”的英文翻譯:
將“中國夢”翻譯為China’s Dream或China Dream。從字面上來說,是“中國的夢”而非“中國人的夢”,這難免會被誤認為中國夢是中國整個國家的夢想,而非其中國人民的夢想,把民族夢和國民夢兩者對立起來,甚至會使英語讀者認為中國夢的實現是以犧牲民眾的利益為代價的。從文化維度來看,這樣翻譯不能體現出習主席所詮釋的“中國夢”的內涵: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由此看來,這樣翻譯會使英語讀者誤解“中國夢”的內涵,無法達到交際目的。
將“中國夢”翻譯為Chinese Dream。從語言維層面上來看,Chinese Dream可兼顧“中國的夢”和“中國人的夢”兩層意思,因為Chinese一詞意為“中國的”、“中國人的”等多層含義。從文化維來看,Chinese Dream體現了習主席的講話內涵——“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7]從而,把民族夢和國民夢兩者統一起來。同樣,“中國夢”譯為Chinese Dream真正傳達了習主席的思想內涵,也就實現了中英文在交際維度的相互轉換。
總之,加強對文化負載新詞的翻譯,有利于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提升漢語在語言文化生態環境的地位,使中英兩種語言能和諧統一、平衡發展。
[1]胡庚申.生態翻譯學解讀[J].中國翻譯,2008(6).
[2]胡庚申.從術語看譯論[J].上海翻譯,2008(2).
[3]胡庚申.傅雷翻譯思想的生態翻譯學詮釋[J].外國語,2009(2).
[4]廖七一.當代西方翻譯理論探索[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
[5]中國日報網站.漢英最新特色詞匯[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2005.
[6]郭旭明.從生態翻譯學視角看全球化語境下漢語文化負載詞的英譯[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1(3).
[7]楊全紅.“中國夢”英譯辨析[J].中國翻譯,2013(5).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translatology
Wang Mei, Fang Li-jun, He Juan
(Donghua Polytechnic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13,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new Chinese culture-loaded words, which reflect the changes of modern China, contributes to the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This paper takes the translation of “中國夢” as an example, analyzing how to get the best translation based on the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Eco-translatology.
Eco-translatology; culture-loaded word; multi-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H315.9
A
1000-9795(2014)05-0353-01
[責任編輯:劉麗杰]
2014-03-10
王 梅(1981-),女,河北邢臺人,講師,從事翻譯研究。
方麗君(1978-),女,江西撫州人,講師,從事翻譯研究。
何 娟(1983-),女,甘肅張掖人,講師,從事語言學研究。
2012年撫州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漢語文化負載新詞的生態翻譯研究”(項目編號: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