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銘 康 勤
(合肥師范學院音樂系 安徽合肥 230601)
鋼琴八度演奏技術中“力量”使用探究
余志銘 康 勤
(合肥師范學院音樂系 安徽合肥 230601)
力量不但是鋼琴彈奏的主動力,并且作為鋼琴彈奏法的核心技術。八度技術作為鋼琴彈奏中最常用、最難的技術之一,八度技術常見的集中類型,八度震音、八度連奏及八度斷奏,不論是斷奏還是連奏,不論是上行還是下行,也不論是級進還是跳進,都要學會運用身體支配力量。要想掌握好八度演奏力量的使用,還需演奏者在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中,自己去發現去體會。
鋼琴;八度演奏
鋼琴作為音樂的重要載體,它包含了演奏技術和音樂表現等方面,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只有在具備一定的演奏技術基礎上,才能把技術和藝術表現統一體現出來,才談得上理解和處理音樂,才談得上對作品風格的把握和藝術魅力的體現。在近三百年鋼琴鍵盤制作的發展中,鋼琴的演奏技術隨之不斷更新。從織體結構上看鋼琴基本技術分為四個方面:單音技術、八度技術、和弦技術、其他特定形態的技術,其中八度技術是鋼琴學習中使用難度較大的演奏技術之一,成為鋼琴八度演奏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音樂中,我們把相鄰的音組中相同音名的兩個音,稱之為八度。八度技術是指同時彈下兩個相互距離為八度之間的音的技術。這種技術是作曲家為了更好的表現某些特定的感情而應用在作品中的。由于八度技術在鋼琴作品中的表現力很強,使得八度技術在鋼琴學習和演奏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
八度技術主要可以理解為手腕技術,因為,手腕是我們彈奏八度時所需的人體關鍵部位。人體的手臂是由指關節、掌關節、腕關節、肘關節和肩關節構成,根據生物學人體的生理構造與生理機能,彈奏八度時手臂動作的中心環節主要是腕、肘、肩三個關節。假設以指關節或掌關節來彈奏八度,那是不可能做到的。試想如果以肘關節來彈奏八度,動作反應會很笨重,遲鈍,根本做不到彈奏速度上的加快。如果以肩關節來彈奏八度,結果會明顯不如肘關節。只有以腕關節為中心來彈奏八度,動作會很輕巧靈活,速度可以加快。在保持長時間演奏快速八度時,我們必須以腕關節作為發力中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保持長時間的彈奏。所以,可以說,八度技術主要就是手腕技術。
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力是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一個物體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也有另外一個物體施加這種作用,總言之,一種是施力物體,一種是受力物體。人體運動是怎么樣產生的呢?它是在內力和外力的綜合作用下產生的。這里所說的內力來自于人體,是由人體肌肉收縮和拉伸而產生的力,是人體運動的動力及源泉。外力指的是重力、摩擦力等。比如說,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演奏力量來源于肌肉收縮、拉伸而產生的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力”通常都被說成“力量”;在鋼琴彈奏中,我們也經常使用“力量”這一詞;因此在這里我們就可以把鋼琴彈奏中由肌肉收縮、拉伸而產生的“力”稱為“力量”。我們知道,一個正常人用四肢以至全身各個部位完成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用到力量。在此,我們不難理解,鋼琴八度技術的彈奏過程中,手臂、手肘、手指、手腕、手掌等各個人體技術部位整體綜合運動所作用于琴鍵時所需的力量,這種力量和舉重使用的力量是不同的,八度技術中所使用的力量,關鍵部位在于腕關節作為發力中心。除此之外,手掌、手指也必須堅硬、有力,手指觸鍵時牢牢撐住,使經過手掌、手指時手腕所發出的力量凝聚不散,使之充分傳遞到琴鍵。
八度技術彈奏的力量使用需要通過腰、背、肩、臂、手腕、手指等諸多環節的瞬間傳送來完成。影響八度彈奏的重要因素就是力量的使用,理論上說,有時以腕關節為主(手腕八度),有時以肘關節為主,有時以肩關節為主。但重點應放在腕關節的力量使用上。增強了腕關節的能力,肘、肩關節也將不難發揮作用。在實際演奏中,這三者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然而在不同作品中,八度技術的力量使用要根據不同作品風格和情緒的理解,來做出相應的處理。在下面的具體作品中,我會針對實例加以分析。
1.影響八度演奏的重要因素——力量。鋼琴演奏中需要掌握多種彈奏技術,特別是大音程彈奏——八度演奏技術是我們演奏鋼琴作品必須學習的一部分,在鋼琴學習和演奏中占據了重要的地位。相鄰兩個同音名的音符我們稱之為八度,它在作品中給人一種穩定感,在鋼琴演奏中占用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由于八度技術極大的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可以更好的表現作品中某些特定的情感,力量支配直接影響到八度演奏的效果。
八度技術廣泛運用于鋼琴作品中,在鋼琴學習中八度技術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和特殊性。不同作品中八度的演奏形式根據相應的作品演奏需要有所不同,如連音八度、分解八度、大跳八度、強音量八度彈奏等等,影響不同類型的八度的演奏效果和表現手段的關鍵因素取決于力量。如彈奏連音八度,要求我們演奏時手腕動作要小,手指輕柔地觸鍵,手臂的力量落在五指上。例如肖邦《B小調練習曲》(OP.25NO.10),在彈奏中段開始的二十小節時,要使用輕柔、連綿的力量來演奏。如分解八度,表現為八度關系的一切形式連續交替出現進行。在這種八度的彈奏中我們需注意力量的控制和力度的變化,掌握力量變化給作品情感表達所帶來的影響。再如強音量八度,演奏時力量從手腕出發,配合肘部的力量來控制手臂的移動。例如李斯特的《鐘》中有一段力量較強的八度,演奏時需注意把手指的力量壓在鍵底,如此一來才能表現出鐘聲生動逼真的音響效果。
當然,力量影響不同類型八度演奏的例子不止于此,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NO.6》中,有大量不同類型八度的藝術創造,充分說明了力量是影響八度演奏的重要因素。
2.力量的使用與八度演奏的關系。八度技術是鋼琴演奏技術中一項高難度技巧,單純的看八度演奏技術,它是人與鋼琴兩者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這種作用的表現手段之一就是力量。無論何種八度演奏方式,歸根究底都是以力量為主導的彈奏技術。八度技術作為音樂形象的載體,它是音樂家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通過力量使用呈現出不同的音樂特征。下面將從三個不同的層面,去分析力量的使用和八度演奏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
(1)理論層面。我們知道,八度技術主要是手腕技術。八度演奏的發力部位主要以手腕為重心,這取決于人體的生理構造和生理機能。增強了手腕的能力,肘、肩關節也不難發揮作用。八度技術是一種超負荷的鋼琴演奏,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手腕起著傳遞力量的作用。如果沒有運用手腕、手臂以及全身的力量將其貫穿至琴鍵,則無法正確的練習八度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利用身體的任何部位去完成一個動作,都需要使用力量。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我們是通過大腦以及中樞神經的指揮來完成每一個動作。在生活中常見的用到力量的動作無所不在,如用手寫字等。八度演奏中所使用的力量和用手寫字沒什么區別,都是要用力。但是,八度彈奏所需要的力量不僅僅只是做普通動作時的大腦發出的用力“指令”來完成的。彈奏八度時,我們所能控制的手指落鍵動作的速度,取決于手指在觸鍵時所給予琴鍵的加速度,這和我們手指落鍵的力量成正比,力量越大,加速度越大,琴鍵發出的聲音就越大,相反,如果力量小,觸鍵發出的聲音相對就較小。
(2)技術層面。對于演奏者來說,要想彈奏好八度,前提是必須掌握過硬的技術。要想進入這樣的境界,力量的使用則是八度演奏的關鍵。力量使用的好與壞,會直接影響到八度演奏的效果及演奏者的水準,因為無論何種八度演奏都是靠力量的使用而表現出不同的音樂效果和技術表現。
在八度的演奏過程中,力量不僅來源于手指,也通過手腕、臂、肩、腰以及整個身體各個環節作用于鍵盤。如前所述,力量的使用是八度演奏的先決條件,它在八度彈奏的過程中同時具有兩面性,“助力”和“阻力”。根據我的理解,助力在八度演奏中是積極因素,尤特別是連音八度、頓音八度、遠距離大跳彈奏等,表現出明顯的助力推動;所以力量的使用是八度演奏的關鍵。然而阻力的表現為力量給演奏者的肌肉所帶來相應的緊張,它本身并不能讓我們具備控制動作的能力,只有在力量的作用下被利用為助力參與到八度演奏中。
力量不但是鋼琴彈奏的主動力,并且作為鋼琴彈奏法的核心技術。八度技術作為鋼琴彈奏中最常用、最難的技術之一,八度技術常見的集中類型,八度震音、八度連奏及八度斷奏,不論是斷奏還是連奏,不論是上行還是下行,也不論是級進還是跳進,都要學會運用身體支配力量。要想掌握好八度演奏力量的使用,還需演奏者在長時間的反復練習中,自己去發現去體會。
The use of "power" in piano playing technique of eight degrees
Yu Zhi-ming, Kang Qin
(Music Department, Hefei Normal College, Hefei Anhui, 230601, China)
Power is not only the driving force of piano playing, the core technology as the piano playing method. Eight degrees technology a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he most difficult techniques in piano playing, concentrated type eight common, eight degrees, eight degrees tremolo legato and staccato eight degrees, either staccato or legato, either upward or downward, and whether the level or jump, to learn to use the body control power. Use to master the eight degree performance of power, also need players in the long time practice, to find out for yourself to experience.
piano; eight degree performance
J624.1
A
1000-9795(2014)05-0100-01
[責任編輯:董 維]
2014-03-07
余志銘(1982-),男,安徽淮南人,助教,從事鋼琴教學與演奏方向的研究。
康 勤(1980-),女,安徽蕪湖人,講師,從事鋼琴教學與演奏方向的研究。
(1. 鍵盤課程教學團隊,校級,2013jxtd05,負責人:康勤;2. 2011年高校省級優秀青年人才基金項目 構建高師鋼琴正譜伴奏課程體系研究,2011SQRW103,負責人: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