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藝華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文字設計研究
朱藝華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西桂林,541004)
文字設計是優秀教學課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設計原理涉及教育學、藝術設計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多門學科,正確認識文字在多媒體教學課件中的認知、傳播作用,建立科學的設計觀,把握設計總則和具體設計方法,才能提高教師的教學課件制作水平,才能提高教育技術運用能力。
課件文字;教學意義;設計總則;設計方法
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文字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傳達著不同的信息和不同的思維。優秀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應該包括科學的教學設計思想和令人賞心悅目的界面設計。多媒體美術設計近年來在國內開始受到重視,研究的范圍主要集中在界面的版式、色彩的運用上,文字設計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僅僅認識到文字的語言性,而未意識到文字的心理性、傳播性。文字同樣需要設計,同一文字的不同設計傳達出來的教學思想有時會產生迥異的傳播效果,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文字(以下簡稱課件文字)設計必須遵循適合其存在和發展的科學規律和原理,其設計原理涉及教育學、藝術設計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多門學科。
(一)課件文字具有普遍認知性,文字設計能準確傳達教學的內涵
人們從外界接收的各種信息中,80%以上是通過視覺獲得的,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在教學中大量使用圖形圖像替代枯燥的文字已經成了一種非常流行的簡單方法。作為傳播文化和傳遞信息的形式,文字不但比圖形圖像能夠傳達更準確的信息,而且其文化內涵與文化意義是無法被圖形圖像所替代的。在課件設計與制作中,教師不應忽略文字的普遍認知功能,更不應忽略文字傳播的準確性特征。由于生活經驗、受教育程度、審美形態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個體對同一圖形圖像的讀解是不同的,但如果是一段解釋則能最大程度減少受眾的誤讀。在傳遞信息的作用方面,圖形圖像容易成為視覺注意力的核心,但是在傳達教學理念、學習要點的準確性上,文字(包括圖表)仍為核心。因此,在多媒體課件中,文字依然是傳播教學內涵的主要媒介,文字比圖形圖像具有更好的準確性,忽略文字的重要認知功能,一味濫用圖形圖像替換文字是不符合人類幾千年的認知規律的。
(二)課件文字設計是教學設計思想的提煉呈現
現代語言學的重要奠基者索緒爾認為每一個語言符號包括了由能指與所指兩個部分。能指是符號的物質形式,由聲音、形象兩部分構成,二者被放置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就會產生與之有一定關聯的概念,從而使使用者產生聯想,這種由聯想產生的概念就是所指。課件中的文字、圖形的不同設計風格會引起學生產生不同的心理聯想,對教學效果起著正面或者負面的雙刃劍作用。課件文字設計包含了兩個功能,一個是傳達思想、承載文化的基本功能,這個傳統功能是幾千年的中國文化自然賦予的;另一個是提升文化的情趣、意境、品位的功能,使人的情感產生互動交流與溝通,這個功能是現代設計所承載的。課件文字設計具有傳統與現代的辯證統一特性,它不僅傳播了基本的學習信息,還彰顯了教師的教學理念脈絡是否邏輯清晰,教學設計思想是否科學、合理、先進,是否樂于被學生接受。課件文字設計體現的是文章、段落的主旨,體現的是明確的學習目標,體現的是教學內容的綱要,對提高教學效率而言,科學合理的課件文字設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課件文字設計的藝術性具有審美教育意義
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它凝聚著民族的智慧。文字設計包藏著豐富的藝術內蘊,有著無窮的藝術魅力。課件文字設計是一種視覺化、傳播化、媒介化的藝術形式。優秀課件的視覺設計不但要包含和諧的版式風格、生動的圖形運用,也包含了傳達教學理念的文字設計部分。經過精心設計的文字表達出有品位的情趣,豐富了多媒體課件的文化內涵,體現了教師的審美素質。教師以示范作用影響著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對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具有強大的教育意義和熏陶作用。在優秀的課件輔助下進行學習,學生不但完成了高效的學習,而且在美的學習情境中體會到的是濃濃的文化氣息,優雅的大學氛圍。
由于對課件文字設計的重要性缺乏重視,課件文字設計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許多教師在認識上仍然存在一些誤區。誤區一:課件文字是將教材進行電子移植。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課件已經成了教師進行傳道、授業、解惑的必備工具,但是仍然有許多教師只是簡單地將教材上的文字全部或部分復制、粘貼到PPT上,多媒體課件儼然成了一本電子書。教學文字沒有經過綱要式的提煉設計,不講究文字排版,字號、字體的設計,沒有體現文字設計的認知功能、教育功能,沒有呈現出清晰的教學邏輯思路,更談不上讓學生獲得審美體驗了。誤區二:課件文字編排靠感覺就可以了。這一認識誤區的教師,往往依靠感性知覺,將字號、字體隨意變變,就完成了課件的文字編排,制作出來的課件往往沒有處理好圖片與文字的關系,沒有利用文字表達符合邏輯的層級關系。隨意的文字設計影響了傳達的語意,甚至引起學生的反感。設計,是把一種計劃、規劃、設想通過視覺形式傳達出來的活動過程。人類通過勞動改造世界,創造文明。課件文字的設計是依據相關學科的科學理論進行的創造活動,同樣的內容,對文字進行不同的設計所傳達的心理感知是不一樣的,如“刑法學”這幾個文字選用黑體字可傳達出莊重、權威的力量感,體現法律的莊嚴,如果隨便選用細筆畫、弧線較多的線體字則使法律顯得兒戲,不穩重。
(一)文字設計需要科學的設計觀進行統籌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可視要素主要包括文字、圖形圖像、圖標等,其設計原理包含教學設計、心理效應、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等諸多知識,涉及教育學、藝術設計學、心理學、傳播學等多門學科。對于學生來說,教學課件內容的閱讀是一種被動的閱讀方式,他們不能控制文本內容的出現或消失,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對信息的知覺、記憶及其初步的理解。在學習過程中,文字的顏色、字號、行距等各種元素的設計都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影響學生的學習心理,影響傳播過程中信息的有效性接收。課件文字設計應該遵循認知規律,運用縝密的教學設計思想進行綱要設計,運用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和藝術設計原理對文字版式、藝術字體、色彩等視覺元素進行設計,順利完成教師—課件—學生的傳播環節。不掌握文字設計的科學方法,就無法設計和制作出完美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文字設計有其規律可循,建立科學的設計觀,遵循友好性、和諧性、易用性三大原則,教師設計的教學課件才能體現出清晰合理的教學設計思想,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升教學的文化品位。
(二)課件文字設計的原則
1.友好性原則
課件文字的友好性主要體現為層級界定清晰、觀感舒適、思路清晰。友好性原則要求文字設計的形式和功能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習慣,避免學生對課件產生看不清、看不懂的厭惡情緒。運用以下基本原理體現友好性原則:文字排版分行分層顯示教學內容,字號字體不同顯示層級關系,簡潔明了;文字的明度對比鮮明,觀看清楚;文字字號有大小之分,體現主次;文字距離適當調整,不緊不松,閱讀流暢;文字方向保持基本一致,按照現代人的閱讀習慣,從左往右是最快速的方向。這些都是學生順利接受信息的重要條件。
2.和諧性原則
多媒體設計意味著在同一界面各種設計元素的和諧組合以及在同一系統若干不同元素的有機整合,多媒體課件作品應具有同一體驗。界面設計中任何不協調會引起用戶的迷惑、歧義理解,會削弱教學的整體效果。課件文字的和諧性與一致性緊密結合,主要是通過以下幾方面體現的:第一,文字版式的一致性;第二,文字動作、動畫、音效的一致性;第三,同一層級的文字顏色、字體、題號等視覺元素的一致性;第四,風格的一致性。
3.易用性原則
深厚的民族文化創造了文字結構的各種藝術形態即書法,現代計算機技術又結合書法藝術創造出上千種字體形成計算機文字字庫,字庫中豐富有趣的藝術字體常受青睞,但是同一課件在不同計算機使用時,常碰到字體變怪或無法顯示、段落跳行、文字溢出等現象。如果在制作PPT課件時,選用常用字體,在制作Flash課件時,要將Photoshop里的文字作柵格化處理再導入動畫軟件,重視易用性原則,運用技術處理盡量避免課件演示時出現的怪現象。
(一)字號設計
首先,字號設計要重視“座位區域”這一變量。相關的心理研究結果表明:文字的字體大小對被試正確理解多媒體教學課件上呈現的文字存在重要影響。研究結果建議多媒體課件中字體大小設置為24號字以上,另外字體大小距離被試的眼睛形成的視角大于0.26度時,才能使多媒體教室中不同座位區域的人都能閱讀呈現的文字內容。其次,字號設計要對應相應的教學內容。標題使用40號以上的大號字容易引起第一注意力,因為標題字數少不會引起突兀感;正文使用24—36號的中號字適合觀看;次要信息使用10號以下的小號字代表其存在即可。
(2)文字距離設計
文字距離包括字距、行距、行數、邊距、欄間距。字距過于緊湊容易引起閱讀疲勞,字距疏松影響閱讀的連貫性;行距必須大于字距,字距與行距的常規比例為10∶12,且每個界面控制在12行左右,每行不超過20個字,欄間距一般2個字符左右;同一版面上的頁邊距應保持一定距離,文字緊挨界面邊緣會在視覺上產生膨脹感,造成心理上的緊張、擁堵感,造成學習的消極情緒。
(3)位置設計
多媒體課件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版式,人們也形成了一定的閱讀慣性。具有導航功能的文字應放在符合閱讀習慣的位置,如版式的左邊或上邊往往是導航區或標題區,導航文字或標題文字可放在相應的功能區域;具有圖標功能和按鍵鏈接的文字往往放在右上、右下角,符合大多數人的右手習慣,減少鼠標移動距離;多媒體界面的舞臺往往在中間偏右或偏右下的大塊區域,正文放在此間,符合學生的觀察習慣。
(4)字體設計
中國書法藝術賦予多媒體字庫豐富的生命力,清秀雋永的宋體字,粗壯渾厚的黑體字,拙雅有趣的幼圓體,方剛別致的魏碑體,斯文端莊的正楷體,各種字體體現出不同的風格,也提醒著我們將它們用到合適的地方:要體現教學內容的輕松,可以選擇彈簧體、霹靂體等藝術字進行文字設計;要體現課件的權威感,應選用魏碑、隸書、楷書等字體表現正統、嚴肅、責任的內涵。字體設計一般不宜超過三種,以免造成視覺混亂、過于花哨。標題、正文可用不同的字體加以區別,標題用粗黑體、大號藝術體顯示其歸屬的學習模塊;宋體和仿宋的辨認閾限最高,因此常用于文字較多的正文部分。文字設計是藝術美學和教學內蘊的相互統一,幼兒教學課件可以使用天真活潑的字體,如幼園體、彩云體等藝術字體;法學、歷史等教學課件可以使用莊嚴穩重的字體,如楷體、宋體、黑體;音樂、美術教學課件可根據藝術作品的風格選擇不同的字體,如草書配狂想曲、行書襯托抒情曲、綜藝體用于招貼設計課件等等,從而使視覺思維的直觀認識與視覺思維的推理認識獲得高度統一,滿足人們知識的、想象的、審美的多方面要求。
(5)強調語義文字設計
要強調某個關鍵詞的語義或某段落的重要性,常用改變顏色、字號、字體,字體加粗,增加下畫線,加邊框,添加動畫,添加音效等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但這幾種方法聯合使用時不宜超過3種,否則會造成注意力散亂、界面花哨的消極效果。
(6)文字色彩設計
色彩具有知覺,因人的情感、經驗、環境的不同對色彩會表現出多樣的心理現象。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對于色彩的態度最基本的包括了情緒反應、生理與心理反應、聯想反應、性格反應等幾方面。文字與色彩運用得當,能讓學生心理舒適,提高學習效率,運用不當的顏色會引起學生無所適從,產生錯覺,甚至產生厭學情緒。心理學家艾克數次對大學生的色彩偏愛測試結果顯示,藍色最受歡迎,黃色最不受寵。其他相關研究表明,學生最喜愛的文字與色彩的搭配關系按序如下:深藍底白色字,白底黑字,淡藍底黑色字,黑底白字,深綠底白色字,粉紅底黑色字,粉綠底黑色字,淡黃底黑色字,深紅底白色字。
教學課件都離不開文字的展現,文字有信息負載量大、信息傳達快捷準確的優勢,其設計成本低,效率高,很適合教學的反復使用和修改,但同時也有不夠生動形象、不夠直觀的劣勢,因此我們更需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對課件文字進行合理運用、優化設計,使多媒體教學課件真正成為輔助教學的得力幫手。文字設計是優秀教學課件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蘊含了許多學科知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培養起重視文字設計的意識,在掌握相關理論的同時,對教育工作者進行統一的培訓是相當必要的,建立系統的理論進行指導,對教師進行培訓使其熟練掌握多媒體常用軟件技術,通過不斷的實踐,教育技術運用能力才能得到發展,我國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才能得以不斷提高。
[1] 張貝貝.女性時尚雜志如何運用文字制造意義[J].魅力中國,2009(7).
[2] 周霞.漢字藝術在廣告設計中的價值解析[J].襄樊學院學報,2012(1).
[3] 水仁德,王立丹.字體大小和呈現位置對多媒體課件文字理解的影響[J].應用心理學,2008(2).
[4] 林躍明.多媒體美術設計[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 顧燕.多媒體課件制作中色彩與文字搭配的基本技巧[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05(2).
[6] 張雪寒.論文字在設計中的重要性[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4).
[7] 王穎.多媒體課件中的文字文本設計[J].職業教育研究,2007(4).
[8] 丁寧.美術心理學[M].哈爾濱:黑龍江美術出版社,1994.
[9] 劉玨璉,郭梅,劉璦璉,等.多媒體教學課件的文字色彩視覺審美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05(6).
[10] 容旺喬.多媒體互動藝術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G434
A
2095-3712(2014)12-0052-04
2013校級教改項目“數字化中國傳統文化資源在對越南留學生教學中的開發與應用探究”。
朱藝華,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