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凱
【摘 要】 現金股利作為經營者回報股東的一種形式,對企業的經營和股東的利益都有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上市的商業銀行總共有16家,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相關同類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政策及其影響因素進行統計和計量分析,并根據財務知識對結果形成原因進行了探討。同時,結合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商業銀行; 現金股利; 計量分析
中圖分類號:F830.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0-0090-04
一、前言
現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貨幣形式支付給股東的股息紅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見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現金股利。現金股利最容易被投資者所接受。遠期收到的股利對投資者來說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現金股利的發放可以消除股東對未來收入不確定性的疑慮,增強他們對公司的信心,促進公司的發展與壯大。
2010年7月15日,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最后一家,中國農業銀行上市,同年8月18日,光大銀行上市。目前,我國上市的商業銀行總共有16家,雖然上市商業銀行數量不多,但基本都采取了以現金股利為主的分配形式。現金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利潤分配的重要內容,關系著股東當前利益和企業未來發展之間的權衡。它不僅會引起企業資金存量和股東權益規模和結構的變化,也將對企業內部籌資活動和投資活動產生影響。而且,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對上市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不僅對商業銀行自身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宏觀領域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基于以上原因,結合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在相關其它文獻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剔除掉以前文獻研究結果中的不顯著因素,同時補充一些其它因素作為解釋變量,對我國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分配政策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供相應的參考建議。
二、理論分析
現金股利分配政策是股份公司財務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政策,其影響的內外部因素很多。宏觀經濟環境、法律法規政策、公司財務狀況等都是影響現金股利分配的內外部因素。目前,國內外對于商業銀行股利政策的研究較多,如John Theis 和Amitabh S.Dutta(2007)選取了99家銀行控股公司的2 006個數據,對Dickens et al.model進行了實證檢驗,發現原先的模型仍然適用,但其中有些變量失去了意義,還發現銀行內部控股與股利分配曲線存在著非線性關系。陳立泰等(2012)認為,股權結構決定銀行是否分配現金股利。陳■(2012)發現,凈資產收益率及股權融資增加額均與上市銀行的現金股利支付率負相關。
本文主要從內部因素入手,分析其對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文中選取了16家上市商業銀行2010—2012年的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數據來源于16家上市商業銀行2010—2012年的財務指標,以及在此基礎上整理計算得出其它指標。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同時根據計量經濟學理論和方法,選取以現金股利分配率(y)作為被解釋變量。解釋變量的選取參考了仇世昊(2012)和陸妍、劉兆框(2013)等人的研究結果,他們在研究中指出資本結構、投資需求和籌資能力,對股利分配率影響顯著,而盈利能力和變現能力對股利分配影響不顯著。因為在當前的情況下,上市銀行的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決于公司的收益情況,每股收益較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出于自身發展的需要不發或少發現金股利;而且,上市銀行每股經營現金流向與現金股利分配率的關系不顯著,與銀行特殊的經營性質有關,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時并未考慮企業的現金流情況。
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剔除掉一些不顯著因素,補充一些新的獨立因素來進行相應的計量分析,從而進一步研究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所受到的因素。因此,本文的解釋變量選擇為資產負債率(x1)、每股凈資產(x2)、營業收益增長率(x3)、每股未分配利潤(x4)、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x5)。被解釋變量現金股利分配率(y)是指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與每股收益額的比率,它反映公司股利政策的指標,表示公司分派的股利在凈收益中所占的比重。而之所以選擇后面五個財務指標作為解釋變量,是出于以下原因考慮:
1.結構因素。資產負債率,指企業的負債與資產的比值。公司的現金股利政策受資本結構的影響較大。財務杠桿過高的公司發放股利會使公司財務狀況惡化,因此具有較高負債比率的公司一般不派發或少派發現金股利。本文用資產負債率來表示上市商業銀行的資本結構狀況。而且從上述現實經濟意義上看,現金股利分配率與資產負債率之間是負相關關系。
2.資產質量。每股凈資產,反映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凈資產價值,反映公司經濟實力高低,可以說明公司資產質量的狀況。每股凈資產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財富越雄厚,通常創造利潤的能力和抵御外來因素影響的能力越強。從現實意義上看,一般公司為了積累資產,傾向于不派發或少派發現金股利,因此現金股利分配率應與每股凈資產呈負相關關系。
3.發展能力。營業收益增長率,其代表一個公司的發展情況,而公司的發展情況則直接決定是否發放現金股利。如果商業銀行營業收益增長率越高,說明銀行發展情況就越好,那么銀行也就傾向于向股東多發放現金股利,這也有利于銀行在股東心目中樹立良好形象,因而,現金股利分配率應與營業收益增長率呈正相關關系。
4.積累能力。每股未分配利潤,是指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是公司未來可擴大再生產或是可分配的重要物質基礎。從數量上看,企業未分配利潤是“期初未分配利潤”加上“本期實現的利潤”,減去“提取的各種盈余公積和分出的利潤”后的余額。它與股利分配率之間應為正相關關系。endprint
5.盈利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是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可以反映企業創造自由現金流量的能力。這個比率高,說明企業盈利質量好,現金流充足。這個比率低,說明企業盈利質量不好,雖然有利潤,但是沒有收到現金,都是停留在實物和應收賬款,實物可能損壞或者貶值,應收賬款可能無法收回,這些沒有收到現金的利潤,其風險明顯比收到現金的利潤要大的多,收益質量要低。從現實意義上看,這個指標和現金股利分配率之間是正相關關系。
三、數據整理與描述
根據新浪財經和中財網,整理和計算我國2010—2012年各家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率的數據,現金股利分配率等于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與每股收益的比率(見表1)。
同樣收集整理2010—2012年16家上市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營業收益增長率、每股未分配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數據。
根據對各個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其結果見表2。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支付率差距較大,最大值為0.3833,最小值則為0,即有的商業銀行未分配利潤;各上市銀行間的資產負債率差別不是很大,這與商業銀行的經營性質有關,商業銀行是高負債經營的特殊企業,這也決定了銀行的資產負債率都會比較高;在每股股東權益方面,各銀行間的差距比較大,其標準差達到了3.7291,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總股本規模普遍比較大,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規模相對較小,其每股股東權益比大型的國有控股銀行要大;在營業收入增長率方面,銀行間的差異也較大,說明各銀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每股未分配利潤方面,各銀行之間的差距也較大,最大值為6.6816,最小值只有0.14;而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各個商業銀行間差距不算明顯,其標準差只有0.0496。
四、計量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一)研究結論
從經濟意義上來看,資本結構、每股凈資產對股利分配率的影響顯著且為負相關關系,這與前文的理論分析一致。負債率較高的商業銀行發放股利會使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易于采用低現金股利分配率的股利分配政策;同樣,每股凈資產較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出于自身積累的需要不發或少發現金股利。
營業收益增長率,對現金股利分配率影響顯著,但是卻呈負相關關系,與前文分析不符合。不過,這點也能從現實意義上進行解釋,一般說來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增長率越高,說明銀行發展情況就越好,那么銀行也更加愿意向股東發放現金股利,可是如果希望將更多的收益留存,用作銀行未來的經營擴張需要,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時就會降低現金股利的發放。
積累能力方面的分析,也在驗證著上述的結論。每股未分配利潤,對股利分配率的影響顯著且為正相關關系,每股未分配利潤是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的數值越大,則銀行越愿意采用高現金的股利分配政策。
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是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計量分析結果顯示,和股利分配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但不顯著,一般認為公司的盈利質量越高,分紅就會越多,然而實證結果卻不支持這種說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國上市銀行上市時間普遍比較短,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決于商業銀行的盈利質量情況,更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
(二)對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政策的建議
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研究,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營業收益增長率、每股未分配利潤對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分配率具有顯著的影響。但營業收益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比率與一般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存在明顯的差異,故建議:在保持營業收益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比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建議我國上市商業銀行采取適度較高的現金股利政策,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及刺激潛在投資者。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步規范和不斷完善,上市商業銀行必將逐漸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完善的利潤分配機制。現金股利分配政策作為凈利潤的留存與分配之間的博弈,應該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同時應盡可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從而選擇適合自身的股利分配政策。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上市公司自身的不斷發展,公司管理決策人員不懈努力的探索,投資者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必然會越來越趨向合理與科學。
【參考文獻】
[1] 李子奈.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5-232.
[2] John Theis & Amitabh S. Dutta.Explanatory factors of bank dividend policy: revisited[J]. Managerial Finance,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09,35(6): 501-508.
[3] 陳立泰,梁樂,林川.財務特征、股權結構與上市銀行現金股利政策[J].金融論壇,2012(3):42-47.
[4] 陳玥.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2(2):147-148.
[5] 仇世昊.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2(4):41-43.
[6] 陸妍,劉兆框.我國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經濟,2013(2):95-96.endprint
5.盈利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是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可以反映企業創造自由現金流量的能力。這個比率高,說明企業盈利質量好,現金流充足。這個比率低,說明企業盈利質量不好,雖然有利潤,但是沒有收到現金,都是停留在實物和應收賬款,實物可能損壞或者貶值,應收賬款可能無法收回,這些沒有收到現金的利潤,其風險明顯比收到現金的利潤要大的多,收益質量要低。從現實意義上看,這個指標和現金股利分配率之間是正相關關系。
三、數據整理與描述
根據新浪財經和中財網,整理和計算我國2010—2012年各家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率的數據,現金股利分配率等于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與每股收益的比率(見表1)。
同樣收集整理2010—2012年16家上市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營業收益增長率、每股未分配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數據。
根據對各個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其結果見表2。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支付率差距較大,最大值為0.3833,最小值則為0,即有的商業銀行未分配利潤;各上市銀行間的資產負債率差別不是很大,這與商業銀行的經營性質有關,商業銀行是高負債經營的特殊企業,這也決定了銀行的資產負債率都會比較高;在每股股東權益方面,各銀行間的差距比較大,其標準差達到了3.7291,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總股本規模普遍比較大,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規模相對較小,其每股股東權益比大型的國有控股銀行要大;在營業收入增長率方面,銀行間的差異也較大,說明各銀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每股未分配利潤方面,各銀行之間的差距也較大,最大值為6.6816,最小值只有0.14;而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各個商業銀行間差距不算明顯,其標準差只有0.0496。
四、計量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一)研究結論
從經濟意義上來看,資本結構、每股凈資產對股利分配率的影響顯著且為負相關關系,這與前文的理論分析一致。負債率較高的商業銀行發放股利會使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易于采用低現金股利分配率的股利分配政策;同樣,每股凈資產較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出于自身積累的需要不發或少發現金股利。
營業收益增長率,對現金股利分配率影響顯著,但是卻呈負相關關系,與前文分析不符合。不過,這點也能從現實意義上進行解釋,一般說來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增長率越高,說明銀行發展情況就越好,那么銀行也更加愿意向股東發放現金股利,可是如果希望將更多的收益留存,用作銀行未來的經營擴張需要,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時就會降低現金股利的發放。
積累能力方面的分析,也在驗證著上述的結論。每股未分配利潤,對股利分配率的影響顯著且為正相關關系,每股未分配利潤是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的數值越大,則銀行越愿意采用高現金的股利分配政策。
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是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計量分析結果顯示,和股利分配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但不顯著,一般認為公司的盈利質量越高,分紅就會越多,然而實證結果卻不支持這種說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國上市銀行上市時間普遍比較短,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決于商業銀行的盈利質量情況,更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
(二)對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政策的建議
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研究,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營業收益增長率、每股未分配利潤對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分配率具有顯著的影響。但營業收益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比率與一般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存在明顯的差異,故建議:在保持營業收益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比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建議我國上市商業銀行采取適度較高的現金股利政策,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及刺激潛在投資者。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步規范和不斷完善,上市商業銀行必將逐漸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完善的利潤分配機制。現金股利分配政策作為凈利潤的留存與分配之間的博弈,應該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同時應盡可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從而選擇適合自身的股利分配政策。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上市公司自身的不斷發展,公司管理決策人員不懈努力的探索,投資者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必然會越來越趨向合理與科學。
【參考文獻】
[1] 李子奈.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5-232.
[2] John Theis & Amitabh S. Dutta.Explanatory factors of bank dividend policy: revisited[J]. Managerial Finance,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09,35(6): 501-508.
[3] 陳立泰,梁樂,林川.財務特征、股權結構與上市銀行現金股利政策[J].金融論壇,2012(3):42-47.
[4] 陳玥.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2(2):147-148.
[5] 仇世昊.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2(4):41-43.
[6] 陸妍,劉兆框.我國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經濟,2013(2):95-96.endprint
5.盈利質量。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是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可以反映企業創造自由現金流量的能力。這個比率高,說明企業盈利質量好,現金流充足。這個比率低,說明企業盈利質量不好,雖然有利潤,但是沒有收到現金,都是停留在實物和應收賬款,實物可能損壞或者貶值,應收賬款可能無法收回,這些沒有收到現金的利潤,其風險明顯比收到現金的利潤要大的多,收益質量要低。從現實意義上看,這個指標和現金股利分配率之間是正相關關系。
三、數據整理與描述
根據新浪財經和中財網,整理和計算我國2010—2012年各家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率的數據,現金股利分配率等于普通股每股現金股利與每股收益的比率(見表1)。
同樣收集整理2010—2012年16家上市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營業收益增長率、每股未分配利潤、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數據。
根據對各個變量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其結果見表2。我國16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支付率差距較大,最大值為0.3833,最小值則為0,即有的商業銀行未分配利潤;各上市銀行間的資產負債率差別不是很大,這與商業銀行的經營性質有關,商業銀行是高負債經營的特殊企業,這也決定了銀行的資產負債率都會比較高;在每股股東權益方面,各銀行間的差距比較大,其標準差達到了3.7291,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的總股本規模普遍比較大,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總股本規模相對較小,其每股股東權益比大型的國有控股銀行要大;在營業收入增長率方面,銀行間的差異也較大,說明各銀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每股未分配利潤方面,各銀行之間的差距也較大,最大值為6.6816,最小值只有0.14;而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各個商業銀行間差距不算明顯,其標準差只有0.0496。
四、計量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一)研究結論
從經濟意義上來看,資本結構、每股凈資產對股利分配率的影響顯著且為負相關關系,這與前文的理論分析一致。負債率較高的商業銀行發放股利會使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易于采用低現金股利分配率的股利分配政策;同樣,每股凈資產較高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出于自身積累的需要不發或少發現金股利。
營業收益增長率,對現金股利分配率影響顯著,但是卻呈負相關關系,與前文分析不符合。不過,這點也能從現實意義上進行解釋,一般說來商業銀行營業收入增長率越高,說明銀行發展情況就越好,那么銀行也更加愿意向股東發放現金股利,可是如果希望將更多的收益留存,用作銀行未來的經營擴張需要,管理者在制定股利分配政策時就會降低現金股利的發放。
積累能力方面的分析,也在驗證著上述的結論。每股未分配利潤,對股利分配率的影響顯著且為正相關關系,每股未分配利潤是公司歷年經營積累下來的未分配利潤或虧損,它的數值越大,則銀行越愿意采用高現金的股利分配政策。
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的比率,是評價企業盈利質量的一個指標,計量分析結果顯示,和股利分配率之間呈正相關關系但不顯著,一般認為公司的盈利質量越高,分紅就會越多,然而實證結果卻不支持這種說法,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目前我國上市銀行上市時間普遍比較短,股利分配政策的制定并不取決于商業銀行的盈利質量情況,更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響。
(二)對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政策的建議
綜合上述各方面的分析研究,資產負債率、每股凈資產、營業收益增長率、每股未分配利潤對商業銀行的現金股利分配率具有顯著的影響。但營業收益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比率與一般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存在明顯的差異,故建議:在保持營業收益增長率、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凈利潤比率不斷上升的情況下,建議我國上市商業銀行采取適度較高的現金股利政策,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及刺激潛在投資者。
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逐步規范和不斷完善,上市商業銀行必將逐漸在企業內部建立起完善的利潤分配機制。現金股利分配政策作為凈利潤的留存與分配之間的博弈,應該以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同時應盡可能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從而選擇適合自身的股利分配政策。商業銀行是我國經濟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上市公司自身的不斷發展,公司管理決策人員不懈努力的探索,投資者素質的不斷提高和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日益完善,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必然會越來越趨向合理與科學。
【參考文獻】
[1] 李子奈.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25-232.
[2] John Theis & Amitabh S. Dutta.Explanatory factors of bank dividend policy: revisited[J]. Managerial Finance, Emerald Group Publishing,2009,35(6): 501-508.
[3] 陳立泰,梁樂,林川.財務特征、股權結構與上市銀行現金股利政策[J].金融論壇,2012(3):42-47.
[4] 陳玥.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實證研究[J].價值工程,2012(2):147-148.
[5] 仇世昊.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2(4):41-43.
[6] 陸妍,劉兆框.我國上市銀行現金股利分配的影響因素研究[J].金融經濟,2013(2):95-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