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霞
摘 要:如今英語學科,成為困擾初中生的“麻煩學科”。據調查,大部分學生花多半時間學英語,但英語成績還總成為他們跨入高中或重點高中的一道障礙。作為中學英語教師,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如何帶學生走上一條輕松學習英語之路?我認為關鍵是:打造高效課堂,不要再讓學生煎熬于死記硬背的苦海中。
關鍵詞:英語教學、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387-01
一、正確認識高效課堂的意義與內涵
最近幾年,課堂教學有效性已成為廣大中小學教師關注的熱點,高效課堂也必然成為中小學英語教師探討的一個話題。首先開展高效課堂活動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是切實推進教與學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現實要求。高效課堂是指教師以新課程理念和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和學科特點,采取一定教學模式和流程,運用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管理形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掌握雙基,完成教學目標,達成三維目標,使學生發展最優化,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以下是我近幾年走英語高效課堂之路的幾點建議:
1、做好學生預習、教師課前準備是前提
提前預習是學習新課的基礎。預習效果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學生接受新課程的關鍵所在。而該環節往往是被許多教師和學生所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要想提高學習效率,一定要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并且要指導學生進行有目的預習。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 11 How was your weekend ? 時,因為該單元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一般過去時態,假如沒有抓好預習這一環節,就直接進行新課教學,學生是很難接受的。于是我在上新課前,指導學生自主瀏覽這一單元的學習內容,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羅列出要掌握的語言學習點,然后進行有目的的預習,最后通過課堂學習驗證學生預習的效果。
當然,在學生預習的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首先,教師要熟悉、掌握、了解所要達到的目標。教學目標是預期的學習成果,是課程目標的進一步細化,對教學過程具有指導和定向作用。教學目標要體現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在備課時要注重對教材的重新整合與開發,在對教材的綜合把握之上擬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圍繞目標,借助適當的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活動。這樣的英語課堂教學才會收到顯著地效果。
其次,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注重個體差異。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各個層次的學生在適當的機會都能參與課堂教學,都能學有所獲。
2、把課堂歸還給學生是關鍵
如何充分利用好課堂40分鐘的有限時間,打破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迫在眉睫。要創高效的教學課堂,就要把所有的時間以及主動權都教給學生,盡量做到少講、精講、多練。如在教授七年級下冊Unit 6 Im watching TV第一課時,我并不是一開始就給學生講現在進行時態的結構及用法,而是引導學生進行大面積的情境學習和口語操練,讓學生通過聽說口語練習去理解和體會現在進行時態的用法及意義,明白這節課所談論的主題,然后充分利用生生合作,自主學習的形式進行強化訓練,在學生掌握該語言點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的語法要點及句型結構。同時,通過一些有針對性的自測題練習進行反饋、鞏固。這樣一來,原本在學生心中難熬的45分鐘很快就過去了,通過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體會了說英語的快樂、自主學習的滿足感,更是他們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輕松地掌握了運用英語的技能,而這正是新課標對英語學習提出的最終目的,比起“滿堂灌”的傳統課堂,他們所得的豈不是更多?
3、利用課件濃縮課堂內容是捷徑
現行教材編排量大,內容涉及面廣。假如完全按照書本上的內容進行教學,就要占用很多的課堂時間。從而,學生訓練的時間就會大大減少。對于考試需要掌握的內容,學生就會很難勝任。
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做法是:堅持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濃縮課堂內容,節約授課時間,這樣就能在課堂上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大量訓練。在短短的45分鐘之內,既能讓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又能使學生把握考試的要點,何樂而不為呢。
4、上課內容當堂消化是保證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讓學生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千萬不要讓學生留尾巴,把希望寄托于課后的死記硬背。尤其是英語學科的教學,不少教師喜歡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講語法,習題,老師講的“口吐白沫”,學生聽的“昏昏欲睡”。
細想這樣的課堂何來效率?孰不知這樣做只會加重學生學習英語的厭惡感。我在上到一些學生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時,從不在課堂上“蜻蜓點水”,課下花大量時間讓學生去死記硬背,而是在課堂上給出學生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快速記憶,然后通過一些相關練習對所記知識點進行訓練,達到鞏固的目的。這樣學生既能享受快速記憶帶來的成就感,也能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高。
5、教師要重視課后反思
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內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只能成為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滿足于已獲得的教學經驗,從不進行教學反思,那么他的教學水平的發展將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教師需要把自己的教學過程作為思慮的對象,對于自己教學過程中的行為、決策、對象、成果做一個周全的總結,從而獲得更理想的教學成果,提高課堂效率。
總之,高效、快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熱點話題。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們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打造高效的課堂,教高效的學生是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