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杰
(江蘇高速公路工程養護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1)
淺談高速公路除雪防凍保暢
陳勇杰
(江蘇高速公路工程養護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1)
摘要:文章結合國外發達國家和國內高速公路除雪防凍保暢的經驗和做法,介紹了除雪防凍保暢作業理念、人機料配備、作業方式(原則、時機、工藝)、管理等,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除雪防凍;保暢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會公眾對快速有效消除高速公路積雪、防止路面結冰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探討高速公路除雪防凍保暢的對策問題也日益突出,本人從養護管理角度結合國外發達國家和國內一些高速公路除雪防凍保暢的經驗和做法,介紹除雪防凍保暢作業理念、人機料配備、作業方式(原則、時機、工藝)、管理等,以供參考。
從事過除雪防凍工作的人普遍都有這樣的經驗:降雪不采取有效措施、及時清除,飄落到路面上的積雪經過往車輛反復碾壓后,很快就會被壓實。當大氣溫度低于0攝氏度時,路面會結成冰層,給過往車輛、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經常發生事故,造成交通堵塞。很多道路特別是高等級公路,在路面積雪沒有清理完前,只能封閉交通,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
國外普遍采用的除雪理念是“即時除雪”,即根據天氣預報的情況,在降雪前就采取撒布瓜子片、融雪劑等防滑、防結冰的措施。正式降雪時,即出動人員及設備,清除道路上的積雪,做到“雪中路暢,雪過路清,雪后不滑”。
2008年前國內很多地方還沒有“即時除雪”的意識,相關道路管理部門一般總是等到降雪,甚至積雪經碾壓成冰后,才開始想辦法掃雪和除冰。這種除雪防滑理念與意識,不僅使得除雪、除冰成本昂貴,而且還無法徹底清除道路上的冰雪,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環境危害,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經2008年雪災后國內也樹立了“即時除雪”的理念,建立了“雪中路暢,雪過路清,雪后不滑”的目標。
2.1配備標準
圍繞除雪防凍做到“雪中路暢、雪過路清、雪后不滑”的目標,結合道橋數量和特點,配備人機料數量標準,現以除雪保暢養護需管轄主線里程70km雙向4車道,橋梁101座里程17.5km為例介紹除雪防冰保暢力量的主要人機料配備標準情況如下:
(1)按1次全線除推雪在有效工作5小時內、車速30km/h和半幅清理6遍完成,應配備推雪鏟6臺,重要橋梁樞紐部位每處配備1臺裝載機和10-20名橋梁除雪人員(裝載機主要負責停車道堆積雪,人工負責中分帶橋中央積雪)。
(2)按1次全線撒融雪劑在有效工作2.5小時內、車速30km/h和融雪劑撒布車1次撒布覆蓋3個車道完成,應配備融雪劑撒布車2臺。
(3)按1次全線橋梁2個車道撒瓜子片在有效工作2.5小時內和車速30km/h完成,應配備瓜子片撒布車4臺(其中1臺機撒,3臺人撒)。
(4)融雪劑按3個車道,全線4050g/㎡撒布的標準。
(5)瓜子片按2個車道,全線橋梁200050g/㎡撒布的標準。(6)平地機配備1臺,除雪或除冰。
(7)輸送機配備2臺,便于分點輸裝物資。
2.2來源
人機料的來源劃分為推雪鏟、融雪劑撒布車、融雪劑等專用機械設備物資主要來源于自購,裝載、貨車、平地機、瓜子片、輔助工人等主要來源于社會租用。
2.3選擇
除雪防凍機械設備選擇時需重視技術性能和使用經濟性。推雪鏟應注意“鏟刃耐用,能夠跨越障礙物、對承載車輛的沖擊小,升降轉向方便、對承載車輛的負荷小等”,撒布車應注意“撒布精確、均勻,撒布劑量、寬度及方式調整方便,存儲融雪劑材料的容積要大等” ,其他還有拋雪機、掃雪刷、吹雪機等除雪設備。融雪劑選擇時需重視性能、環保和經濟性。
2.4布置
應按“分點布置、合理調度、快速處置”的原則,結合管轄路段和人機料來源等情況,將人機料分布于沿線站區點,并結合分點布置情況繪制《防凍除雪人機料分布圖》,方便作業時調度。
根據所在地區的位置、氣溫高低和降雪量的大小,采用“機械除雪、化學防凍、物理防滑”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除雪防凍防滑作業,具體作業原則、時機、工藝如下:
3.1原則
(1)該作業以除雪、防凍防滑為目的。(2)以機械除雪為主,同時人機配合,重要部位和特大橋梁輔以工人鏟雪。(3)確保橋面、坡道、彎道、匝道等重點區段的優先除雪。(4)推雪以先保證一個車道具備通行能力為原則,推雪優先順序為超車道、行車道、緊急停車道。
3.2時機

3.3工藝
將除雪防凍工藝分成三道工序進行,即下雪時撒布融雪劑(或工業鹽)、鏟雪車清除路面積雪、結冰路段撒瓜子片和融雪劑。
3.3.1融雪劑撒布
剛開始降雪(凍雨)時,立即先安排2臺融雪劑撒布機同時開始在作業范圍行車道內撒融雪劑(寬度覆蓋全路面、劑量按實際控制、路面干燥情況要開啟預濕裝置),撒布劑量可控制在40g/㎡左右。依靠車輪滾動與路面摩擦產生的熱量、汽車尾氣排放的熱量和融雪劑的聯合作用,實現雪降即融,并形成一定濃度的鹽水,在積雪與路面間形成隔離層,起到防凍作用。
當橋面大面積結冰時,在結冰處撒融雪劑(或工業鹽)50g/㎡左右,根據氣溫一般在2小時左右后使用平地機和裝載機進行除冰。

3.3.2鏟雪板除雪
除雪作業總體分為一次性作業和分段循環作業,根據路況、雪量的大小與范圍靈活機動掌握,并在實際操作中進行改進,以達到快速除雪的目的。
(1)一次性除雪作業:道路交通狀況平穩或已封閉交通時采用。1)當降雪厚度達到2厘米左右時,及時出動鏟雪板等機械設備進行除雪。機械除雪應及時,避免行車碾壓后難以清除積雪。6臺除雪鏟(其中2臺為除雪撒布一體機)分2組(中間車輛為除雪撒布一體機)集中使用,從中央分隔帶向兩側依次推向緊急停靠帶的方法,第一臺設備除超車道積雪,向右刮雪,第二臺設備保持與第一臺設備150m的安全距離依次向右刮雪,第二臺除雪設備要及時根據第一臺除雪設備推出的雪厚隨時調整推雪板的搭接寬度,避免出現余雪,以保證完成全車道的除雪作業,提高除雪效率。2)超車道和行車道部分積雪清除時,如室外溫度為負溫度,橋面、縱坡大于2.5%的路段、匝道等處要同時撒布融雪劑,通過融雪劑的作用,分離融化冰雪與路面的粘結,提高除雪效果。3)一次性機械除雪作業時,協調交警密切配合,確保作業安全和交通安全。一般應按照半幅實行限速壓道的方式進行交通控制,即警車位于最后一臺鏟雪車后100米處壓道,禁止社會車輛超車行駛,必要時可配備大功率廣播宣傳車輛進行實時宣傳。4)一次性除雪作業按照先主線(含主線互通樞紐),后匝道、樞紐的原則進行。

(2)分段循環作業。當道路局部擁堵或有交通事故未清障完畢等情況時,以互通到互通為作業段,合理安排除雪設備,按車道從左到右的順序,循環除雪作業。在互通與互通間循環作業的過程中,同時兼顧互通匝道等區域的除雪工作。
3.3.3結冰路段撒瓜子片
下雪期間,當天氣預報有冰凍(或氣溫低于-3 ℃)時,則下午17:00前開始對大橋、特大橋、坡度較大的匝道、橋梁上坡段撒布瓜子片。如到夜間,橋面上仍有冰雪,安排碎石撒布機迅速將瓜子片均勻地撤布到上坡路段橋面上,以有效地防止路滑造成事故。
國外發達國家除雪防凍保暢作業管理系統主要可分為雪情及結冰預警、除雪指揮、除雪作業實施和監控、雪后評估與統計等4個部分。我國管理方面也涉及了以上4個部分,但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其準確性、智能性、便捷性要相對弱一些,現介紹發達國家4個管理部分如下:
4.1雪情及結冰預警
國外發達國家在道路的很多地點,安裝有專門的氣象監測站。監測站監測到的氣象信息(如氣溫、地溫、空氣中溫度、風力、風向等),經無線傳輸到除雪指揮中心的氣象信息接收和分析設備中。經設備處理后的雪情、結冰預警等信息(如某個局部區域在某個時段可能降雪,雪量大小;某個局部區域在某個時段可能結冰等)傳送到除雪指揮系統的計算機管理軟件和公眾氣象信息網(方便公眾及時、準確了解降雪結冰信息)中。
4.2除雪指揮
除雪指揮中心根據氣象處理設備傳遞的準確、即時的降雪、結冰預警等信息,及時指揮除雪作業單位、作業人員進行除雪工作(包括設備使用時機和除雪材料的種類、數量等)。
4.3除雪作業實施和監控
除雪作業單位及人員接到指揮中心命令后,立即開始除雪工作。工作人員按除雪指揮中心的要求,準確掌握除雪時機和除雪材料使用的種類與數量等。同時,先進除雪設備上的監控設備和儀器,將作業車輛的準確除雪數據(如何使用推雪鏟,何時撒布融雪材料,以及在具體某個位置、某個時間使用多少融雪材料,當時融雪材料撒布的作業范圍等),通過無線網絡和GPS的方式,隨時反饋到指揮中心的計算機上。計算機內安裝的除雪指揮管理軟件即時將這些信息自動處理,生成各種可方便查尋的圖表、數據庫等形式,方便指揮人員隨時掌握準確的除雪作業進程,更有效地指揮除雪作業。
4.4雪后評估和統計
道路上每個時段、每個區域的除雪作業情況,都被自動儲存在指揮中心的管理軟件系統中。雪后,道路管理部門可進行詳細的評估和評比,以便促進下次除雪工作更好完成。每次除雪結束后,指揮中心會根據管理軟件記錄的除雪車輛、設備、人員的作業時間和里程,融雪材料的使用量和設備油耗等,準確地核算出每次除雪作業的成本。
冬季道路除雪關乎民生??此坪唵蔚某┍承袆樱鋵嵤且环N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經過多年與大雪、暴雪“作戰”經驗的積累,如今,我國各級道路管理部門都建立了自己的除雪防凍保暢預案,已比較從容地應對大雪或暴雪對道路的影響了,但仍需學習先進的技術及理念,采用機械化作業,才能贏得未來除雪戰的勝利。同時在學習和借鑒國外經驗和思路時,應該立足于現實,進一步加大對除雪防凍施工管理、設備研制、防凍防滑材料研究的關注。
參考文獻
[1]中國公路[J].中國公路學會主辦,2007(24).
作者簡介:陳勇杰(1978-),男,本科 ,江蘇溧陽人,工程師,研究方向:主要道橋施工和公路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