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美
摘 要 2010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實施細則中提到“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切實落實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全面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通識選修課作為提高大學生素質,開拓視野的作用,文章以通識選修課程《圖形圖像處理》為例,做問卷調查,以期了解學生選修該課程狀況,以促進通識選修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 圖形圖像處理;通識選修課程;調查問卷
高校作為培養大學生以及社會棟梁之才的學府,教育質量對于人才的培養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2010年,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的實施細則中提到“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切實落實教學質量‘第一責任人制度,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專業結構、深化教學改革,推行素質教育,全面加強大學生素質和能力”。
一、通識選修課
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19世紀美國Bowdoin College的A.S.parkard第一次將之與大學的教育聯系起來后,教育學者展開對的研究與討論。80年代中期,中文“通識教育”一詞由臺灣學者根據翻譯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對于“通”和“識”解釋,將其譯為“自由教育”“博雅教育”等。
大學的院校開展通識選修課的目的,意在開展提高大學生素質、達到“博學與專學統一”的教育。《圖形圖像的處理》是計算機應用的組成部分,是中小學教師進行現代教育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其目的是傳授PS創作的基本思想、理論和技術,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嚴格的多媒體課件制作訓練,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范式改革
“范式(Paradigm)”這一概念和理論是由美國科學哲學家庫思春提出來的,他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指出:“范式”它代表著一個特殊共同體的成員所共有的偏偏、價值、技術等構成的整體……作為模型的范例,可以取代明的規則以作為常規科學中其他謎題解答 的基礎?!秷D形圖像處理》屬于《計算機技術基礎》或《計算機應用》的范疇。課程的學習,意在使學生具有熟練使用Photoshop軟件進行設計、開發中小學多媒體課件的能力,并掌握常用的一些多媒體素材獲得方法和技巧。
圖形圖像的處理的教學方法立足于學生學習實際,針對不同教育對象和教育內容實行切實可行的方法,全面完成教學任務。本課程以計算機網絡實時教學為主,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進行邊講授操作邊實踐操作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術、技能和思想。課程范式改革。
三、調查問卷分析
(1)調查基本信息分析,隨機選取2013秋季學期一個教學班(60人),發出問卷60份,收回問卷56份,剔除無效問卷2份。男生21人女生33人,男女生比例為1:1.57;專業方面,理工科學生居多,根據課堂觀察以及以往的教學經驗,計算機基礎操作技能略高,所以數據可能存在偏差的情況。
(2)對學校開設的通識選修的滿意程度總體來說可以,滿意者40人,但是作為學校的通識選修課程基于開拓學生視里,提高學生技能的目的,十分滿意只有2人,數量有待提高,以及選擇通識選修課的目的(多選),學生學習通識選修目的,多數以增長知識、綜合發展為主,選擇完成學分13人。
(3)在《圖形圖像處理》想學的內容,數碼照片的處理選擇20人,PS工具的靈活21人,海報、廣告、卡片之類的16人,設計應用說明學生對于照片的后期處理較感興趣,那么在課程進行中,調整框架,增加這部分內容。
(4)通識選修課程的改進問題,課程設置21人,老師的教學方與教師的態度8人,學生對通識選修課的態度17人,選課系統速度17人,學校對各門課程的介紹27人,選修課教學的管理16人,可以看出學生在選擇通識選修課,很多時候都不清楚該課程教學內容及作用等,對此,可在學生網上選課時,應把對于課程的介紹、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放置網上,供學生參考。
(5)眾所周知的,作為地方師范院校,通識選修課的出席率一直較專業課低,本調查數據提出學生逃課的原因是因為“課程無聊”,選擇“其它”選項,有學生在后面做了備注“一般逃,除非有事”。作為學生本身,對于通識選修課的學習是積極向上的,僅僅是因為“課程無聊”“浪費時間”才逃課。
(6)課程開始學生圖形圖像操作技能情況,沒學過完全不懂14,會用美圖秀秀之類簡易軟件處理圖片31人,學過PS教程6人,有基礎想進一步提高其它4人,一半以上,只懂美圖秀秀之類簡易圖形圖像處理軟件,另一角度也說明學生選擇該課程,是希望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掌握圖形圖像的處理本領。
本次調查問卷有目確的主題,通過問卷調查,得到相關數據,更加直觀的掌握學生對于通識選修課程的目的、狀態,以及希望學習的內容,促進教學框架的改進;調查問卷結構設計合理,設計合理,問題的排列應有一定的邏輯順序,符合應答者的思維程序。一般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先具體后抽象;問卷問題通俗易懂,使應答者一目了然,并愿意如實回答;控制問卷的長度設置合理,共16個選項,5分鐘左右即可以答完。經過資料的校驗、整理和統計,掌握第一手通識選修課學生學習課程狀態及心理,有助于下一步教學改革的進行。
參考文獻:
[1]陳洪琳.赫欽斯的高等教育思想對大學通識教育的啟示[J].文教資料2008(3):55-57.
[2]李秋華.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范式改革淺議.教學實踐研究教學范式改革[J].2012.
[3]《圖形圖像處理》教學大綱長江師范學院[J].2012.12
[4]Zhongmei Zhang.Study on Teaching Paradigm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innovetion.2013.
[5]李春霞,黨云萍,徐雁,李宏飛,郝曉毓,杜森有.高職院校頂崗實習過程化管理調查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9):212-214.endprint